文/劉引
彩票中獎與糾正冤案
文/劉引
據(jù)2010年5月12日新華社電,“殺害”同村人在監(jiān)獄服刑10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老王集鄉(xiāng)趙樓村村民趙作海,近日因“被害人”趙振裳的突然回家,冤案浮出水面,導致冤案得以糾正,趙作海被無罪釋放。如果“被害人”趙振裳沒有突然出現(xiàn),趙作海就得繼續(xù)服刑,所以對趙作海而言,這無異于彩票中獎。
彩票中獎與糾正錯案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干的兩件事,可是卻有共同點。
第一個共同點是難。即買彩票中獎難,糾正錯案也難。前者難是因為中獎的概率太小,有時還有類似當年西安彩票發(fā)行中的造假舞弊,使中獎難上加難。糾正冤案難,一是冤案是個別的,不是主流,容易被忽視;二是糾正冤案要通過法院內(nèi)部審判監(jiān)督機制的具體運作而實現(xiàn),屬法院內(nèi)部的自我否定,這種自我否定將暴露自己的失誤、缺陷,在某些人看來將影響自己的聲譽、威望;三是冤案糾正后將被追究責任,有的還要承擔賠償責任,形成對糾正冤案的阻力;四是公、檢、法是一家的思想,削弱了相互監(jiān)督、制約的功能,所以有人說法言難改、官無悔判。
第二個共同點是要靠幸運。任何人都不可能神機妙算,買彩票中獎只能靠幸運,而平反冤案也要靠幸運。趙作海的幸運同當年湖北省京山縣張在玉失蹤后,公安、司法機關(guān)認定是被她的丈夫佘祥林殺害一樣,都是“被害人”突然回家,足以證明“被害人”沒有被殺害。
還有一些冤案得以糾正是真正的兇手出現(xiàn)了,足以證明被錯判的人不是兇手。據(jù)《民主與法制》(2004年6—7月連續(xù)4期《死刑犯死里逃生》)報道:1993年9月1日山東省臨沂市杜曉東被殺,被殺前與其一起喝酒的朋友李少奎成了犯罪嫌疑人。經(jīng)過刑訊逼供,被迫承認是殺人犯。幸運的是1997年5月12日一個涉嫌多次殺人的楊華落網(wǎng)了,在沒有人誘使、逼供的正常環(huán)境下,自動交代他才是殺害杜曉東的真兇,而且作案日期、地點、環(huán)境諸多構(gòu)成案件的要素均準確無誤。法院終于宣告李少奎無罪。
以上案例說明冤案得以糾正有賴真兇因其他案件而落網(wǎng),但這只是提供了糾正冤案的可能性,還需要落網(wǎng)真兇如實交代罪行。1999年2月10日廣西河池發(fā)生一宗搶劫殺人案,犯罪嫌疑人覃俊虎、蘭永奎經(jīng)誘供、逼供,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和無期徒刑。后來真兇因另一盜竊案被捕,竟與蘭永奎同押一監(jiān)舍,在監(jiān)中他受到蘭的照顧,不讓其他犯人欺負,終于因受到感動而自首,2003年7月覃、蘭二人無罪釋放(《羊城晚報》2003年9月19日)。在這個案件中,如果真兇沒有同蘭永奎關(guān)在一起,他沒有受到蘭永奎的照顧,沒有受到感動,就不可能自首,蘭永奎的冤案就不可能平反。所以平反冤案需要幸運加機遇,也就是偶然性加偶然性。
沒有被殺害者重新出現(xiàn)的偶然性;沒有找到真正罪犯的偶然性;沒有落網(wǎng)真兇如實交代罪行的偶然性;沒有真兇同蒙冤受屈者關(guān)押在一起受到感動而自首的偶然性;……這些冤案是糾正不了的。難怪有人說伸冤、糾正錯案同買彩票中獎一樣得靠好運氣。
買彩票和糾正錯案也有不同之處,即后果不同。買彩票不中獎,購買者受到的經(jīng)濟損失一般說是微不足道的。冤案不能糾正受到的傷害卻是一場災難,有的家破人亡,有的傾家蕩產(chǎn),有的妻離子散……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但愿建立在偶然性基礎(chǔ)上依靠幸運才能糾正的冤案,能夠早一天依靠法治,必然得到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