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新之
40年前的8月,后來到中國推動建交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先干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宣布結束美元的金本位,開啟了法定貨幣時代和終結布雷頓森林體系??梢哉f,自那以后,所有貨幣都變成了政治貨幣,而非具有真實價值的貨幣。結果是40年來,美元的價值從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貶值到1750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
而黃金在今年7月出現(xiàn)連漲12天,創(chuàng)下40年來最長的連漲紀錄。8月,黃金更是不斷刷新歷史記錄……有人計算出兩位世界首富因錯過黃金而損失了幾百億美元的例子:
1999年時,比爾-蓋茲的個人資產(chǎn)高達900億美元。當時(1998年底)一盎司黃金折合288美元,故比爾-蓋茲的個人資產(chǎn)值3.13億盎司黃金,近一萬噸黃金!而當時巴菲特的個人資產(chǎn)是360億美元,折合1.25億盎司黃金。到了2005年,因微軟股價下跌,比爾-蓋茲個人資產(chǎn)值465億美元,巴菲特的個人資產(chǎn)則因為炒股成功,增加到440億美元。而黃金在2004年底折合437美元一盎司,故折算成黃金,這兩個世界頭號富翁分別擁有1.064億盎司和1.70億盎司黃金。以黃金算,現(xiàn)在比爾-蓋茲個人資產(chǎn)只有原來的1/3!他大概會后悔,早知道他就應把公司股份全部賣了,然后把美元換成黃金放在銀行里。
世易時移,經(jīng)過2008年的經(jīng)濟動蕩、股市大跌以及隨后2009和2010年兩年的驚人牛市之后,再來看看他們的資產(chǎn)變化。蓋茲是530億美元,巴菲特是470億美元,而即使是按去年底的黃金價格——1422美元一盎司,他們的個人資產(chǎn)分別是3940萬盎司和3520萬盎司。二者相加,還比不上比爾-蓋茲一個人在1999年財富總數(shù)的1/4!其間,以黃金價格計算,比爾-蓋茲的財富縮水到原來的1/8!而巴菲特的財富縮水到最高峰時的2/7!
以黃金盎司數(shù)計算,或者說以實際購買力計算,巴菲特在過去十年損失了超過70%的財富。事實上,他每天勤奮工作12小時以上研究市場,再加上他有幾百個世界上最天才的經(jīng)濟學家、理財專家組成的團隊替他做出投資決策,但還是會有如此巨大的財富損失。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價值投資家,他擁有一個成功投資者最重要的優(yōu)秀品質(zhì):極有耐心和毅力,非常勤奮。在四十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擁有傲人的記錄,每年的投資收益穩(wěn)定保持在20%以上??墒窃谶^去十年里,他的財富總數(shù)即使以不斷貶值的美元來算,也幾乎沒有見到什么增長。原因就是他錯過了黃金這個動蕩局勢下的最佳投資品種。這就難怪,在美股大跌的8月,巴菲特高呼他要給美國財政4個A的評級——因為他可能已對美元資產(chǎn)有了路徑依賴,或是為了拉高股價放風。這兩者雖然主觀不同,但結果類似,都無法阻擋美股市場的輪番下挫,大跌小回。
再看看刻下的大陸房地產(chǎn)市場,如果說5年前我們投了一二線城市的住宅,年投資回報率一般都能達到15%,調(diào)控后呢?年回報率絕不會超過5%!原因就在于沒有了投資杠桿,又相應提高了稅收。從國外經(jīng)驗看,普通住宅是沒有投資屬性的,美國的普通住宅都是“消費品”。如扣除通脹因素的影響,在100年的時間內(nèi),房價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僅為0.6%。針對調(diào)控政策中最嚴厲的限購政策,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限購是暫時的,但限制第三套房以上按揭一定是長期的政策,有點像計生政策,會維持多年,因政府意識到,必須消弭普通住宅的投資屬性,否則永遠遏制不了房價的強勁上揚。這時,不能選擇房地產(chǎn),更不能選擇A股,而普遍的大陸中產(chǎn)階級的資產(chǎn)配置,就會輪到黃金了。
最近有朋友去南非了解黃金的供給情況時發(fā)現(xiàn),黃金礦坑越來越深、含量越來越低、探勘難度也越來越高。黃金需求與供給,正形成一個歷史上的新交叉點:需求大幅攀升,供給越來越吃緊。因此,在美元注定疲軟,美國經(jīng)濟在兩三年內(nèi)不會有起色的情況下,黃金必然會維持一個穩(wěn)定的上漲趨勢,價格上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從長遠來說,創(chuàng)出按照購買力平價劃算的每盎司2500美元的歷史新高應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