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瑩,劉 楊,陳 蕾,丁益民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改進DIS裝置測量物體轉動時所受桿支持力的方向
劉 瑩,劉 楊,陳 蕾,丁益民*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利用大學物理知識及原理,改進DIS-向心力研究裝置,測量在非慣性轉動參照系下物體運動所受桿支持力的方向,從而精確判斷物體在轉動過程中所處狀態(tài),如加速(或減速)或勻速等。
DIS實驗系統(tǒng);向心力;彈簧振子
隨著DIS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對于DIS的思考、探究、改進也就應運而生,例如用DISLab進行動量定理實驗的研究[1],基于DISLab的“牛頓第三定律”實驗[2]等。利用朗威DISLab中的“向心力實驗器”可以方便地測量物體轉動時所受的向心力、線速度和角速度、物理量等,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向心力及其規(guī)律的理解。本文對原DIS實驗系統(tǒng)中的“向心力的研究“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以測量物體轉動時所受桿支持力的方向,從而精確判斷物體在轉動過程中所處狀態(tài),如加速(或減速)(方向及大?。┗蚓鶆虻?。該實驗方向在實驗教學中屬于創(chuàng)新,為實驗教學提供了新的學習方向及研究內容。
該實驗遵循原“向心力的研究”實驗思想,利用已有DIS光電門可便捷測得系統(tǒng)線速度,并用彈簧將砝碼與轉軸中心連接,徑向不固定砝碼,利用普通光電門和彈簧測量砝碼相對于慣性參照系的瞬時加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砝碼轉動時所受桿支持力的方向。
實驗裝置見圖1,其中圖中所示的3.擋光桿1;4.旋臂;7.圓錐底座;10.支桿;12.底座臺面保留了原實驗裝置部分。
圖1 實驗裝置視圖
1.1 旋臂運動調控部分
5.圓橡膠片、21.小球、22.滑軌部分用以調控旋臂運動快慢情況。
1.2 速度與加速度測量部分
2.DIS光電門、3、擋當桿1、6.光電門支桿1,用以測量旋臂轉動時的瞬時線速度。8.光電門支桿2、9.擋光桿3、11.普通光電門、13.擋光桿2、15.MUJ-4B電腦計時器,用以測量砝碼相對于旋臂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其中9.擋光桿、13.擋光桿之間的距離很小。
圖2 轉動槽內部裝置圖
1.3 轉動槽內部裝置
如圖2所示,17.彈簧左端固定在轉槽中心處,右端與18.有十字通孔的圓柱形砝碼左端相連。19.細桿同時穿過彈簧和砝碼,兩端分別固定于中心和旋臂邊緣。9.擋光桿3豎直向上,固定在20.彈簧水平部分,13.擋光桿2和14.打點針分別固定在18.有十字通孔的圓柱形砝碼上下穿孔處(如圖2所示,將砝碼正下方的旋臂沿徑向開槽,以便打點針穿過)。其中,打點針針長略小于旋臂底面與底座臺面之間的高度差。
1.4 底座臺面
底座臺面上固定三層紙(從上往下依次為白紙、復寫紙、白紙),通過14.打點針的打點記錄下砝碼運動至臺面時距轉槽中心的距離。
2.1 實驗參考系
如圖3所示,把轉動槽系統(tǒng)放入x′oy′轉動坐標系,把底座放入xoy慣性參照系。同時,把x′軸定在沿轉動槽的方向,把x軸定在沿底座臺面的方向。
圖3 轉動非慣性參照系與慣性參照系
2.2 實驗過程與數(shù)據(jù)記錄
組裝裝置如圖1所示,固定光電門。關閉光電門電源。測量并記錄下砝碼、打點針及擋桿2的質量m0、m1、m2,旋臂的直徑l0、彈簧處于原長時砝碼距旋臂中心的距離x0。
如上所述固定三層紙。將小球從某一初始高度A處靜止釋放,小球下滑快速碰撞圓橡膠片。旋臂在碰撞作用下轉動。當砝碼隨旋臂經(jīng)過底座臺面水平位置(即x軸與x′軸重合)時,打點針會在白紙上留下一個位置記為n,并使旋臂停止運動,此時n距旋臂中心位置的距離為S1。更換底層紙張,打開電源開關,將普通光電門移至距旋臂中心位置為S1處并固定,將小球從同一高度A處靜止釋放,此時擋光桿2和擋光桿3依次經(jīng)過普通光電門,電腦計時器上顯示的第一個速度為v′1,第二個速度為v′2,第一個時間為t1,第二個時間為t2。記錄此時砝碼距轉軸中心的位置x′,及砝碼運動的方向(沿x′正軸或沿x′負軸)。同時刻,DIS光電門記錄下旋臂的線速度為v1。
2.3 實驗理論推導
圖4中,F(xiàn)N為面桿作用于砝碼的支持力,此時假設彈簧壓縮。
圖4 打點瞬間砝碼受力分析圖
注意整個實驗數(shù)據(jù)的測量都是在當x軸與x′軸重合時進行的,所以此時彈簧的彈力既沿x軸也沿x′軸,因此砝碼須底座臺面處打點。
有牛頓第二定律知:
方向的確定:
由(1)式看出,現(xiàn)需測量的物理量有a(相對于慣性參考系)砝碼的質量為m,及彈簧伸長量Δx(此時k為已知量,無需測量)
(2)式中x′可以通過砝碼打點針在復寫紙上留下的印記可知;˙x′可以由普通光電門測出?,F(xiàn)在來討論x··′。
圖5 實驗裝置圖
如圖5可看到在彈簧末尾端水平部分有擋光桿3,擋光桿3一定要安裝在彈簧無彈性部分,確保此部分與砝碼速度一致。
我們之所以讓擋光桿2、擋光桿3對普通光電門感光,是因為普通光電門可以連續(xù)2次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且可以記錄這期間物體運動的時間,進而求出x··′,即可以在電腦計時器上顯示數(shù)據(jù)(MVJ-4B電腦計時器),其使用原理與《大學物理實驗 基礎與綜合部分》里的《實驗2氣墊導軌上彈簧振子的簡諧運動》中測量滑塊運動的速度和時間相同。注意:DIS光電門固定在轉動槽上并與轉動槽一起轉動以保證其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相對于非慣性轉動參照系的。并且由于要測量的x··′是瞬時的,因此要求時間間隔不可太大,否則會造成較大誤差。
將(3)、(4)、(5)、(6)式代入(1)式得:
綜上所述,實驗前測得砝碼、打點針及擋桿2的質量m0、m1、m2,旋臂的直徑l0、彈簧處于原長時砝碼距旋臂中心的距離x0;實驗時DIS光電門記錄下旋臂的線速度,為v1,由電腦計時器記錄速度v′1、v′2,t1、t2,只需記下此時砝碼距轉軸中心的位置x′,及砝碼運動的方向(沿x′正軸或沿x′負軸),即可利用公式求得θ,從而確定桿對物體支持力的方向。
該實驗突破已有DIS實驗系列的原理,以大學物理知識為理論基礎,對已有實驗儀器進行改進,用以測量物體轉動時所受桿支持力的方向,進而研究物體轉動時的不同狀態(tài)。通過對不同打點處的支持力的分析,還可得出單次給力下物體做圓周運動的整體趨向。由于該實驗還只是理論模型,也由于我們思維的局限性,它可能會存在想不到的各種問題。所以歡迎各位有興趣的老師和同學能夠和我們一起,在實驗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實驗能夠更加簡便,具有更高的實驗教學價值。
[1]陶錫泉.用DISLab進行動量定理實驗的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04(12):52-54.
[2]李雪梅,趙保鋼.基于DISLab的“牛頓第三定律”實驗[J].27(3):17-19.
[3]潘武明.力學-計算機輔助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丁益明,徐揚子.大學物理實驗 基礎與綜合部分[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王金鳳.《向心力與向心力加速度》教學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92-94.
[6]孫慧.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J].物理教學探討,2007,25(6):78-80.
[7]周衍柏.理論力學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趙近芳.大學物理學:上冊[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78-80.
Imprive DIS Equipment tOMeasure the Direction of Support Object Get When Twirling in the Non-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LIU Ying,LIU Yang,CHEN Lei,DING Yi-min
(Hubei University,Hubei Wuhan 430062)
Utilize the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college physics,improve DIS equipment tOmeasure the direction of support object get when twirling in the non-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and then judge the object’s state of motion accurately,for example speed-up(or slow down)or constant.
DISLab;centripetal force;springoscillator
O4-33
A
1007-2934(2011)06-0031-04
2011-01-25
*通訊聯(lián)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