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寫作目標里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蹦敲?,我們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在農(nóng)村這片廣闊的天地里,擷取用之不盡的新鮮素材,抒寫出感情真摯、有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美文佳作呢?
一、親近自然、親近生活——采擷豐富的寫作素材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把籠里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苯逃姨招兄闹鲝堉笇覀儯笞匀皇钦Z文學習的第二課堂,那里有學生張揚個性的天空,那里有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實、最鮮活也是最富于變化的。春花秋果、夏荷冬雪、山水田園、日月星辰,這一切的個體皆以其鮮明獨特的個性張揚自己的本色,彰顯自己的魅力。
大自然豐富鮮活的個性需要我們零距離地去接觸、去感悟,才能采擷其中無窮無盡的鮮活的寫作素材。當代女作家宗璞零距離接觸盛開的紫藤蘿,有所感悟,創(chuàng)作了優(yōu)美散文《紫藤蘿瀑布》。魯迅先生在看“社戲”的途中,親近自然,感悟自然,聞到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币虼?,只要我們走進自然,留意觀察、感悟,與山水為友,與花草為伴,一定能采擷到豐富的寫作素材。
新課標的寫作評價指出,“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diào)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币虼?,我經(jīng)常利用活動課或課余時間,把學生帶到室外,與大自然親近。有時帶他們到園門東面的樹林里,聽樹上鳥兒的鳴叫,看鳥兒身上漂亮的羽毛,欣賞樹下無名的野花,觀賞草叢里昆蟲的世界;有時帶領學生在學校門前的小河里劃著小船,看水里游動的魚兒,賞水里招搖的水草,觀兩岸搖曳的垂柳;有時候帶他們到學校的菜園里,讓學生動手采摘碧綠的黃瓜,紫色的茄子,火紅的辣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溫馨的氛圍中觀察自然,領略自然,感悟自然。
著名教授朱永新在《新教育之夢》文集里說“理想的智育,應該具有開放性,注重實踐性,與生活相聯(lián)系,與社會相溝通,使學生關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币虼耍页艘龑W生領略農(nóng)村特有的自然風光,我還引導學生親近生活,了解生活。農(nóng)忙的時候,我和同學們一起走向田頭,幫助農(nóng)民收花生、挖紅薯、拾棉花,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收獲豐收的喜悅;農(nóng)閑的時候,我和同學們一道追尋他們的身影,或農(nóng)家小院,或村頭巷尾,聽他們閑聊,或家常里短,或人情世故,讓他們體驗人情的冷暖,體驗世態(tài)的炎涼,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過節(jié)的時候,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尋常百姓家,體驗淳樸的民風民俗,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體驗生活的真諦,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