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廣東省高考再次回歸到“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模式,文綜政治考題有較大變動。政治由單科卷變更為政、史、地三科的綜合卷;政治所占分值由先前的滿分150分調整到當前的100分;時政由原來的純記憶性考題變?yōu)閷r政融入具體的選擇題或材料分析題中。在2011年廣東高考中,文綜卷思想政治部分緊扣考綱,突出基礎,時政部分注重對熱點特別是與廣東省相關熱點問題的考查。題目的難度適中,實現了高考方案改革的平穩(wěn)過渡。
一、2011年廣東高考文綜政治試題分析
1.題目靈活,去掉了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型”考題。
今年高考的政治部分去掉了往年那些“死記硬背型”考題。選擇題部分沒有一道題可直接選出答案,都需要經過小心推理才能選對。非選擇題部分也沒有直接考查知識點,都是將知識點穿插在材料中進行考查,靈活度較大。
2.出題角度刁鉆,不按常規(guī)出牌。
今年時政部分不僅沒有考查熱點問題,反而在題目中考查了新詞條,如第36題中的“劉易斯拐點”及“中等收入陷阱”等。如果沒能充分理解材料的意思,考生就很難找到回答問題的切入點。這不僅要求考生對基礎知識有著很好的把握,而且對考生的文字理解及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要求較高。
3.對知識點的考查過于細小。
往年的政治考題主要是考查整個章節(jié)或者全書的知識點,但是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考查的知識點則過于細小。比如,往年的哲學題一般都可用一個章節(jié)甚至是全書的知識來解答,然而今年的哲學題則只是考查某個小節(jié)里的某一知識點,難以展開分析。
二、新高考形勢下政治備考策略
通過對這幾年高考政治試題的分析,新的高考模式下政治備考應注意如下幾點:
1.準確把握《考試說明》及《考試大綱》。
文綜的知識點繁多,要準確記憶和理解如此繁雜的知識點絕非易事。因此,應盡可能壓縮復習范圍,重點突擊?!犊荚囌f明》和《考試大綱》是教學和高考命題的依據,為此,準確把握新考綱很有必要。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對比前兩年考綱,重點復習新增的和有所調整的內容。二是把握新考綱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選擇題側重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主觀題則更側重于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立足基礎,靈活運用。
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是靈活運用的前提,是取得高分的關鍵因素。在新的高考模式下,高考命題強調以“能力立意”,注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基礎部分的要求有所降低。相反,是否具有扎實的政治基本知識,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前提,也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
3.整合基礎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文綜考試時間為150分鐘,分配到每科的時間大致為50分鐘。為此,要想在短短的50分鐘時間內完成考題的解答,就要求我們對教材知識結構有著很好的把握,對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進行整合,一味地死記硬背考點是不可取的。
4.關注熱點,注意本土特色,但要有“爆冷點”的準備。
新課改注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及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設計試題多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因此,關注熱點,特別是與廣東本土相關的時政熱點,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對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及對事物的描述和闡釋的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益處,就算是“爆冷點”也不會覺得束手無策。
5.注重審題能力及解題思路的培養(yǎng)。
為了提高做題效率及正確率,在復習備考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強化審題意識和審題能力,把握命題思想,搞清考查的知識范圍及答題方向,切忌一看題就動筆,憑感覺做題。二是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分析、評價及解決問題。對歷年真題要足夠重視,適當的訓練也必不可少。
三、總結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文綜政治考題設問角度靈活多變,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把握知識結構及探究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只要加強對教材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注意對教材上基本概念、觀點與理論的理解;關注社會熱點特別是廣東本土熱點問題,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解決社會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輔之以適當的做題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并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