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過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三個事例“飛蛾奮力掙扎逃生”“小苗頑強地從墻縫里鉆出來”“傾聽自己的心跳聲”引發(fā)出對生命的深刻思考,闡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小中見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間都飽含著作者對生命的沉思,對生命的渴望,是本冊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課文。
為了避免將此課上成道德課、說教課,我在備課時打算重點扣住題目《生命生命》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讓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一、扣住課題。激發(fā)情感。導入新課
出示: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以蛻變一只五色斑斕的蝴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師:這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她寫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同學們發(fā)現(xiàn)這個題目有特別的地方嗎?
生:“生命”在題目里出現(xiàn)了兩次。
師:我們過去學的文章題目一般都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而本文的題目是兩個詞,并且兩個詞——
生:重復。
師:這樣的題目你會讀嗎?(生讀)
師:不錯,你知道這兩個詞語之間要有停頓。誰再讀?(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讀出了兩個詞語聲音高低、輕重上的變化。我們一起來讀。(生讀)
師:(簡單介紹杏林子)在杏林子眼中,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她對生命的感悟。
教師配樂范讀后,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設計意圖:運用范讀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形成強有力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階段。從整體上感悟情感
(一)抽讀課文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五小節(jié),老師想請五位同學來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三件事情?
(二)概括主要內(nèi)容
師: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三件事情?(生答)
師:你概括得很完整,但可不可以把這么長的一句話用一個小標題來概括呢?如第一段可以概括為“飛蛾求生”。
學生概括:1.飛蛾求生2.磚縫長苗3.靜聽心跳(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真能干,一下子就把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說出來了。
(三)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感悟
師: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感受哪些地方是你沒有想到的,用波浪線畫出一句話。
(設計意圖:學生剛接觸文本時,主要通過讀從整體上感受文本主要內(nèi)容,這一階段的讀必須充分,字字響亮,不誤一字,不少一字,不掉一字。通過個體的自由朗讀、齊讀、范讀來實現(xiàn)。)
三、精讀階段。在細讀中感悟情感
(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作者一開始捉住了飛蛾而后又放了它的行為讓我沒有想到。
師:是什么原因使得作者這樣做?
生:課文中有一句:“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師:哦,原來是這樣!
(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l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A.抽讀這句話。
B.抓在手中的飛蛾又是怎樣想的?
C.飛蛾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生再讀這句話)
師: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飛蛾的求生欲望是多么強烈。它強烈的求生欲望(板書)讓杏林子感到捏在她手中的不僅僅是一只飛蛾,而是一個不屈的——(生命)
(設計意圖: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可精選課文中有豐富內(nèi)涵的語句或者在表達上有特色的語句、段落,通過默讀、誦讀、美讀等形式來實現(xiàn)感悟。)
四、對比讀書,在對比中體會情感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師:你們明白嗎,杏林子是在好好地使用生命呢,還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
師:其實,杏林子才是最有理由糟蹋自己生命的人(出示圖片)看看這張照片,從她臉上的表情看,你感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生答:慈祥、樂觀、幸?!?可是你們知道嗎,杏林子12歲就患了一種很嚴重的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90%以上的關節(jié)壞死,從12歲到61歲逝世,整整50年的時間里,她的腿不能動,腰不能動,肩膀不能動,保持著一種姿勢坐在輪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們想到了嗎?50年里,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分分秒秒她都在跟病魔斗爭,從她一臉的微笑中你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嗎?
師:50年間,她寫了40多篇著作,成為臺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而且曾是臺灣十大杰出青年,這些你們想到了嗎?
教師出示句子:杏林子不但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沒有糟蹋自己的生命,而是在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生齊讀)
師:了解了杏林子后,此時你覺得生命是什么?(板書:珍愛生命)
師:讓我們再回到文章的第一段,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杏林子的照片讓學生感覺到杏林子是一個慈祥、快樂的人,但是現(xiàn)實生活又是怎樣的呢?補充材料給學生一個情感沖擊,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以及杏林子對生命的熱愛。)
五、潛心思考,在表達中升華情感
師:生命是什么?這個~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xiàn)在你能回答了嗎?
師:生命是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生:生命是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是杏林子珍愛生命的一種精神。
生..........
六、課堂練筆,在實踐中展現(xiàn)情感
師:(出示:生命是什么?)早上,我來到校園,聽到同學們的瑯瑯書聲,我想到——(出示:生命是課堂上瑯瑯的讀書聲)看到操場上很多同學在訓練,我又想到——(出示:生命是操場上矯健的身影……)在你們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7拿起筆,寫一句對生命的感言,讓大家感受生命的存在。
(設計意圖:在前面感悟的基礎上,再引領孩子們把自己看到和感悟到的生命寫下來,并朗讀自己所寫的詩文,如此讀寫結合,寫說結合,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既凸顯了工具性,又豐富了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