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有效教學,切忌瑣碎的分析和無用的串講。常用的段落教學的方法有,
一、反復(fù)朗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對于一些較難讀好、難以理解的段落,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反復(fù)朗讀,在一遍遍的朗讀中獲得發(fā)展,以逐步實現(xiàn)“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悟、讀出感情”的教學目標。
[例文]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闭f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部化成贊嘆的掌聲……(蘇教版六上《鞋匠的兒子》)
[教法]理解林肯所說的這段意味深長的話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一味地串講也未必有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讀。先把句子讀通順,然后理解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最后體會林肯的真情實感。
二、問題引路法
富有引導性與啟發(fā)性的問題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塊磁石,學生在不斷求解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教學時,我們可以從一個段落中提煉出一個中心問題,讓學生緊緊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相應(yīng)的學習活動。
[例文]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來說,從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單細胞硅藻、甲藻,到長達幾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種。(蘇教版三下《海底世界》)
[教法]教學這個段落,教師只需向?qū)W生提出一個中心問題:“海底植物的差異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讀讀議議、圈圈畫畫來尋找答案,最后概括出這種差異的主要體現(xiàn)植物色彩的多種多樣和植物形態(tài)的各不相同。
三、暢談感受法
語文學習重在感悟,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談?wù)劯髯詫ξ谋镜淖x后感受便是一種“最省力”的教學方法。暢談感受的前提是深入研讀文本,把課文讀熟之后才能有感而發(fā),此時,教師只需在一旁進行適當?shù)摹包c撥”。
[例文]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讓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jīng)過這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蘇教版四下《天鵝的故事》)
[教法]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文字,然后說說讀后的感受。在經(jīng)過數(shù)遍朗讀之后,老天鵝的英勇行為肯定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老天鵝特別偉大?!薄拔闹械膬蓚€比喻句寫得生動傳情。”“我仿佛也感受到了身體的一陣陣劇痛。”……
四、字詞突破法
許多段落都有一個關(guān)鍵字或中心詞,這個字或詞就是整個段落的靈魂,抓住了它,也就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許多問題便能迎刃而解,教學就會輕松自如。
[例文]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yōu)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腥さ氖?,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蘇教版五下《音樂之都維也納》)
[教法]教學這個段落,可以緊緊扣住文中的“離不開”來進行——“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作者在文中具體描寫了在自由漫步時、夏天公園里、普通百姓家、集會慶典時都會有美妙音樂的伴隨,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
五、巧設(shè)填空法
填空具有思維的指向性,教學時,我們不妨以一則可以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填空來串起整個段落的教學,這樣,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體現(xiàn)了教學的整體感,使課堂生機盎然。
[例文]宋朝的時候,有一個窮人叫王五。他有一頭驢,他用它運送干柴和木炭,掙錢養(yǎng)家糊口。這頭驢是王五唯一的財產(chǎn),因此,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他不但把這頭驢喂得毛色發(fā)亮,還親手給驢做了一個漂亮轡頭。由于他的悉心照料,無論誰見到這頭驢,都要夸獎一番:“這簡直是一頭四條腿的寶貝啊!”(北師大版五上《包公審驢》)
[教法]教學時,可設(shè)計一則填空“那可真是一頭驢呀!”以此來統(tǒng)領(lǐng)整個段落的教學,讓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概括出最準確的文字來解答,他們能感受到幾種不同的答案:健壯的驢、漂亮的驢、珍貴的驢、有用的驢……
六、想象畫面法
中國的漢字就是神奇單個的方塊文字通過有序地排列組合便形成了完整的句子,這些句子所反映的是有意義的內(nèi)容與形象化的畫面。對于抽象的文本的理解,教師應(yīng)注重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去想象畫面,并通過畫面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例文]幾年過去了,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再也見不到昔日的壯觀氣勢了。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見到這樣的情景,都失望地離去。(蘇教版四下《特殊的葬禮》)
[教法]學習這段文字,教師可組織學生先認真讀一讀,然后說說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畫面情景,使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生動的畫面“塞特凱達斯瀑布即將枯竭,”在自由交流中實現(xiàn)對文本的理解與再創(chuàng)造。
段落教學的方法很多,老師們在實際教學時應(yīng)因人而異,因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