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4/FQNBk6GP3r4CnTsqiba7DD.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4/Azwc4FbEiZDjKsmHw3Dzme.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4/g9NXKxF9ohxdfq8eZC9ycB.webp)
作文命題的開放主要是指作文的寫作內容、題材確定、立意范圍、體裁要求等選擇自由度的擴大。從國內外的研究來看,開放題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開放題能引起學生認知的不平衡,為學生主動選擇信息、超越所給定的信息留下充分余地,有利于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開放題具有結果開放、方法開放、思路開放等特點,能有效地反映高層次思維,為高層次思維創(chuàng)造條件,因而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與能力;開放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提高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體驗智力活動的快樂,領悟靈感;開放題的研究和教學,有利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激發(fā)教育熱情、改革教學實踐,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1]。簡而言之,機會平等與問題情境開放性、自主建構答案與合作交流、多元與尊重、探究與創(chuàng)新等,應該是開放題的核心教育價值之所在。
正是基于這樣的評價認識,在分省命題政策下,高考英語北京卷首先沖破高考英語寫作命題單一、禁錮的傳統命題思路,2004年率先在本市的高考英語卷中引入開放性作文命題。通過分析高考英語北京卷的開放性作文,發(fā)現其已經有了一些鮮明的開放性特點,但是,要達到真正的開放,我們還可以進行更多的探索。
一、已經形成的開放
綜觀2004年以來高考英語北京卷的開放性作文試題,其開放性特點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試題表述客觀
客觀、公平是試卷命制的基本原則之一。作文試題的命制極容易暗含命題者的主觀傾向,因此命題者應盡量選用客觀性比較強的語句、語調呈現所提供的作文材料,盡力避免或排斥材料敘述過程中所隱含的主觀判斷及主觀情感,否則,考生的立意與命題者的傾向一旦產生沖突,形成對立而不一致時,考生將會犧牲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命題者的觀點,從而影響考生寫作水平的發(fā)揮。綜觀全國卷和分省卷,命題者在敘述時流露主觀傾向性的問題普遍存在。如2008年的浙江卷提示語為:
人們完成工作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獨立完成和合作完成。兩種方式各有特點。請你以“Working Individually or Working in a Team”為題,按照以下要點寫一篇英語短文:
(1)獨立完成:自行安排、自己解決問題。
?。?)合作完成:一起討論、相互學習
?。?)我喜歡的方式和理由
且不說對工作方式的“合作”與“獨立”的二元劃分是否合理,這種把個人的認識強加于人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北京卷的開放作文,在這種強加于人的做法上有了很大改觀。2008年北京卷的開放作文如下:
In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the judg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提示語只是提示考生寫作的背景為英語作文比賽(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讀者對象為作文比賽的評委(judges),寫作內容為對圖畫的理解,敘述方式比較客觀,盡量讓材料自己說話,去除了以往材料敘述中的明顯傾向性的闡釋或評價。從外在形式來看,將原來的表述模式“材料——命題者闡釋或評價——寫作要求”,簡化為“寫作要求——材料”的表述模式。這種處理方法,能比較有效地避免流露命題者的主觀傾向,讓考生的立意角度大大增加。
2. 價值取向多元
分析北京卷的開放作文,可以發(fā)現這些作文命題反映出多元的價值觀念。如2006年北京卷的開放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就下面的街頭雕塑向自己的外國朋友談談自己的看法。
試題材料——街頭雕塑,頗具對比性。從雕塑中的人物特征看,性別特征形成對比——一男一女、年齡特征形成對比——一老一少、穿著特征形成對比——女孩時髦老人傳統;從雕塑情景看,時髦女孩正坐在一張似乎是公園里的椅子上操作電腦,老者站在她身邊。這樣的雕塑,可以讓學生形成褒貶均有的多角度觀察事物的價值判斷,旨在考查學生多元化的思辨能力。
這種設置的深層意義在于彰顯不同主體的價值觀念。不同主體從自我的價值觀出發(fā),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有時甚至完全相反:如有的學生可能從現代人過度地依賴電腦,從而會給人的記憶、思維等帶來缺陷的角度理解這個雕塑;有的考生則可能是從現代科學高度發(fā)達,電腦應用會帶來很多優(yōu)勢這樣的角度來理解。判斷的不同,緣于個體的價值觀念建立的基礎不同。
另外,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材料中的電腦、雕塑等物品特征為北京城市考生所熟悉,比較接近于考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考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由此達到了價值觀念多元化的開放性命題目標。
3.情境真實可信
情境真實性既是交際性測試和任務型測試的基本要求[2],也是開放性試題命制的基本原則。如果寫作的背景沒有真實性的基礎,這樣的開放就是偽開放,就會把考生導入幻想、濫想;這樣的開放就會脫離理性、脫離生活實際,把開放變?yōu)殡S心所欲的胡編濫造。情境真實性是指開放作文題的寫作背景而言,就是說開放題的提出往往基于真實性情境,一般具有現實性依據。例如,2008年的高考英語北京卷寫作背景為英語作文競賽,2007年為英語課堂上向同學描述圖畫并談談對其的理解,2006年為跟外國朋友逛街時看到街頭雕塑、談論雕塑,2005年為課堂上討論。這樣的寫作背景在實際中都是真實存在的,應該說都具有真實性,所以從寫作情景真實性角度審視,北京卷的開放性作文保證了真實性。
二、有待形成的開放
高考英語作文要真正開放,命題者還可以開拓思路,進一步加以改進,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高考英語開放性作文嘗試。
1. 文題選擇范圍的開放
文題范圍選擇開放的通常做法是多題選一。多題選一是指命題者為考生(作答者)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作文題目、作文話題,提供兩則或兩則以上的作文材料,由考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作答能力自主選擇其中的某一個題目(話題),按要求構思成篇、完成作文的一種開放手段。這種手段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提供幾個不相關的題目;另一種是提供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規(guī)定“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幾個方面”,將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化為幾個題目。
多題選一相對于單一命題來說,更多地關注到作答者的個體差異,不同的考生感受生活、接觸生活的情況不同,思維方式也存在著差異。用一個題目或范圍來考查所有的考生,對沒有此種生活經驗的考生而言客觀潛伏著命題的不公平,作答時就很難避免不受該命題的干擾,從而影響到已有寫作水平的發(fā)揮。多題選一可以擴大命題的范圍,盡可能照顧考生生活經驗的差異。多題選一可以組合不同思維類型的題目或話題,命題時為了照顧考生思維方式的差異,可以將形象思維的命題與抽象思維的命題組配;為了照顧考生不同層次的寫作水平,可以將難度層次不同的題目或話題進行組配。無論如何組配作文命題,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參考的學生均有話說,都能在考試中充分展現個人的寫作水平。
但是這種方式目前也存在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如何把握公正的評判標準。多題選一涉及不同評分標準的制定、閱卷老師的思維轉換等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會直接影響評分的公正性。其次,如何處理搭配問題。即多個命題如果難度不一,或者是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思維空間的話,就可能使卷面上的多題,變成實際作答中的一題,大大降低了試卷命制時試題多向性的開放意圖。
2.題目結構的開放
題目結構的開放,是從高考命題的歷時角度提出來的。近5年北京卷的開放作文試題的結構大致為:寫作要求+寫作提示+寫作材料。寫作要求的內容大致是寫作的根據(一般是要求根據提示寫作),寫作詞數要求(一般要求詞數不少于50);寫作提示,即寫作要求的具體化,交待寫作背景、閱讀對象、寫作內容(如演講稿、作文比賽稿等);寫作材料無一例外地為圖畫。下面以2007年高考英語北京卷的高考開放性作文為例說明。
請根據下面提示,寫一篇短文。詞數不少于50。
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在這個開放性英語作文試題中,寫作要求為:請根據下面提示,寫一篇短文。詞數不少于50。寫作提示為: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寫作材料為圖畫。
從共時角度觀察,與傳統的高考英語作文試題相比,這樣的結構頗具開放性特征;但是從歷時角度觀察,這樣的結構幾年來不曾變化,這大大地提高了考生和教師對開放性寫作的預測性,導致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形成寫作程式的僵化,從而在無意間把開放性試題轉換成了封閉性試題。這樣的外語寫作考試導向,與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外語寫作教學目的背道而馳。要實現高考英語作文的開放性,就要注意高考作文題結構歷時變化,減少考生對高考英語作文的機構預期性,從而測出考生的真正寫作水平。
我們可以把北京卷的開放性作文暫且稱為讀圖寫作,其實,要實現作文結構歷時性的開放,具有多種命題方法。除讀圖寫作外,還可以有讀表寫作、讀文寫作、讀句寫作、直接提示寫作等等,不一而足。在讀圖寫作、讀表寫作、讀文寫作中,圖畫、表格、文本也不一定拘泥于一個,可以是兩個或者是多個,只要注意限制在考生的認知負擔范圍內即可。
3.寫作背景的開放
北京近幾年的開放作文命題寫作背景如下:2009年為在英語口語課堂上向同學談論對一幅圖畫的理解(In your spoken English class, your teacher shows you the following picture.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explain how you understand it.);2008年為英語演講比賽(In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the judges how you understand it.);2007年為在英語課堂上向同學描述圖畫并談自己對其的理解(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2006年為在街頭向外國朋友談自己對一尊雕塑的感受(You and your Australian friend Jim are visiting a city in China where you see the street sculptures as shown below. You and Jim are discussing what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say. Now you are telling Jim how you understand this piece of art and what makes you think so.);2005年為在課堂上向同學談對教師展示的一幅圖畫的理解(In your English class, the teacher shows this picture of a little boy looking into a mirror, and asks the class to discuss it. Your classmat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ell the class how you understand the picture. Write what you would say on the next page.)。研究這些寫作背景可以發(fā)現,北京卷的高考英語開放作文寫作情景與學校場景高度相關,如2009年、2008年、2007年、2005年都把寫作的場景定位在校內場景中,更有甚者,2009年、2007年和2005年的寫作場景都設定為課堂。種寫作場景校園化甚至課堂化是開放性作文中的封閉性敗筆,它的負向引導功能為:封閉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導致學生外語寫作幼稚化、學院化。
高考英語開放性寫作應凸顯考題對現實的關注,要求考生要立足現實、審視現實、思考現實生活、反映生活實際。作文緊密地聯系生活,這是外語學科實踐性特質的必然要求。寫作同生活聯姻,是近年外語教學生活化改革實踐中達成的共識,應該在高考英語寫作情景中體現出來。
考慮到高考大規(guī)模、高利害的特點,高考英語作文應該是一種有限度的開放,并不能對其進行自由主義式的開放,這就要求我們在開放與封閉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對于高考英語寫作命題還有哪些方面可以進一步開放、怎樣開放、應該開放到何種程度、如何科學評價開放性試題的答案等問題,還有待更多的理論探討和實踐驗證。
參考文獻
[1] 黃根初. 數學開放題及其教學[OL]www.ecnuce.org, 2004-07-08.
[2] Bachman, L.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ㄘ熑尉庉?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