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語情感教學的概念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一種主觀體驗,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主客體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復雜和穩(wěn)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需要角度看,它和人的高級社會需要相聯(lián)系,如友誼感、道德感等;從發(fā)生時間看,情感是個體在社會化進程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chǎn)生的;從穩(wěn)定性程度看,情感具有情境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
筆者認為,英語情感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對社會、班級和個體本身態(tài)度的再體驗,從道德標準、審美感受、認知評價方面進行有效實施的過程。也是教師通過自身英語素養(yǎng)的實踐提升,特別是情感因素投入,使學生積極主動,愿學樂學,以不斷提高其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過程。
二、英語情感教學內涵
英語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性語言,除了外在政治、經(jīng)濟、外交方面的原因,還有其本身具備的獨特的國際性、交際性、情感性。如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缺乏這些因素的理解和支撐,那么情感教學無異于緣木求魚,隔靴搔癢。所以,情感教學和人的社會觀念及評價系統(tǒng)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常常把高級的情感教學分為三個方面,即道德感、審美感和理智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當學生對教師的行為產(chǎn)生佩服、欣賞時,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反之,如產(chǎn)生羞愧、懊惱、憎恨的情感體驗,則會使人消極怠慢。當學生對班集體產(chǎn)生友誼感、眷念心和責任心時,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當學生有著比較強的恥辱感、自尊心時,則有利于個體素養(yǎng)的提升。
2.審美感
當學生具有一定的美感評價時,常常會產(chǎn)生肯定、滿意、愉悅、愛慕或者否定、沮喪、反抗的情感。不同的學生產(chǎn)生的體驗,有時相同,有時接近,有時甚至相反。情感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科學美的探索、追求、欣賞、創(chuàng)造等。
3.理智感
教師和學生在對自身活動中各種行為進行評價時,會產(chǎn)生不同體驗、不同標準和不同結果。如對新異對象的好奇心,對矛盾發(fā)生時的懷疑和驚訝,對做對題目的成功,對疑難問題的焦躁,對科學的熱愛,對謬誤的嘲笑等等。理智感產(chǎn)生于活動前、活動中。也持續(xù)到活動后,對學生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提升至關重要。
三、英語情感教學的有效實施
英語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從教師的角度看,應該在個人感染力、駕馭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有效發(fā)揮和實施上狠下工夫。
1.教師的感染力
有能力才有實力,有實力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感染力。每個教師在性格、能力、知識素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都存在差異,所以每個教師都應該努力成為影響學生的最積極、最活躍、最主動、最吸引人氣的因素。感染力強的教師可以按照設定學習目標按時按質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要求易于轉化成學生的主動需求,易于學生積累學習經(jīng)驗,易于學生正確對待遇到的種種挫折和困惑。例如,筆者在參加中學英語教師英語演講比賽中,曾連續(xù)獲得校級、區(qū)級、市級一等獎,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把個人重在參與的初衷,追求成功和卓越、趕超一流的信念以及獲得成功時的喜悅與學生共體驗、共交流、共分享,進一步提升了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坐標,形成教和學的良性互動。還有一位女教師平時的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充滿愛心和靈動,教學中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使得學生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敬畏情感,學生尊其師、信其道,所以她的情感教學效果斐然。
2.教師的駕馭力
情感教學實際上是師生的互動交流活動。這種交流,不僅是信息的交流和知識的傳遞,而且是情感的交流以及心靈之間的微妙碰撞。信息的交流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圍”中進行的,知識的傳遞是以心靈間的隱性作用為背景的。在教育過程中,除了人的因素即教師和學生,物的因素即教科書和教學手段外,還有一種“場”的因素。這種“場”,被巴班斯基稱做“道德心理氣氛”,猶如物理學中的“電場”、“磁場”。我們不妨把它稱做“心理場”。我們不能低估“心理場”對情感教學效果的作用,情感教學要進行駕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營造一種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心理場”,營造的過程,即變“壓”的過程。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情感教學中時常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形,原定的教學程序、節(jié)奏、氛圍被打亂,這就需要教師不能思維定勢,要掌握“場”的規(guī)律,隨“場”應變。
根據(jù)葉克斯一道得生定律,作業(yè)效率和激奮水平的關系是前者隨著后者的升高而提高,達到最佳水平后,又隨著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科學運用訓練或作業(yè)。例如,筆者在布置英語對話Speak up訓練或英漢翻譯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當布置較難訓練時,學生的激奮水平會偏低,不利于及時有效完成任務;當布置的訓練過于容易時,學生激奮水平偏高,有可能打亂教學秩序;只有當布置的當堂訓練難易適中時,學生的激奮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有效實施和諧穩(wěn)定的情感教學目標。
3.教師的創(chuàng)新力
教師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心與心之間、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的情感溝通和理解。教師可以從方式創(chuàng)新、內容創(chuàng)新和活動創(chuàng)新等方面傾心打造。
(1)方式創(chuàng)新
每一項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會給學生造成某種刺激,強烈刺激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起積極反應;弱刺激產(chǎn)生抑制作用,學生反應消極,學習興趣逐步淡化。教師應注意刺激的變化,經(jīng)常給學生新鮮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包括教學的各個方面,滲透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充滿激情地講解,學習模仿話劇演員、相聲演員等藝術家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用富于變化的形體語言、語調和表情,力求抑揚頓挫,快慢有致。教師應根據(jù)課文內容,時常變換指令,若教師總是用Now work in pairs!Right,hands up!來發(fā)布指令,學生會產(chǎn)生消極情感,所以可以采取Work in groups off our/six!Wrong,Hands upI等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一舉手一投足,師生就會在瞬間的幽默中實現(xiàn)情感交流。在重復學習內容時可以改簡單的Replay形式為錄音筆、步步高學習機、MP4播放等;作業(yè)的布置也可以依據(jù)英語學科特點指導學生聽讀錄音帶,觀看英語劇,研究制作Project等;在教學Main Task時,不少老師將巴洛克音樂巧妙引入,不僅增強了樂感,而且陶冶了情操。
(2)內容創(chuàng)新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所學材料的趣味性?!苯虒W心理研究也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未知時,最能誘發(fā)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愿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humourous stories,personal experiences,chants,English songs等融入課堂之中,構建引入人勝的導人,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如,學習單詞cat時,可引用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then來代替It was mininghard then;用Don’t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實際是指Keep the secret;在教學過去式讀音時筆者變成chant。清輔后面讀成,濁輔元后讀成后面讀;在教學牛津英語8A Unit 6 Reading,Taiwan Earthquake時可以結合近幾十年發(fā)生的Tangshan Earthquake,HaidiEarthquake,Wenchuan Eaahquake,Yushu Earthquake等自然災害導人對比,讓學生體驗生者堅強的生命價值觀。
(3)活動創(chuàng)新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激發(fā)學習情感,而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情感的基本途徑。因此,我們應尊重學生的情感特點,抓住學生的好動、好說、好玩、好新奇特點,設計并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大量的活動中運用英語,在運用中體驗英語學習的魅力。如每節(jié)課前開展2分鐘小演講比賽,組織英語故事會,將課本牛津英語7B Unit 5 Reading,A Brave YoungMan改為動感更強的劇本表演,英語歌曲表演唱比賽,和外國筆友英語網(wǎng)聊,英語博客評比。英語手抄展評等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情感,使教學活動始終處于不斷的創(chuàng)新之中。
四、英語情感教學的有效評價
英語新課程要求我們把握好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有機融合,而情感教學評價是重要因素之一。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片土壤上,種子會萌發(fā)出幼牙來。兒童邊認識邊干得越多,對勞動快樂的情感體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鉆研精神、學習勁頭也就越強烈?!币虼耍荚囋u價只是對學生進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決不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全部,決不能以單純的考試成績來評價情感中的教與學。我們除了在微觀上對學生進行量化評價以外,還要在宏觀上對學生進行質的評價,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導航把脈。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畢業(yè)時應該達到五級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達到以下方面的情感目標。
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的目的,能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
有學習英語的愿望與興趣,樂于參與各種英語實踐活動;
有學好英語的信心,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
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體會英語學習中的樂趣,樂于接觸英語歌曲、讀物等;
能在英語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遇到問題能主動向老師請教,取得幫助;
生活中樂于探究接觸到的英語的含義并嘗試模仿;
對祖國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樂于接觸并了解異國文化_。
在評價過程中我們可以綜合運用自評、他評、互評,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多種方式,采取優(yōu)、良、合格、待合格等簡單易行的方式累計,最終得出學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什么情景下得到多少個優(yōu)、良以及其他等次,并將其記入學生成長記錄袋。
當教師有意識地將評價的激勵和改進的功能與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結合起來,把發(fā)展性評價日?;ㄟ^口頭點評隨機評價的方式,就會最大程度地介入學生成長的過程,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增強其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
總之,在英語情感教學中,教師只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積極主動的教學情感不斷投入、體驗、激勵、欣賞、評判并創(chuàng)造,情感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充分體現(xiàn)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