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秋 郭茂瑾
(黑龍江省海林林業(yè)局,黑龍江 海林 157100)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又名醋柳、酸刺,屬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一種小漿果植物。主要分布于華北各地,西北及西南亦有分布。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均有栽培,多作為經(jīng)濟林。沙棘果實中含有較高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維生素含量高而且全,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100g鮮果汁中含825~1100mg。另外,沙棘果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具有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改善心肌供血,治療氣管炎、潰瘍、痢疾,抗癌、防輻射等功效[1]。此外,沙棘果實可加工各種飲料、食品和保健品。
1.1 采種。沙棘果期9~10月,果實成熟后呈紅色或桔紅色,應及時采集,采下后曬干,搓去果皮,除去果肉及雜質(zhì),即得凈種,普通干藏。
1.2 種子催芽。在播種的前一周,進行種子處理。先將種子用0.5%高猛酸鉀溶液浸泡4h,清水投洗凈,再放入溫水中浸泡24h,撈出稍晾,與濕潤的河沙按1∶3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15℃左右溫度下進行催芽,當種子80%裂嘴露白時,把種子放在1~3℃條件下進行24h抗逆性鍛煉,以利于種子播后增強抗低溫能力[2]。
1.3 苗床準備。育苗地以壤土為好,進行做床,床長 450cm,寬 110cm,高 15~20cm,做好床后,進行細致整地與施肥。每畝施尿素4~5kg,磷酸二銨10kg,與土壤拌均勻,床面耙平,灌足底水。播種前一天,為防治苗期的立枯病,噴施60倍液的敵克松1~2次,以待播種。
1.4 播種及苗期管理。東北寒冷地區(qū)播種時間宜在5月中下旬。播種量為15~30kg/hm2。一般播種行距20~25cm,溝深2~3cm,將催芽好的種子均與撒在溝內(nèi),要覆土1cm,蓋住種子即可。播種后經(jīng)常噴水保持苗床濕潤,播后10~15d后可出齊苗,苗高3cm時間苗。根據(jù)苗床干濕情況澆水,及時除草,并追施尿素2次,每公頃施尿素112.5kg。苗期可噴施50%多菌靈防治沙棘苗后期出現(xiàn)病害。
1.5 起苗。1年生沙棘苗可高達30~40cm,第二年移植1次培養(yǎng)1年,即可出圃造林。于封凍前進行起苗,根據(jù)苗木高度進行分類打捆,起苗時要盡量保持完整根系,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后,將苗木放到冷窖貯藏,將苗木成堆擺放,上鋪河沙,再灑上一些水,以免幼苗在貯藏過程中失水。
2.1 硬枝扦插。(1)苗床的要求。露天條件下扦插,苗床選擇質(zhì)地疏松,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或沙土,將河沙、草炭土(或鋸末)和沙棘林下表土(或一般土壤)按5∶3∶1體積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zhì),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鋪于苗床上進行扦插。(2)插條采集。應從正常開花結(jié)實的壯齡沙棘灌叢中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采條母樹。于早春即在冬芽萌動前或剛開始萌動時從選定的母樹上挑選發(fā)育充實、腋芽飽滿、無扭曲、徑粗0.5~1.1cm的2~3年生枝條進行采集。(3)插條剪切與處理。將插條剪成長度為15~20cm的插穗,插穗上保留2~3個健壯芽,上切口距最上的芽應1cm,切口為平面,下切口為斜面,要求平滑。將插穗浸泡于100mg/L吲哚丁酸中2~3h,浸泡深度3~4cm,待插[3]。(4)扦插。以春插為主,春插宜在土壤化凍后開始。插前細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采用床插,株行距7~8cm,以直插為好,插穗上端芽露出地面1~2cm。每查完一床,隨即灌透水一次。(5)插床管理。插后注意保持床內(nèi)的溫度與濕度。插后20~30d為插穗的生根期,要進行及時的灌溉,以保持土壤濕潤。當插穗新梢長至10cm左右時,除做好水分管理外,重點是抹芽,每個插穗留一健壯、直立枝。7~10月,注意追肥灌水,防治病蟲害。采用0.5%尿素進行根外追肥,并適時灌水。(6)苗木出圃。一般當年扦插,當年可出圃。于秋季起苗假植,或可在圃內(nèi)露地越冬,翌年春季現(xiàn)起現(xiàn)栽,以利成活。
2.2 嫩枝扦插。(1)采條與剪穗。一般于5月底至8月初均可進行嫩枝扦插。于早晨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植株采集枝條。在陰涼處剪成插穗,插穗長度7~10cm,插穗的基部去掉部分葉片,只留上部的3~4片即可,下部切口要平滑。(2)插穗處理與扦插基質(zhì)。將剪好的插穗用100mg/L吲哚丁酸或80~100mg/L萘乙酸浸泡8~10h,浸泡深度3~4cm,待插[4]。扦插基質(zhì)可用在細翻后的床土上,鋪10cm以上的細河沙。扦插環(huán)境控制可搭建小拱棚,配置全光自動噴霧設施。(3)扦插。插前用0.3%高錳酸鉀消毒基質(zhì),澆透水后即可扦插。扦插時間以傍晚或早晨為宜。扦插株行距為3cm×7cm,深度為4~5cm,垂直扦插,插后輕輕壓實,并大量噴水,以增加基質(zhì)的緊實度,使插穗與基質(zhì)接觸緊密。(4)插后管理。扦插后,注意水分管理,在晴朗的白天,要求前期每間隔10~20min噴水一次,時間以插穗葉片濕潤為止,傍晚減少噴水次數(shù),同時,注意通風,保持濕度95%,溫度25℃左右。7~8月,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嫩枝扦插一般7~8d開始生根,10~15d大量生根,大量生根后2~3d可打開大棚的部分棚頂,等插條完成生根后可拆除大棚。(5)苗木出圃。在苗木生長停止后進行苗木調(diào)查分級,假植,翌年栽植。一般一年生扦插苗,一級苗,高大于25cm地徑0.4cm以上,側(cè)根4條以上,主根長20cm以上,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二級苗,高20~25cm,地徑0.3~0.4cm,側(cè)根3條,主根長15cm以上,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
[1]孫素琴,王愛琴.沙棘的醫(yī)藥價值及栽培技術[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0,19(4):238~239
[2]陸貴巧,楊路芳.沙棘播種育苗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1998,12(4):30~31
[3]張文臣.沙棘硬枝扦插育苗與早實豐產(chǎn)栽培技術[J].林業(yè)科技通訊,1996,(10):35~36
[4]劉芳,羅紅梅等.良種沙棘嫩枝全光霧插育苗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7,(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