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文化意識評價可行性研究:反撥作用機制視角

      2012-01-03 09:20:54蘭春壽張昌宋
      中國考試 2012年5期
      關鍵詞:培養(yǎng)目標跨文化意識

      蘭春壽 張昌宋

      英語文化意識評價可行性研究:反撥作用機制視角

      蘭春壽 張昌宋

      在我國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欲對英語學習者文化意識發(fā)展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卻沒能找到適用的評價工具,更缺乏一種可以遵循的評價模式。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我們對英語文化意識評價的研究。從反撥作用機制看,文化意識評價的實施能夠促使英語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評估方法等做出調(diào)整,落實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目標。基于反撥作用機制的視角的分析詮釋了文化意識評價研究內(nèi)容的可行性和研究路徑的可行性。這不僅為后續(xù)研究架設可行性路徑,也為文化意識評價體系建構奠定基礎。

      文化意識評價;英語測試;反撥作用機制

      1 文化意識培養(yǎng)與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是指對于影響人們行為和觀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包括對人類行為的表現(xiàn)和文化模式差異的理解。有的學者把文化意識歸于跨文化知識的范圍,有的學者則把它單獨列為跨文化能力的一個方面。Bryam曾把文化意識歸于知識的范圍,后來又把它獨立出來,可見文化意識在跨文化能力中的重要性,也說明文化意識和跨文化知識是有區(qū)別的(祖曉梅,2003)。文化意識不是指對于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事實或信息的具體了解,而是對文化現(xiàn)象、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文化之間關系的洞察和批評性的理解,因此文化意識不只是外在的知識,更是一種內(nèi)在的能力和素質(zhì)。祖曉梅認為,文化意識概念的引入使跨文化能力從強調(diào)外在行為與知識轉(zhuǎn)變?yōu)閺娬{(diào)內(nèi)在能力與素質(zhì),也使跨文化能力中“文化”的概念從特定文化擴展為一般文化,開闊了文化的視野。文化意識在教育部頒發(fā)實施的《英語課程標準》(“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的簡稱)的目標結(jié)構中是五個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素之一。該課程標準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1-8級的分級目標描述,足見其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眾所周知,當今的英語教學已經(jīng)把構成人們語言交際能力所不可或缺的社會文化因素導入語言教學,形成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平分秋色的觀點。英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英語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考查的重點,而很多學者在研究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問題時都強調(diào)了文化意識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在跨文化能力的文化意識、知識、技能、態(tài)度四個維度中,文化意識是核心的部分,是其他三個維度的出發(fā)點(Fantini,2000)。文化意識既是英語學習者的一種內(nèi)在能力和素質(zhì)體現(xiàn),又是《英語課程標準》目標結(jié)構中五個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素之一。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稱《規(guī)劃綱要》)所提出的“深化考試內(nèi)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的背景下,對文化意識進行有效評價是順應現(xiàn)實的需要。就目前英語教學而言,隨著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的英語教師始終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欲對英語學習者文化意識發(fā)展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卻沒能找到適用的評價工具,更缺乏一種可以遵循的評價模式。

      對于基礎教育而言,高考英語(中國高等院校統(tǒng)一招生英語考試簡稱)既具有選拔功能又具有評價功能。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落實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需要在高考英語中體現(xiàn)文化意識的評價,發(fā)揮高考英語對教學的正面反撥和導向作用,實現(xiàn)英語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這不僅貫徹了《規(guī)劃綱要》的精神,也是探求高考英語正面反撥作用的現(xiàn)實訴求;不僅能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進行拓展與補充,又能促進英語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評價朝多元化發(fā)展。

      2 反撥作用機制中的文化意識評價

      對于語言測試反撥作用,Bailey曾經(jīng)將Hughes的“參與者—過程—結(jié)果”的反撥作用機制用圖例進行了直觀表示(黃大勇等,2002:289)。在該反撥作用機制中,“參與者”包括學生、教師、教學教材作者和課程設計者以及研究人員;“過程”指“參與者采取的有助于學習的任何行動”,如教材開發(fā)、大綱制訂、教學方法的變化、學習和應試策略的采用等等;“結(jié)果”指“所學知識或技能”和“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質(zhì)量”。在反撥作用機制中,一個測試的性質(zhì)將首先影響參與者對其教學和學習任務的理解和態(tài)度,而這種理解和態(tài)度又反過來影響參與者完成任務的過程,從而影響學習結(jié)果。參與者中的學生、教師、教學教材作者和課程設計者也都能對測試產(chǎn)生不同影響,這種影響被van Lier稱為“前撥作用”(黃大勇,2002)。而參與者中的研究人員這個群體對測試的影響存在兩種情況。其一,研究人員可通過研究成果對考試直接產(chǎn)生影響。其二,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與教學結(jié)果共同影響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進而對測試產(chǎn)生影響?;诖耍覀兘Y(jié)合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與高考英語的關系,對Bailey的反撥作用機制圖進行了簡化與修改(如圖1所示),以突出高考英語、教學和文化意識評價之間的關系。

      圖1 英語考試反撥作用機制簡圖(修改自黃大勇等,2002:289)

      我們知道,高考英語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英語考試之一,對教學與學習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反撥作用。李紹山認為,就參加考試或備考而言,如果考試內(nèi)容涉及了考生所不具備的知識,那么就會對考生的知識學習產(chǎn)生影響,如果考試內(nèi)容符合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所要求的知識結(jié)構,這種影響就會是有利的,否則就會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妨礙合理的知識結(jié)構的形成。誠然,文化意識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目標之一,將文化意識納入考試范疇符合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知識結(jié)構,對學生的學習能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

      從語言測試反撥作用機制看,雖然文化意識評價的研究源自于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要求,但其研究動機卻來自高考英語對教學過程的反撥影響,其研究結(jié)果——文化意識評價模式——所具有的影響不僅指向“測試”(高考英語)本身,也指向“教學結(jié)果”,最后落實在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上面。在這個反撥作用機制中,“測試”好比是驅(qū)動者,他對學生、教師、研究人員的驅(qū)動影響作用最后都匯聚到“學習結(jié)果”這個點。該“學習結(jié)果”被Bailey稱為“對學習者的反撥作用”(黃大勇,2002)。當然,高考英語對學習者的反撥作用離不開教師這個群體。測試對教師的影響體現(xiàn)為對教學過程的影響。作為教師,其教學中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就會很自然地向考試看齊,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評估方法等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當文化意識的評價作用到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然后再投射到“高考英語”,再次形成考試對教師及其教學過程的反撥影響,進而產(chǎn)生一種可預測的良性的反撥作用循環(huán)。這樣,就可以通過高考英語對教學過程的潛在影響,有意識地發(fā)揮測試的積極導向作用,糾正教學中的某些錯誤做法,使教學朝著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

      因此,針對當前我國基礎英語教育中存在的以下現(xiàn)象,即英語課程標準中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1至8級的分級目標描述,但卻沒有相應的文化意識評價體系來衡量學生的文化意識發(fā)展情況而導致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價值取向和目標都只是向高考英語看齊。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利用高考英語反撥作用機制,發(fā)揮高考英語的積極導向作用,糾正這種培養(yǎng)目標與教學現(xiàn)實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為此,只有將文化意識的有效評價與高考英語聯(lián)系起來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將文化意識培養(yǎng)納入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估中,也勢必引發(fā)學生對文化意識學習的熱情。不言而喻,通過這種良性反撥作用循環(huán),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就能順利達成。然而,受制于現(xiàn)有的高考英語考試形式,在高考英語中增加或融入文化意識評價的做法是難以實施。這就需要研究一種具有可行性的文化意識評價模式,這種模式能夠與高考英語相輔相成,可以融入教師的“教學結(jié)果”,最后促成學生“學習結(jié)果”(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達成。這樣,才能擺正高考英語與中學英語教學的“伙伴關系(partnership)——測試應該支持好的教學,而糾正不好的教學Hughes(1989:2)”,才能充分發(fā)揮測試對教學的積極反撥作用,毋庸置疑,高考英語能夠影響學習者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能夠左右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的評價實施。建基于語言測試反撥作用機制來研究文化意識評價模式及評價設計是英語課程改革的現(xiàn)實要求。

      3 反撥作用機制視角下的文化意識評價研究

      3.1 文化意識評價研究內(nèi)容的可行性

      語言測試反撥作用是現(xiàn)代語言測試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反撥作用的研究離不開教學。關于反撥作用與教學的關系研究,國外較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在理論層面主要有Alderson&Wall(1993)的15個反撥作用理論假設,Hughes(1989)、Bailey(1996)所勾勒的“參與者—過程—結(jié)果”的反撥作用模型。除此之外,Spolsky、Hawsthorne、Hamp-Ly?ons以及Shohamy等人還從理論方面將考試的后果與考試的公平性、權威與倫理以及民主教育制度等問題聯(lián)系起來,對廣義的考試反撥作用做了闡釋。在實證方面,有四個方面主要發(fā)現(xiàn),即考試的影響有心理的也有教學的;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有負面也有正面;考試還對教育各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考試與一些因素(如教師的學歷、教學經(jīng)驗等)交互作用,影響教學。

      國內(nèi)關于英語考試反撥作用的研究,有的探討英語等級考試的反撥作用,有的研究成就測試對外語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唐雄英(2005)對英語四級考試反撥作用的研究認為考試影響了學習者學習的態(tài)度、內(nèi)容、方式、速度和順序以及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等。李紹山(2005)從測試的內(nèi)容、題型、試題編制、成績評定以及測試結(jié)果的管理和使用等提出有針對性地發(fā)揮測試正面反撥作用的建議。亓魯霞(2004)通過訪談、課堂觀察和問卷調(diào)查等手段進行了比較全面而深入的實證研究,指出高考英語的預期反撥作用有限。

      由此可見,現(xiàn)有的研究從多方面反映了語言測試反撥作用與語言教學之間的密切關系,說明了測試對語言教學與學習的影響。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文化意識是英語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目標之一,是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因此,文化意識培養(yǎng)勢必受到英語測試,尤其是高考英語的反撥影響。然而,正如蔣顯菊(2007)通過文獻法研究所指出的,國內(nèi)有關語言測試反撥作用的研究還是比較有限,而將語言測試反撥作用與文化意識培養(yǎng)及其評價聯(lián)系起來的研究相對缺乏。從語言測試反撥作用機制看,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高考英語與文化意識評價之間的關系相當模糊。文化意識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組成中的重要性決定了作為語言教學中重要環(huán)節(jié)的高考英語必然具有將文化意識納入評價體系進行有效評價的訴求。只有教學與測試的理論基礎相一致時,英語測試才會有可能對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反撥作用;才能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跨越”和“超越”(高一虹,2002)。

      然而,受制于高考英語的考試形式,我們該如何評價文化意識?如何檢測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如何研制具有可行性的文化意識評價工具?如何驗證該測評工具或量表的信效度及推廣的可行性?這些都是探索適用于我國英語教育環(huán)境的文化意識評價體系的核心研究內(nèi)容。為此,我們需要明確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我國基礎教育對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及其評價具有怎樣的現(xiàn)實需求?(2)我們應該如何根據(jù)高考英語的反撥作用機制構建文化意識評價體系?(3)我們應該如何研制有效的文化意識評價工具?

      3.2 文化意識評價研究路徑的可行性

      語言測試反撥作用的研究方法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Watanabe(2003)認為在研究語言測試反撥作用時,運用定性研究方法能夠更好地克服定量研究方法在描述社會現(xiàn)象時可能產(chǎn)生的局限性。語言測試反撥作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課堂觀察,問卷調(diào)查、定式或非定式的訪談。因此,基于反撥作用機制的文化意識評價可行性研究路徑以定性為主然后結(jié)合教學實驗進行驗證。具體包括:

      (1)需求分析:對文化意識評價的需求展開研究?!队⒄Z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一到八級的分級描述。在現(xiàn)階段的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文化意識評價存在何種需求?為此,首先需要確立文化意識評價需求調(diào)查方案,編制調(diào)查問卷。其次對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管理部門及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訪談,綜合分析文化意識評價的現(xiàn)實需求以及文化意識發(fā)展梯度。

      (2)課堂觀察:選取有代表性的中學英語教學課堂進行課堂觀察,深入了解當前英語課堂教學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現(xiàn)狀,從課堂、師生行為等方面分析高考英語對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反撥作用情況,揭示高考英語反撥作用訴求中的顯性因素,初步論證文化意識評價體系構建的決定性因素。

      (3)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對高考英語考試說明編寫者或高考命題者以及一些主要英語教材編寫者和英語課程設計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通過對這些人員的調(diào)查揭示影響高考英語反撥作用的隱性因素,為構建有效性的文化意識評價體系奠定基礎。

      (4)教學實驗和驗證:綜合教學、學習和反撥作用的相關因素嘗試性架構文化意識評價體系框架,研制文化意識評價工具,并進行相應的實驗以驗證評價工具的信效度與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最終構建適合基礎英語教育不同級別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的評價體系,確立分級的文化意識評價工具。

      4 結(jié)束語

      對文化意識評價體系的研究既順應了我國現(xiàn)階段英語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深化考試內(nèi)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的精神。英語測試反撥作用機制為文化意識評價體系研究提供了理據(jù),文化意識評價研究的可行性路徑分析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方面的參考。從反撥作用機制視角分析英語文化意識評價的可行性研究旨在能夠為文化意識評價體系建構奠定基礎。

      [1]祖曉梅.跨文化能力與文化教學的新目標.世界漢語教學,2003(4).

      [2]唐雄英.語言測試的后效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7).

      [3]李紹山.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與語言測試設計[J].外語界,2005(1).

      [4]亓魯霞.意愿與現(xiàn)實:中國高等院校統(tǒng)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5]黃大勇,楊炳鈞.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研究概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

      [6]高一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跨越”與“超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

      [7]Fantini,A.E.A Central Concern: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M].In SLT Occasional Paper Seires.Brattleboro(VT).2000.

      [8]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9.

      [9]Alderson,C.J.&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2).

      [10]Bailey,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1996,13(3).

      [11]Watanabe,Y.Methodology in Washback Studies[A].Liying C.,(ed)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C].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3.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of Cultural Awaren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echanics of Washback Effect

      LAN Chunshou and ZHANG Changso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our country,there exists a dilemma that English teachers who want to assess English learners’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wareness fail to get available measuring instruments,let alone a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them to follow.This is the motivation of our research into the assessment of cultural awareness.In view of the mechanics of washback effect,the assessing of cultural awareness helps to facilitate English teachers to adjust their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awareness.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echanics of washback effect interpret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assessing cultural awareness.The analysis not only suggests plausible approaches to follow-up researches,but also lays foundations for constructing the framework of assessing 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Awareness Assessment;English Tests;the Mechanics of Washback Effect

      G405

      A

      1005-8427(2012)05-0019-5

      本文為福建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英語測試對英語文化教學反撥效應機理研究》階段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2010B150。

      福建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培養(yǎng)目標跨文化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論博物館學教育的名實關系與培養(yǎng)目標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我國法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偏失與矯正探析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目標探索
      梨树县| 大埔区| 泰兴市| 双流县| 镇平县| 巴林右旗| 滨海县| 历史| 中牟县| 张家川| 大方县| 平和县| 榆林市| 金山区| 格尔木市| 汝南县| 巧家县| 沈阳市| 清远市| 桃园市| 确山县| 昭通市| 鲜城| 黄浦区| 岳阳市| 姚安县| 台湾省| 广水市| 耒阳市| 萨迦县| 石泉县| 苗栗市| 阿克| 平和县| 沙雅县| 民勤县| 临夏市| 芒康县| 确山县| 炉霍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