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順丹, 孫麗平
孫麗平教授治療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經驗
符順丹, 孫麗平
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是兒童時期起病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F(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導師孫麗平教授認為,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的病位在肝、脾,與心、肺、腎三臟關系密切,臨床上以痰火擾神證型較為常見,病機關鍵為肝風挾痰擾神,治療上注重從“心、肝、脾”三臟論治,以安神定志,疏肝化痰為治療大法,創(chuàng)立調神鐵落飲,并隨證加味,在臨床應用中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抽動穢語綜合征; 孫麗平; 名醫(yī)經驗; 中醫(yī)藥療法; 兒童
多發(fā)性抽動癥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臨床特征為慢性、波動性、多發(fā)性的運動肌快速抽動,并伴有不自主發(fā)聲及語言障礙、模仿語言,呈復雜的、慢性神經精神疾病的表現(xiàn)[1],現(xiàn)已成為兒科以及兒童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本病多在兒童時期發(fā)病,男童發(fā)病率高于女童。孫麗平教授從事中醫(yī)兒科醫(yī)療、科研、教學15余年,治學嚴謹,學驗俱豐,臨床用藥,每獲良效。筆者有幸跟隨導師應診,現(xiàn)將其治療多發(fā)性抽動癥的經驗介紹如下。
1.1 病因病機認識 中醫(yī)古籍中無多發(fā)性抽動癥病名記載,但有諸多類似本病癥狀的描述。如《小兒藥證直訣·肝有風甚》說:“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止于頭目,目屬肝,風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兒不能任,故目連劄也?!薄蹲C治準繩·幼科·慢驚》描述:“水生肝木,木為風化,木克脾土,胃為脾之府,故胃中有風,瘛疭漸生。其瘛疭癥狀,兩肩微聳,兩手下垂,時復動搖不己,名曰慢驚”,其癥狀表現(xiàn)與抽動癥相近,如聳肩、手動等。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學多將其歸屬于“慢驚風”“肝風”等范疇[3]?!端貑枴ぶ琳嬉笳摗芬灿杏涊d:“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笨梢姳静“l(fā)生與肝風有關。尚與先天稟賦不足、產傷、窒息、感受外邪、疾病影響、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
孫教授根據明代醫(yī)家萬全提出的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點,認為本病的病位在肝、脾,與心、肺、腎三臟關系密切,病理因素為肝風,痰擾。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其性以條達為順。然易被六淫所感,情志所傷,導致木失調達,氣機不暢,引動肝風,則見搖動、聳肩、瞬目等抽動之象。脾主運化,脾失健運,水濕潴留,聚液成痰。痰氣互結,壅塞胸中,蒙蔽心神,則見胸悶易怒,脾氣乖戾;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虛肝旺,則撅嘴,口唇蠕動;其在體合肉,主四肢,脾虛夾肝風,則四肢、腹肌抽動;痰郁化火,火屬陽,陽主動,氣機動亂,故痰火上擾心神,則見抽動、喊叫、穢語不由自主;或素體真陰不足,或熱病傷陰,腎陰虧虛,水不涵木,虛風內動,則見頭搖,抽動無力;或陰虛火旺,木火刑金,肺陰受損,金鳴異常,故喉發(fā)異聲。心為陽臟而主通明,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中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故人的一切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皆歸于心。小兒稟賦不足,心氣未充,心神怯弱,易感外邪、各種外邪均易從火化,火熱則易傷心生驚,則見神思渙散,語多易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寧而多夢等。由此可見,多發(fā)性抽動癥臨床表現(xiàn)多樣而復雜,且此消彼長,遷延不愈。
1.2 辨證施治 孫教授認為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臨床上以痰火擾神證型較常見,“肝風”與“痰擾”貫穿于病程之中,注重從“心、肝、脾”三臟論治,擬安神定志,疏肝化痰為治療大法,創(chuàng)立調神鐵落飲。心、肝兩臟皆為陽臟,最易化火生風,引動伏痰上擾心神,故選用歸心、肝經之藥。方中生鐵落為君藥。李時珍曰:“陽氣怫郁而不得疏越,少陽膽木,挾三焦相火,巨陽陰火上行,故使人易怒如狂,……飲以生鐵落,金以制木也。木平則火降,故日下氣疾速,氣即火也”。臣藥為遠志、白芍,佐藥為當歸、茯神、夜交藤、伸筋草、徐長卿,甘草調和諸藥之效。全方合用,痰化則心神自寧,血行則肝風自滅。在臨床應用中隨證加味,瞬目加青葙子;口中異聲加蟬蛻;聳肩加木瓜;搖頭加防風;失眠加五味子;神煩易怒加龍膽草等。
閆某,男,12歲,2011-03-16就診。搖頭、點頭1個月,加重3d?;純河?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搖頭、點頭、喉中發(fā)聲、瞬目、注意力不集中、偶有聳肩,遂就診于長春市某醫(yī)院,診斷為“多發(fā)性抽動癥”,給予口服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藥物治療15d,效果欠佳,家長未予重視。近3日病情加重來診?,F(xiàn)癥見:頻繁搖頭、點頭,瞬目,喉中發(fā)聲,偶見聳肩,納可,睡臥不安,大便正常,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滑數(shù)。診斷: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痰火擾神證),予調神鐵落飲加減:生鐵落、遠志、當歸、徐長卿、夜交藤、茯神、蟬蛻、青葙子各10g,白芍、伸筋草各8g,甘草5g。8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用。囑其父母配合心理疏導治療,減輕學習負擔及思想壓力,多予鼓勵,調暢情志。
2011-03-24二診:服藥后瞬目消失,搖頭抽動幅度及頻率較前明顯減少,偶有點頭及喉中發(fā)聲,舌紅,少苔,舌下脈絡紫粗,脈滑數(shù)。前方加活血化瘀之丹參10g,龍骨、牡蠣各20g,去青葙子,繼服8劑。煎服法同前。
2011-04-01三診:抽動癥狀明顯減輕,喉中發(fā)聲消失,注意力明顯較前集中,去伸筋草,繼服前方8劑,諸癥消失,無其他不適。停藥后隨訪1年,未復發(fā),臨床痊愈。
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兒童多發(fā)性抽動癥大體上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等。其中多選用多巴胺D2受體阻滯劑等抗精神類藥物治療,但服藥后有錐體外系癥狀及出現(xiàn)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等副反應,復發(fā)概率較大,且服藥時間長,家長較難接受。部分患兒病程較長,家長未給予重視,導致病情加重。中醫(yī)藥在治療本病上有一定優(yōu)勢,副反應小,不僅安全可靠,也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復發(fā)率,因此無論是從短期療效,還是長期預后評價,都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本例患兒以情志失調,脾土虛弱為病因;肝火亢旺,痰擾心神為病機,故選用調神鐵落飲加減。方中生鐵落為君藥,其性辛涼,歸心肝兩經,功效為平肝鎮(zhèn)驚。并且生鐵落中以四氧化三鐵為主,兼有其他微量元素。陳文等[4]認為血清中鐵元素的缺乏也會導致單胺氧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響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傳導。遠志,味辛,入心開竅豁痰,使心氣開通,則心神自寧;與養(yǎng)血斂陰,平抑肝陽之白芍共同控制喉中異聲、穢語。當歸為活血行氣之要藥,意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取茯神甘、平之性,寧心安神之功;配伸筋草辛、溫之性,舒筋活絡之功,共治頻繁搖頭、瞬目、點頭、聳肩等;夜交藤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與性溫之徐長卿共奏之安神作用,合治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渙散等;甘草調和諸藥。共奏安神定志,疏肝化痰之功,取效后又辨證給予活血化瘀等隨證加減。重鎮(zhèn)之品不宜久用,防止傷脾敗胃;“久病怪病多虛多瘀”,又以活血之藥鞏固療效。同時配合心理疏導治療,調節(jié)睡眠,減輕壓力、切忌打罵等綜合調理,故能獲效。
由于該病臨床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亦為兒科難治之疾,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因此深入研究中醫(yī)藥治療作用機制,可為防治本病提供可借鑒的方藥及實驗依據。
[1] 徐榮謙.中醫(y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164.
[2] Baym CL,Corbett BA,Wright SB,et al.Neural correlates of tic severity and cognitive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Tourette syndrome[J].Brain,2008,131(Pt1):165-179.
[3] 汪受傳.中醫(yī)兒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143.
[4] 陳文,林廣裕,吳毅.多發(fā)性抽動癥患兒血清鐵的變化比較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5):252-253.
130117長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符順丹);130021長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孫麗平)
符順丹(1986-),女,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小兒肺系、脾系疾病的中醫(yī)藥防治。
孫麗平,130021長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13
R749.93
B
1674-3865(2012)06-0510-02
2012-10-20)
黃偉)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