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青
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聲帶息肉
郭亞青
目的探討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聲帶息肉的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聲帶息肉患者142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70例,給予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對照組72例,給予喉內鏡下摘除聲帶息肉的手術方式,比較兩種聲帶息肉手術方法的效果及并發(fā)癥。結果實驗組治療無效率為0.0%、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4%,明顯的低于對照組,以上差異均顯著,(P<0.05)。結論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聲帶息肉的效果良好,明顯的優(yōu)于喉內鏡下息肉摘除手術,可以在臨床推廣。
喉內鏡;低溫等離子射頻;聲帶息肉
聲帶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聲帶良性疾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如,纖維喉鏡下息肉切除術、間接喉鏡下喉鉗摘除息肉手術等[1]。我院耳鼻喉科在治療聲帶息肉時應用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的方法,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聲帶息肉患者142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實驗組70例,一組對照組72例,實驗組給予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對照組給予喉內鏡下摘除聲帶息肉的手術方式。對照組的72例中,男39例,女33例,年齡11~73歲,平均年齡(47.6±11.2)歲,病程1.4個月到36.4年,平均病程(21.1±5.7)年。實驗組的70例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10~71歲,平均年齡(48.2±12.1)歲,病程1.6個月到35.9年,平均病程(47.9±10.2)年。兩組聲帶息肉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上的差異顯著,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手術方法:患者手術前4h禁食水,手術時采取坐位的手術體位,給予濃度為2%的丁卡因對患者咽喉部進行表面浸潤麻醉,對咽喉反射比較敏感的患者給予5ml濃度為2%的丁卡因進行喉上神經局部麻醉;麻醉滿意后讓患者右手拽舌,醫(yī)生左手持喉內鏡沿著距離舌表面中線的位置0.5cm處進入口腔。緩慢將喉內鏡送入到會厭后方的上緣,將視野調整好,暴露清楚聲門,攝取手術前的圖像。將喉內鏡的鏡柄抵住患者舌根,將喉內鏡固定住,右手持住喉鉗,將鉗口合緊,摘除息肉。實驗組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患者采取仰臥位的手術體位,將墊枕墊于肩下,麻醉滿意后將支撐喉鏡置入,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采用單極刀頭將聲帶息肉沿蒂部切除,如果息肉的基地較廣,則用雙極刀頭破壞凝固病變的組織。
1.3 評價標準 痊愈標準:手術后患者發(fā)生恢復正常,聲帶息肉消失,聲帶黏膜色澤正常,黏膜平整;好轉標準:手術后患者聲嘶癥狀有所好轉,病變縮小明顯或者局部聲帶肥厚、欠光滑,聲門閉合上良好;無效標準:患者聲嘶癥狀無明顯好轉,病變依舊存在,閉合聲門較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實驗中的所有數據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7.0的軟件包,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聲帶息肉患者手術以后的治療效果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無效率為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聲帶息肉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4%,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并發(fā)生發(fā)生率12.5%,差異明顯,(P <0.05),具體見表1。
聲帶息肉是比較常見的聲帶良性病變,主要的病理改變在Reinke間隙內,息肉長出后會影響發(fā)音,出現(xiàn)聲音嘶啞及咽部異物感等臨床癥狀[2]。治療聲帶息肉的主要方法為手術,手術可分為多種,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手術利用的主要是電磁波,病變部位的細胞組織因電磁波效應而出現(xiàn)劇烈的內生熱反應,組織在溫度低于70℃的熱效應下凝固,形成血栓進而使患病部位的血管閉塞,病灶進一步硬化萎縮、壞死脫落及平復,或者將病變部位直接精確切除[2]。由于此種治療操作精確,手術過程不出血,因而不會出現(xiàn)術后窒息等嚴重并發(fā)癥。手術同樣是喉鏡直視下進行,手術視野更廣,光亮度更高,手術操作過程及聲帶病變可以清晰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與數字圖像的要求相同[3]。本實驗中所有采用喉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術治療的聲帶息肉患者術后聲帶的手術創(chuàng)面均恢復良好,患者的嗓音也恢復到正常。在觀察治療效果時,應用低溫等離子射頻術治療的實驗組聲帶息肉患者術后治療無效的患者為0例,僅有一例患者出現(xiàn)了術后并發(fā)癥。治療的有效率為100.0%、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4%,效果明顯好于行喉內鏡下息肉摘除術的患者,手術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在臨床上可以廣泛的推廣應用此種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聲嘶、咽部異物感等臨床癥狀,對于此類患者來說,無明顯低溫射頻消融禁忌證情況下,是目前臨床上首要選擇的手術方法。
[1]吳孝江,范良清.支撐喉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聲帶良性病變200例體會.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16(1):68-69.
[2]張慶豐,張楠楠,劉得龍.低溫等離子射頻輔助下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初步臨床觀察.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23):1087-1088.
[3]官誠芳,王士禮,蔡呂枰,等.慢性鼻-鼻竇炎內鏡術后主客觀療效評價.中國內鏡雜志,2009,15(5):451-455.
014010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