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平 刁占林
鼻出血是鼻科的常見的急癥,長期以來首選的治療方式就是前后鼻孔填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鼻腔反復填塞后,常會造成黏膜形成創(chuàng)面,易導致粘連。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我科在鼻內鏡下用膨脹海綿填塞治療89例鼻出血,療效較好,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54例,女35例,年齡41~80歲?;颊呔鶠閱蝹缺浅鲅?,右側51例,左側38例,89例前鼻鏡下均未見明確出血部位,所有患者均除外鼻腔鼻竇腫瘤及血液病。
1.2 治療方法 ①尋找出血點:在鼻內鏡下用1%的卡因腎上腺素棉片(1%丁卡因10 ml加1∶1000的腎上腺素1 ml,高血壓患者慎用腎上腺素)表面麻醉鼻腔黏膜2~3次。在吸引器和鼻內鏡指引下仔細尋找出血部位。出血狀態(tài)下尋找出血點可見活動出血部位或明確出血點;非出血狀態(tài)下尋找出血點,用麻醉棉片充分收斂麻醉后,用吸引頭清理鼻腔時,注意積血部位,大致判斷出血來源,內鏡下首先仔細檢查此處。如果鼻腔清潔,未見可疑出血部位,鏡下依次仔細檢查接近鼻頂?shù)谋侵懈羟安亢椭胁?,必要時應將中鼻甲推向外側,仔細檢查與中鼻甲對應的鼻中隔部分。然后,再仔細檢查中鼻道內,特別是中鼻道后段。檢查是中鼻道狹窄可將中鼻甲輕微骨折內移。最后,檢查下鼻道內,如鼻內鏡進入下鼻道困難,可同樣行鼻甲骨折內移。如仍不能發(fā)現(xiàn)確切出血點,可清除鼻腔內全部填塞物,留院密切觀察,待出血狀態(tài)時,重復上述檢查。②止血:在鼻內鏡的引導下,采用局部填塞膨脹止血海綿,將膨脹止血海綿表面涂以紅霉素眼膏,盡量推壓至出血部位,待滲出血液將海綿膨脹后,觀察是否仍有出血,如有再塞入一塊,觀察,出血徹底控制,亦可根據(jù)出血部位將膨脹止血海綿剪成適當大小填塞止血。③術后治療:術后予口服抗生素3 d,48~72 h撤出膨脹止血海綿。
89例患者經(jīng)膨脹止血海綿填塞止血,83例取出未再出血,5例反復填塞2~3次均未再出血,1例患者經(jīng)電凝后止血。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見急癥,鼻出血中以鼻腔深部出血的處理最為棘手。這些出血點常常位于鼻腔狹窄和隱蔽部位,前鼻鏡下難以窺及,應用傳統(tǒng)的前后鼻孔填塞缺乏針對性,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成功率36% ~80%[1],盡管表面上血是止住了,但真正出血點并未得到有效壓迫。48 h取出填塞物后,再次出血難以避免,反復填塞或用油紗條、碘仿紗條等持續(xù)填塞5~7 d,極易造成黏膜糜爛。而且鼻腔深部出血多發(fā)生在年齡偏大的,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反復填塞容易引起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動脈結扎,由于側枝循環(huán)的迅速建立,效果依然無法預測,雖在長期的反復治療后,多數(shù)最終可以痊愈,但代價慘重。找到明確出血點行有效的填塞成了鼻出血治療的關鍵,隨著鼻竇內窺鏡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為鼻出血的檢查、治療提供了更加準確的技術手段,明顯提高了鼻出血的診斷和治療水平[2]。鼻內鏡直視下,針對確切出血點進行的膨脹止血海綿填塞,與傳統(tǒng)方式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①中、下鼻道內,鼻中隔頂部等狹窄、隱蔽處的出血點,激光、微波操作困難,出血狀態(tài)下更是無法使用,而且作為一種熱損傷,黏膜反應重,恢復期長。膨脹止血海綿不僅取材方便,操作靈活,而且尤其適用于出血狀態(tài)下的鼻出血。同時,除內窺鏡外,不需要其他特殊設備,可以廣泛適用于各級醫(yī)院。②膨脹止血海綿體積小,進入鼻腔方便,遇血或水體積可膨脹至原來的10倍[3],膨脹止血海綿它幾乎可放置鼻腔的任何部位而不移位,自動增加局部張力,提高止血作用。③另外,鏡下針對確切出血點,可以依據(jù)出血部位剪成相應大小填塞相應部位僅做小范圍填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鼻腔通暢,術后反應輕,痛苦小,這一點對于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尤為重要。而且止血效果肯定。鼻內鏡下膨脹止血海綿填塞止血方便,有效,痛苦小,符合現(xiàn)代微創(chuàng)醫(yī)學治療原則,應逐步成為治療鼻腔深部出血的一種首選方法。
[1]王斌全,黃蒲輝.鼻內窺鏡下STL接觸式激光治療鼻后部出血.臨床耳鼻咽喉雜志,1998,12(1):41.
[2]秦基云.鼻內窺鏡下微波治療鼻出血.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2(3):52.
[3]張云高,王蘇,何志剛,等.高膨脹止血材料在急診嚴重鼻出血中的應用.廣東醫(yī)學,2007,2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