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萍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發(fā)病年齡大多在中年以上,但40歲以上的病例也不少見。只有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才有可能根治,手術是治療方法之一。而手術往往給患者造成很大創(chuàng)傷。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患者的術前及術后護理,以及術后并癥的預防。
1.1心理護理 手術前患者多數(shù)有緊張、恐懼心理,常出現(xiàn)失眠、焦慮、血壓升高,患者希望手術具備較高的水平。這時,我們應主動介紹手術者的特長及資歷,認真回答和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使其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并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還有些患者礙于面子,不愿接受人工肛門手術而拒絕治療。這時,護理人員應說明人工肛門手術的必要性,給患者講解此種手術成功的實例,增強其自信心,以取得患者同意和充分合作。
1.2手術野準備 備皮范圍,應上自劍突,下達大腿上1/3(包括外陰),旁至腋中線。于術前一日一定洗凈,避免術后切口感染。
1.3飲食控制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易消化飲食。術前遵醫(yī)囑酌情給予適當?shù)难a液和抗菌治療。
1.4腸道準備 術前一日晚服緩瀉劑,清潔灌腸,以清除積糞。術晨再次清潔灌腸,排空腸道。留置胃管及尿管,以利手術。
2.1一般護理 返病房后取平臥位,患者清醒前應去枕平臥,頭轉(zhuǎn)向一側(cè)。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術后24 h內(nèi)定時測血壓、脈搏、呼吸直到平穩(wěn),并觀察切口處有無滲血。遵醫(yī)囑給予禁食補液。一般患者術后1周進半流質(zhì)飲食,2周進普食。應當值得重視的是術后7~10 d不可灌腸,以免影響吻合口愈合。
2.2會陰部切口的護理 術后會陰部切口多作一期縫合,并安置引流管負壓吸引。應注意保持外層敷料清潔干燥,若有濕染,需及時更換。一般于術后5~7 d拔除引流管,開放的陰部切口可每日二次溫水坐浴,經(jīng)常更換敷料直至切口愈合。
2.3造瘺口的護理 術后2~3月開放造瘺口,患者可取左側(cè)臥位,保護切口勿受感染,周圍皮膚用氧化鋅軟膏保護,造瘺口需蓋凡士林紗布?;颊咂鸫矔r,教會患者管理造瘺口袋的使用方法。肛袋每次用后,清水沖洗浸泡消毒晾干,兩個變替使用。幫助患者早日建立定時排便習慣。待養(yǎng)成習慣后,可在造瘺口上覆蓋敷料,教會患者自己更換,加強皮膚保護及注意飲食。
2.4導尿管護理 術后常有排尿功能紊亂,一般需留置尿管5日左右。同時應注意尿量及性狀,并做好記錄。應用抗菌素預防泌尿系感染。
2.5皮膚護理 應定時給患者翻身按摩,做肢體活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保持皮膚干燥清潔。
2.6口腔護理 因術后禁食水,口腔干燥,易引起口腔炎應每日口腔護理2次,并多次漱口,使口腔清潔衛(wèi)生,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2.7心理護理 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多陪伴患者,并表示同情與理解。多鼓勵和安慰患者,以增強其治療的信心,維護患者自尊。使患者盡快接受人工肛門的治療與護理、
3.1腹脹 術后第一天可坐起在床上進行適量活動,第二天以后可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如第三、四天仍未排氣,可肌注新斯的明0.5~1 mg。
3.2切口感染 若術后2~3 d,發(fā)現(xiàn)切口疼痛,體溫升高。應及時檢查切口情況如發(fā)現(xiàn)縫合處針眼紅腫、硬結(jié)、觸痛、化膿,應立即處理。
3.3術后咳嗽 術后多數(shù)患者需臥床一段時間,這期間痰液不易自然排出。有的患者咳嗽怕切口愈合不好,怕震痛,因此,有意識抑制咳嗽易引起墜積性肺炎發(fā)生,應向患者講清咳嗽、咳痰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可用收輕輕按壓切口部位,囑患者深吸氣2~3次。護理人員應用兩手扶住患者雙肋兩側(cè)協(xié)助患者操作,囑患者用力將痰咳出。
3.4疼痛護理 術后患者當晚會出現(xiàn)疾病,護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保持環(huán)境安靜舒適,減少不良刺激,必要時給予止痛劑和鎮(zhèn)靜劑。
總之,直腸癌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體,一定要及時積極的治療并有效的護理。護理人員要細心觀察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直腸癌患者的護理對于患者身體機能改善是起著重要的決定因素,同時還應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時,也要做好患者健康護理與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