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鳴 崔素青 翟麗云
河南宏力醫(yī)院兒科,河南 長垣 453400
肺炎是兒童住院的常見疾病之一,特別是嬰幼兒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全,如氣管、支氣管狹窄,肺泡彈力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等,還有一些先天會厭及肺發(fā)育不良、異物吸入、先天性腫瘤等多重因素,加之患兒免疫力低下,導致一些反復肺炎、慢性肺炎的難治性肺炎出現,以往因治療條件有限,常規(guī)治療以抗感染、解痙平喘化痰為主,療效往往欠佳,近年來,隨著我科的纖維支氣管鏡在臨床上的應用,對兒童難治性肺炎的診斷和治療,取得了可喜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根據難治性肺炎診斷標準[1]:①符合 (實用兒科學,第7版)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②病程3周以上且治療療效不佳或反復;③病程在1周以內但胸片或胸部CT顯示有實變或肺不張,經常規(guī)治療,癥狀、體征、胸片無明顯改善的。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選取同期住院治療的難治性肺炎患兒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齡1~6月29例,6月~1歲23例,1~3歲28例,3~7歲12例,7~12歲4例,~14歲2例,年齡及性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其中同意接受纖維支氣管檢查,并結合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的58例患兒為治療組,40例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患兒為對照組。
1.2 方法 治療組58例患兒在常規(guī)抗感染及解痙平喘化痰的基礎上給予纖維支氣管鏡檢查[3],并結合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綜合治療,采用O1ympus BF3C-40或XP60型纖維支氣管鏡,所有患兒均在心電監(jiān)護、常規(guī)經皮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靜脈復合麻醉[5](異丙酚1~1.5mg/kg靜注) 下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鼻咽部導管吸氧,2%利多卡因聲門表面麻醉,機械通氣使用Y型管連接呼吸機,其中經鼻操作23例,氣管插管15例,單行纖維支氣管術10例,依次觀察病變部位和 (或)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54例,灌洗液為37℃生理鹽水,在支氣管病變部位,以0.5~1ml/kg·次,灌洗時間一般在10分鐘以內,常灌洗3次,隨即通過負壓吸引收入滅菌痰液收集器,記錄總液量,并收集支氣管灌洗液 (BALF),第1管送細菌學培養(yǎng),第2、3管進行細胞學檢查,也可根據情況在灌洗后用毛刷清除局部肉芽和或膿苔,并注入抗生素。對照組給予抗生素、氧氣支持、化痰平喘及基礎病的綜合治療。治療10~14天觀察療效。
1.3 療效標準 ①顯效:咳嗽、咳痰、氣喘癥狀明顯好轉或恢復正常,體溫正常,肺部啰音明顯減少或消失,胸片示肺部陰影大部分或基本吸收,肺不張復張;②有效:咳嗽、咳痰、氣喘癥狀好轉,肺部啰音減少,體溫正常,胸片示肺部陰影有吸收;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或惡化,體溫正?;蚋哂谡?,胸片示肺部陰影無吸收或擴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鏡檢發(fā)現 58例均顯示存在支氣管內膜感染,如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多,灌洗后可見粘膜縱行皺褶慢性炎癥改變,其中單純支氣管內膜感染27例,氣管支氣管發(fā)育異常15例,會厭畸形5例,支氣管異物10例 (其中3例為花生、瓜子,轉入耳鼻喉科由硬質支氣管鏡取出),左支氣管腫物1例 (轉入腫瘤科治療)。
2.2 灌洗液病原學診斷 54例收集的灌洗液細菌培養(yǎng)均呈陽性,以革蘭陰性菌居多,依次為肺炎克雷白桿菌17株,嗜麥芽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各7株,大腸埃希菌6株,肺炎鏈球菌5株,鮑曼不動桿菌、少動鞘氨醇單胞菌和金黃色球菌各3株。此外,白色念球菌、酵母菌、曲霉菌各1株。
2.3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療效對比 治療組顯效52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6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 不良反應 全部患兒無呼吸抑制、低血壓、心律失常及死亡,但有18例患兒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出現血氧飽和度降至95%以下,經退鏡至總氣道后緩解或退鏡后給予面罩吸氧后緩解,術后患兒無喉頭水腫及聲音嘶啞。
小兒纖維支氣管鏡術[2]是近年來逐漸應用兒科臨床的一項技術,具有鏡體柔軟細小,能插入患兒氣管及段、亞段、部分亞段支氣管,對小兒呼吸道疑難病診治有獨特優(yōu)勢。
而兒童難治性肺炎病程遷延,病情危重,常規(guī)治療療效不佳。本組資料顯示難治性肺炎常見病因主要是感染,年齡多在3歲以下,由于嬰兒期呼吸系統(tǒng)防御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吞咽不協(xié)調導致反復感染、反復吸入,同時反復住院治療,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易出現耐藥菌產生,往往治療效果不佳。喉氣管支氣管肺發(fā)育異常是難治性肺炎發(fā)病的第二大原因,本組資料發(fā)現支氣管發(fā)育異常20例,占34.4%,主要為會厭畸形、支氣管狹窄、支氣管會厭軟化,由于氣道發(fā)育不良,氣道不通暢,導致分泌物聚集,繼發(fā)感染而出現反復呼吸道癥狀。支氣管異物為第三大原因[3],常見于年齡較大的兒童,較大異物,如花生、瓜子等,可通過硬質支氣管鏡取出,而對于位置較深的植物性殘渣或奶汁等,硬質支氣管鏡不能到達上葉或深部支氣管異物,可通過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沖洗、清除肉芽、取異物等手段取得良好療效。本組資料還發(fā)現1例左側支氣管腫物患兒,因發(fā)現及時并轉入腫瘤科進一步治療。
難治性肺炎[6]由于合并支氣管內膜感染,加之支氣管分泌物增多,支氣管引流不暢,抗生素難以滲入肺組織及氣道分泌物中而達到有效濃度,本組資料通過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54例,均取得良好療效。通過37℃生理鹽水灌洗,能稀釋炎性分泌物,快速吸引排除,減輕細菌毒素反應,與體溫相當的溫鹽水對局部氣道粘膜產生較小的刺激,能增強患兒咳嗽反射,解除局限性肺不張,改善通氣功能。另外肺炎治療成功的關鍵是肺部病原學診斷,傳統(tǒng)方法采用痰培養(yǎng),但取材較困難,且易于污染,因此病原學檢查較困難,而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液采樣范圍廣,可達遠端肺實質,可收集大范圍肺實質的肺泡表面液體進行培養(yǎng),較痰液標本更能反映肺部病原學,目前被認為是肺炎病原學敏感和可靠的方法,并可在病變局部注入抗生素和稀釋痰液的藥物,使藥物在病變局部達到有效濃度,提高了臨床療效。
本治療組在纖維支氣管鏡及纖支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診斷治療中,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僅有18例在操作過程中出現血氧飽和度一過性降低,經對癥處理后均很快緩解,并無呼吸抑制、低血壓、心律失常、支氣管粘膜出血等發(fā)生,總之,對于臨床治療效果不佳,病程遷延及診斷不明的肺炎患兒,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早進行纖維支氣管鏡的診斷及治療,因為研究證明,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對于難治性肺炎患兒的診斷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診療手段。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4-1185.
[2]陳志敏.纖維支氣管鏡在小兒喘息性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臨床兒科雜志,2008,26(1):5-8.
[3]劉璽誠.努力發(fā)展和推廣兒科支氣管鏡術[J].臨床兒科雜志,2009,27(1):7-11.
[4]楊澤玉,魏文,劉文君,等.纖維支氣管鏡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22(8):631.
[5]錢娟,王茵,等.異丙酚復合靜脈麻醉用于兒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6,8(6):511.
[6]陸敏,陸權,等.纖維支氣管鏡在小兒難治性肺炎診治中的價值[J].臨床兒科雜志,2008,26(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