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慶綦江漢代題刻考述

      2012-01-26 05:39:14馬煒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3期
      關(guān)鍵詞:題刻刻石綦江

      馬煒

      (重慶教育學院美術(shù)系,重慶400067)

      綦江的東漢崖墓保存數(shù)量眾多,且較為完好。之前多是對相關(guān)崖墓形制、墓葬器物的關(guān)注,而少有題刻文字的專門研究。重慶漢代時期的書法研究相對單薄,實與實物材料的局限有關(guān)。綦江崖墓提供了材料發(fā)現(xiàn)的可能,從題刻文字方面深入下去,定然會從一定程度上改變重慶漢代書法研究的現(xiàn)狀。而對于題刻文字,我們既可以從隸書藝術(shù)的角度做出書體的辨析,又可以從考古文獻的角度對崖墓研究給予重要的補證。如此,不論對于漢代的書體流變,還是對于當時的社會禮制,其研究價值都不容忽視。

      1 研究歷史及現(xiàn)狀

      在具體論述重慶綦江漢代題刻之前,有必要先認識一下整個巴蜀地區(qū)漢代題刻的研究歷史及現(xiàn)狀。其研究歷程或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為晚清至民國初年,代表人物為葉昌熾、劉喜海、繆荃孫、柯昌泗等。其中劉喜?!度蜐h石紀存》、繆荃孫《藝風堂金石文字目》,廣為搜訪,使巴蜀刻石文字彰顯于世,有草創(chuàng)奠基之功。其中柯昌泗《語石異同評》,已對重慶崖墓題刻有所論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眼力誠屬卓異。第二期為抗戰(zhàn)時期,代表人物為鄧少琴、常任俠等。鄧少琴編著《益部漢隸集錄》,窮涉幽險,親往巖穴摩崖摹拓;身為史家,且能兼顧到書體和考釋,將漢代蜀地碑刻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第三期為上世紀80年代至今。伴隨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的展開,川渝兩地的崖墓不斷有新的發(fā)現(xiàn)。一批專事于文物考古的學者,在對崖墓的綜合論述中都涉及到了題刻,比較突出的如唐長壽、羅二虎等。此外,四川大學高武等人編纂的《四川歷代碑刻》是迄今為止這一領(lǐng)域較為全面、精當?shù)闹鳌6诒疚淖珜懼?,筆者綦江一行的考察正是主要依據(jù)該書所提示的線索。

      了解整個巴蜀漢代題刻的研究歷史及現(xiàn)狀,對重慶綦江題刻的考察,其意義自不待言。其一,上述諸學者著述,其中本就牽涉到綦江。如劉喜海之于《吹角壩題刻》;又如《四川歷代碑刻》,書中編錄綦江題刻共有六則。其二,蜀地如樂山、彭山等地也是崖墓墓葬風氣特盛的地區(qū),綦江與之相比,不論是墓葬的制度,還是題刻書法的風格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共通性。而如若深入認識綦江題刻的意義,將之與其他巴蜀地域的崖墓題刻對比研究,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2 綦江漢代題刻綜述

      現(xiàn)在將按照筆者實地搜訪所獲,以及《四川歷代碑刻》、《漢代刻石文字目錄》、《中國書法全集·秦漢刻石》所編錄者,對綦江現(xiàn)已知漢代題刻作一綜述。

      依編錄所列,綦江漢代題刻紀年最早的是延光元年(公元122)的《索恩村崖墓題記》,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于綦江扶歡鄉(xiāng)索恩村崖墓,高75厘米,寬40厘米?!端拇v代碑刻》著錄。題刻隸書曰:“延光元年十一月十五日,王子羊蒼……閔宗作石冢,百姓明知也”。(按,現(xiàn)今索恩村已經(jīng)劃入與綦江相毗鄰的重慶市萬盛區(qū)。)該題刻刻于砂巖,石表風化嚴重,所以文物普查時所制拓片與今日實物比對,多出點畫已剝蝕不在。觀其書風,跌宕肆意,一些用筆取勢,與縱宕一路的漢簡不無相合之處。

      《七孔子崖墓題記》年代稍晚,題刻于永和四年(公元139)。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高38厘米,寬14厘米。《四川歷代碑刻》著錄。綦江福林鄉(xiāng)七孔子崖墓共10座,此題記刻于二號墓后壁,文曰:“永和四年二月”,隸書。

      《延熹八年柏樹林崖墓題記》題刻于綦江中峰鄉(xiāng)柏樹林崖墓內(nèi),高55厘米,寬18厘米,同樣是在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端拇v代碑刻》著錄。文曰:“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四月十二日□□公□□□用廿八大□□□□□□為子□□獨自作以十月十日□□”,隸書。該題刻的兩行文字以邊框相隔,筆意全然不同《索恩村崖墓題記》的飛縱,而是方勁整肅,字形多呈外收內(nèi)放之勢,很有河南、山東一帶漢代畫像石題刻小品的趣味。

      《平路元立作冢題記》題刻于綦江文龍鄉(xiāng)亭和村七拱咀崖墓上方的石包(圖1),文曰:“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三月二日平路元立作冢直萬五千”,分作三行,隸書。《四川歷代碑刻》、《中國書法全集·秦漢刻石》等著錄。該題刻于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但此后當?shù)匚墓芩恢敝皇谴嫫涿?,未能實地勘驗其具體位置。這次訪查,緣于偶然的機會才使得題刻重新為人所識。《四川歷代碑刻》收錄了該題刻,但拓片沒能示以全貌,且釋文中“冢”字后失一“直”字。此外,在實地椎拓過程中,隱約可辨“直”字下有一“二”字,是否為當年鑿刻痕跡抑或石質(zhì)本身紋路所致,暫且存疑。從刻制手法看,《平路元立作冢題記》字口很深,多處點畫甚至超過1厘米的深度,這在綦江乃至整個重慶一帶的漢代題刻中,顯得較為特別??梢酝葡?,當時的刻工應以雙刀法刻制而成,但歷經(jīng)千年風雨的侵蝕,刀口的鋒芒早已鈍化。在人工與自然的雙重作用下,崖墓題刻也就形成了獨具的書法風格,即筆勢結(jié)體方峻,筆意卻圓渾樸厚,內(nèi)含篆意。就此,可以進一步討論崖墓題刻與碑刻兩類隸書表現(xiàn)形式的異同和關(guān)聯(lián),或就題刻書法中刻與寫、刀與筆的關(guān)系展開專門研究。

      七拱咀崖墓題刻另有一處單刻一“章”字(圖2),字徑達一尺左右,鑿刻的手法與《平路元立作冢題記》近似,不過字口更深。雖無年代標識,但從其用筆、字勢判斷,判作漢隸應無異議?!罢隆弊诸}刻于墓門外側(cè)的懸垂石壁上,收筆處已接近憑巖修筑的水田,因而有理由推測,水田已將“章”字下方的可能續(xù)接的題字埋沒。

      綦江崖墓群最彰者除七拱咀之外,另有中峰鄉(xiāng)的鴛鴦村。該處崖墓沿清溪河兩岸的峭壁鑿刻,是最為典型的巴蜀地區(qū)崖墓形制。實地搜訪所見的題記均題刻于崖墓墓門外壁,現(xiàn)略述如下。

      《光和六年崖墓題記》(圖3),文曰:“光和六年三月十二日□□為作石”,隸書。其中“月”字刻于一旁,顯然是鑿刻時遺漏而致?!蛾愒⒀履诡}記》兩行隸書題字(圖4),文曰:“建安十五年二月十日陳元盛葬”?!堆屿浒四暄履诡}記》(圖5),文曰:“延熹八年二月廿七日□□□”,隸書。在與《延熹八年崖墓題記》相平行的右側(cè)石壁,亦刻有一行題記,其文僅可識“五年”二字,余者風化嚴重難以辨識。此外,崖墓外壁還有一處刻馬畫像的紀年題記“熹平”二字(圖6),字口較為清晰。上述鴛鴦村的五則崖墓題記,《光和六年崖墓題記》、《陳元盛崖墓題記》見《四川歷代碑刻》、《中國書法全集·秦漢刻石》等著錄,余者未見著錄。

      綦江鴛鴦村的崖墓題記集中位于一處崖墓群,相隔很近,但呈現(xiàn)出來的面貌卻對比鮮明。有稚拙草率如頑童所書者,如《光和六年崖墓題記》;又有如《陳元盛崖墓題記》,平和規(guī)整中不失靈動可愛。這種風格上的差異,既可以說明書風所以形成的技術(shù)因素,如書者、刻工的手藝,也可以從一個方面印證漢代先民們精神世界的無比自由和無限豐富。

      以上所述均為已知的綦江崖墓題刻,然而綦江漢代題刻初為世人所知者,首推趕水鎮(zhèn)吹角壩《嚴季男刻石》(圖7)。該題刻亦稱《建安殘石》、《吹角壩摩崖題字》,隸書八行,幾乎損泐大半,唯首行“建安六年八月”等字完整可辨。其原石已佚。吹角壩地處渝黔交界處,歷代對此地的建制屢有變更,所以前人著錄多見題作“貴州吹角壩”,亦不足為怪。

      早在南宋時,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四》記載:“吹角壩有古摩崖,風雨朘削,苔蘚侵蝕,惟識其一二,曰:‘建安’,其他不可辨。在溱州堡,去軍四十里。建安,漢獻帝年號?!保?]《嚴季男刻石》首行文字確為“建安”,再者,彼時之“溱州堡”,“去軍四十里”,與吹角壩的地理位置相符,因此王象之所記載的古摩崖極有可能便是《嚴季男刻石》[2]。趙之謙對該題刻也曾做過考辨,其《補寰宇訪碑錄·卷一》曰:“吹角壩摩崖,八分書。建安六年二月丁丑朔廿二日。石歸遵義鄭珍,辨為建安七年《盧豐碑》。今審拓本,石系斷闕,且首行明是‘六年’,次行有‘嚴季男’名,六行有‘以災致祀’字,必非《盧碑》。仍依王象之《輿地碑目》書此。”[3]遵義鄭珍即晚清詩人鄭子尹,曾作詩專門考釋《嚴季男刻石》,故而趙之謙明辨之。[4]趙之謙在此言“六行有‘以災致祀’字”,然細察拓本,“以災致祀”字應在第七行。此或為趙氏一時之誤。此外,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也對《嚴季男刻石》做了詳細的考釋,可資讀者參考。[5]

      圖1 《平路元立作冢題記》

      圖2 《題記“章”》

      圖3 《光和六年崖墓題記》

      圖4 《陳元盛崖墓題記》

      圖5 《延熹八年崖墓題記》

      圖6 《題記“熹平”》

      圖7 《嚴季男刻石》

      縱覽已知綦江漢代題刻,紀年上起于延光元年(公元122),下至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前后大約百年。這一時段正是漢代隸書發(fā)展的成熟期,若以書法水平論,小品一般的題記文字,實難與東漢一些經(jīng)典的碑刻相頡頏,但是此類題刻自有其不容忽視的研究價值。廟堂碑刻如《乙瑛碑》、《史晨碑》之類,用筆精嚴典重,氣象淳和,美則美矣,但無從得見民間題刻質(zhì)拙率真的意態(tài)。崖墓題刻,書寫時自可以不拘尺幅,任情發(fā)揮。且看綦江《光和六年崖墓題記》,右側(cè)上方有兩處“光”字反復題刻的痕跡。由此可知,書刻之時全然是試筆一玩的心態(tài)。正因為不計工拙,自然表現(xiàn)出放意疏宕的野逸之趣。再者,崖墓題刻不僅表現(xiàn)出質(zhì)樸率真的一面,又能極盡奇變,出人意表。比如崖壁或有起伏不平,或有石筋交錯,題記的書刻者便會盡騰挪避讓之能事,因地制宜,因奇就變,不拘常理。像之前提到的《平路元立作冢題記》,上半部分章法緊密,下半部分章法疏放,末行“千”字的豎畫出筆,飛縱之姿又極似漢簡中的筆意。而僅此一例已經(jīng)讓觀者體會到此類題記書法的獨特風格。

      也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綦江地處巴蜀一隅,何以眾多題刻的書刻技法,既相通于同時期的中原、秦地隸書,又能顯示出其獨具的率野奇變的書風?這里試著做一粗淺的辨析。其一,巴蜀地區(qū)的整個隸書面目以縱逸見勝,綦江題刻可以看作是巴蜀隸書的一個表征。并且,就崖墓而論,綦江與樂山、彭山等地的墓葬禮制均屬一個體系,而其崖墓題刻的諸多方面,如文辭、書刻技法等,體現(xiàn)出明顯的一致性便不足為奇了。[6]其二,從更深一層講,上述史實與秦漢之際開始的移民運動有著極大的關(guān)聯(lián)。秦漢統(tǒng)治者為使蜀地真正與內(nèi)地合為一體,故以移民為策略,以圖從文化上實現(xiàn)一統(tǒng)。此過程持續(xù)將近三百年。東漢之后,巴蜀土著文化漸趨式微,北方中原文化的滲化卻日漸濃郁。其結(jié)果,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固然不廢,但與中原的互通相融卻是日漸顯著。[7]于是,在此歷史背景下再來審視綦江漢代題刻、巴蜀漢代隸書,乃至整個漢代隸書題刻,對之前提出的疑問,就不難給出某種解釋了。

      3 結(jié)語

      重慶綦江漢代題刻研究,本文聊且作為發(fā)端之用。隨著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開展,綦江漢代題刻,特別是崖墓題刻這一領(lǐng)域,必將有更為詳盡的發(fā)現(xiàn),對其研究也將更趨深入精密。當然,如何汲取前人在此一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取鑒其方法,如何取得相關(guān)文管部門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考察實物,保護實物,都是目前亟待我們努力完成的。

      [1]王象之.輿地碑記目[M].北京:中華書局,1985:107.

      [2]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九[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2989.

      [3]叢書集成續(xù)編·第73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488.

      [4]葉昌熾,柯昌泗.語石·語石異同評·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1994:132.

      [5]《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xù)修四庫全書·896·史部·金石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9.

      [6]唐長壽.樂山崖墓與彭山崖[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7]羅二虎.西南漢代畫像與畫像墓研究[M].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猜你喜歡
      題刻刻石綦江
      漆涂層對題刻類石質(zhì)文物的影響研究
      石材(2022年4期)2022-06-15 08:55:38
      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以重慶市綦江區(qū)為例
      前進中的重慶市綦江區(qū)中醫(yī)院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海峽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8
      平果縣陽明洞摩崖題刻遷移保護
      陜西神木清涼寺石窟金代漢文題刻校錄與研究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8:16
      秦始皇刻石還剩多少
      文史博覽(2017年10期)2017-11-06 10:06:17
      白鶴梁題刻收錄、整理、考古、研究綜覽
      元氏所出十六國后趙時期界封刻石小考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8:42
      市針灸學會組織“綦江行大型義診活動”
      从江县| 永丰县| 罗山县| 米林县| 荃湾区| 武川县| 儋州市| 北安市| 黑龙江省| 武川县| 孟津县| 石泉县| 翁源县| 阿克陶县| 东兰县| 蛟河市| 巍山| 平阴县| 怀仁县| 鄯善县| 米易县| 四平市| 化隆| 垦利县| 抚宁县| 清远市| 德格县| 杭锦后旗| 衡山县| 嘉鱼县| 东莞市| 阿拉善右旗| 都江堰市| 西青区| 顺昌县| 南木林县| 德惠市| 奉节县| 旬邑县| 永年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