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超,章小林,李耀會,李小定,
(1.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湖北武漢 430074;2.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74)
1,4-丁二醇(1,4-butanediol)簡稱BDO,分子式為C4H10O2,沸點為228~230℃,熔點為20.2℃,相對密度為1.014。常溫下為無色油狀液體,有吸濕性,能與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醚。溫度高于熔點時為無色油狀液體,低于熔點時為針狀結晶體。
1,4-丁二醇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和精細化工原料,其下游衍生物很多,用途十分廣泛。其衍生物是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廣泛用于溶劑、醫(yī)藥、化妝品、增塑劑、固化劑、農藥,主要用于制造四氫呋喃(THF)、聚二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BT)、γ-丁內酯(GBL)、N-甲基吡咯烷酮(NMP)、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等,其中,THF可以用來制備聚四亞甲基乙二醇(PTMEG)。隨著丁二醇下游產品的迅速發(fā)展,其需求量也迅速擴大。
工業(yè)化生產1,4-丁二醇已經有六、七十年歷史了,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工藝路線,據所用原料的差別,主要分為Reppe法、環(huán)氧丙烷法、丁二烯法、順酐法等。
Reppe法又稱炔醛法,是生成BDO的傳統方法,上世紀30年代由I.G法本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Reppe等人開發(fā)成功,并最早于1940年由德國BASF公司實現工業(yè)化生產1,4-丁二醇的工藝方法。它是以乙炔和甲醛為原料,經炔化和加氫兩步反應生成1,4-丁二醇(見圖1)。1992年美國約90%的1,4-丁二醇是由該法合成的[1]。
圖1 Reppe法制1,4-丁二醇工藝
Reppe法的生產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料乙炔的來源及價格。由于我國具有較為廉價的電石原料和豐富的煤電資源,近年來新建了多個以電石為原料的炔醛法BDO裝置。
Reppe法按工藝類型可以分為傳統Reppe法和改良Reppe法。傳統Reppe法最初以SiO2作載體的氧化銅為催化劑,并加入氧化鉍進行反應,催化劑與產物無需分離,操作費用低。但是,乙炔分壓較高,存有爆炸的危險,因此,反應器設計的安全系數高達12~20倍,從而使設備造價較高,投資費用昂貴[2]。另外,催化劑活性較高,容易在催化劑表面生成聚乙炔等聚合物,堵塞床層,縮短了催化劑的壽命,縮短了生產周期。
改良Reppe法為淤漿床或懸浮床工藝。目前已經工業(yè)化的工藝流程有兩種,一種是BASF、DuPont公司采用的懸浮床流程,另一種是ISP公司(前GAF)采用的淤漿床工藝。BASF、DuPont工藝中催化劑與產物在反應器內分離,ISP流程則在反應器外分離。
淤漿床工藝是以乙炔亞銅/鉍為催化劑,讓甲醛和催化劑形成淤漿,乙炔從反應器底導入體系,先生成丁炔二醇,再加氫生成1,4-丁二醇。采用這種淤漿床,可以在較低分壓下合成丁炔二醇,減小了爆炸的危險,而且減少了聚合物的生成,延長了催化劑的壽命。但是,增加了催化劑和產物分離的負擔[3]。
環(huán)氧丙烷法又稱烯丙醇法,由日本可樂麗公司發(fā)明,故又稱為可樂麗法。首先將環(huán)氧丙烷異構化為丙烯醇,再以丙烯醇和合成氣為原料,芳烴為溶劑,銠鉻合物和三苯基膦溶液為催化劑,于50~80℃、0.05~0.5MPa醛化反應得4-羥基丁醛,再以Raney鎳為催化劑加氫得到1,4-丁二醇(見圖2),并副產正丙醇[4]。
圖2 環(huán)氧丙烷法制1,4-丁二醇工藝
該技術投資少,流程簡單。即使是千噸級裝置也有競爭力,銠系催化劑可循環(huán)使用,壽命長,1,4-丁二醇收率高,但中間產品丙烯醇毒性高、原料丙烯運輸儲存難度大[5]。
丁二烯法可以細分為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和丁二烯氯化法。
1.3.1 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
1982年日本三菱化成公司首先實現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工業(yè)化。分3步進行:① 在溫度60℃、壓力6.9MPa,Pd-Te/活性炭為催化劑的條件下,丁二烯與乙酸和氧氣發(fā)生乙酰基氧化反應,在固定床反應器中生成1,4-二乙酰氧基-2-丁烯;② 脫去乙酸后的反應液在同樣的溫度、壓力下,于固定床反應器中催化加氫生成1,4-二乙酰氧基丁烷;③ 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水解制得BDO和1-乙酰氧基-4-羥基丁烷(見圖3),后者用離子交換樹脂脫乙酰氧基環(huán)化成THF[6]。
圖3 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制1,4-丁二醇工藝
該方法工藝流程長,需多次脫醋酸蒸餾,技術難度高。該法的經濟性取決于能否獲得廉價原料丁二烯,在日本以外的地區(qū)沒有太大競爭力。
1.3.2 丁二烯氯化法
該法由日本東洋曹達生產公司(現東洋公司)于1971年開發(fā)成功,1974年裝置擴建后,1,4-丁二醇的生產能力提高到6kt/a。
該工藝系將丁二烯在260~300℃下經氣相氯化生成3,4-二氯-1-丁烯和1,4-二氯-2-丁烯,3,4-二氯-1-丁烯用于制造氯丁橡膠,1,4-二氯-2-丁烯經水解得到1,4-丁二醇[7]。
順酐法分為順酐酯化加氫法和順酐直接加氫法。順酐法具有原料來源廣,原料成本低,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較低,生產BDO的同時可以聯產THF和GBL,各產品比例可以調節(jié)以適應市場。順酐法可以聯產THF和GBL,但與石油價格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順酐法成本會升高。
1.4.1 順酐酯化加氫法
該反應步驟可以分為兩部分:① 順酐酯化生成馬來酸二甲酯;② 加氫合成1,4-丁二醇、四氫呋喃、丁內酯(見圖4)。其核心技術是加氫技術。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從2004年開始進行馬來酸二甲酯加氫制1,4-丁二醇并聯產四氫呋喃、γ-丁內酯催化劑的研發(fā),目前已經成功開發(fā)出FHE系列催化劑。評價結果表明,該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催化劑的水平[8]。通過調節(jié)工藝可以改變三種產品的分布。此方法可以聯產THF和GBL,最近幾年使用該工藝建設的裝置較多。
圖4 順酐酯化加氫法制1,4-丁二醇工藝
1.4.2 順酐直接加氫法
順酐直接加氫工藝于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三菱油化和三菱化成開發(fā)成功。該工藝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順酐液相催化加氫生成γ-丁內酯和四氫呋喃;第二步是γ-丁內酯催化加氫生成1,4-丁二醇(見圖5)。
圖5 順酐直接加氫法制1,4-丁二醇工藝
童立山以順酐為原料、銅系混合氧化物為催化劑,在溫和條件下進行氣相氫化,可獲得高產率的1,4-丁二醇和/或γ-丁內酯[9]。
2010年全球BDO總產能達到2Mt左右,較2009年增長7%左右。2010年全球產能的增長主要為中國大陸地區(qū)。世界BDO的生產集中度較高,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幾大生產商手中,世界前5大生產商巴斯夫公司(450kt/a左右)、臺灣大連(約256kt/a)、Lyondell(188kt/a)、ISP(約160kt/a)、INVISTA和日本三菱(均為110kt/a)的產能合計為1 274kt/a,占世界總產能的74%。從所使用的工藝來看,Reppe法工藝產能份額占較大的優(yōu)勢,2010年全球基于Reppe法工藝裝置的產能份額大約是46%,較上年有所提升,主要是中國新增產能以Reppe法工藝為主[10]。
2010年,我國丁二醇新增產能75kt,總產能達到424kt/a。我國BDO產能主要集中在山西三維、新疆美克、南京藍星及大連化工(江蘇)4家企業(yè)。
另外,受投資和技術門檻逐步降低、BDO下游需求迅猛發(fā)展以及BDO生產企業(yè)區(qū)域失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仍有眾多企業(yè)擬建或規(guī)劃建設大型BDO項目。未來幾年,我國的BDO產能將會繼續(xù)迅速增長[11]。
[1]Uwe Herrmann,Gerhard Emig.Liquid Phase 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Intermediates on Copper-Based and Noble Metal Catalysts.[J].Ind.Eng.Chem.Res.1997,(36):2885~2896.
[2]張劍,婁瑞娟,孫景偉.我國1,4-丁二醇的生產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化工中間體,2011,11(11):1~4.
[3]龔楚儒,李小林,楊洪春.1,4-丁二醇的合成及其催化劑[J].工業(yè)催化,1995,4(1):14~17.
[4]楊其安,赫益苓,溫家柱.1,4-丁二醇開發(fā)展望 [J].河北化工,1992,15(3):37~40.
[5]安福,周樹理,惠泉.1,4-丁二醇發(fā)展概況及市場前景[J].當代石油石化,2010,18(5):19~22,49,50.
[6]李瑞香,范春芳,白淑梅.1,4-丁二醇的生產及應用 [J].山西化工,2009,52(3):50~52,59.
[7]殷恒波,胡童杰,李海霞,等.1,4-丁二醇與γ-丁內酯技術及市場綜述[J].化工科技市場,2004,27(10):37~41.
[8]袁勝華,高鵬,張艷俠,等.馬來酸二甲酯加氫制1,4-丁二醇催化劑的研究[J].當代化工,2011,40(6):568~573.
[9]童立山.順酐氣相氫化制備1,4-丁二醇和/或丁內酯 [J].石油煉制與化工,1995,39(8):15~18.
[10]文伯.1,4-丁二醇生產工藝及市場分析 [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10,12(8):31~33,42.
[11]屠慶華.我國1,4-丁二醇產業(yè)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J].化學工業(yè),2011,29(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