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文
這些年的高考和中考,話題作文突破了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舊格局,以鮮明的時代性和較大的開放性創(chuàng)建了富有時代特色的作文形式,可以說話題作文基本成熟,將在中學作文教學和各類考試中沿用下去。但是,時下還有不少的語文教師對話題作文不甚了解,把話題作文當作材料作文的翻版,以對待材料作文的態(tài)度去對待話題作文,思想上還存在較大的誤區(qū)。為達成共識,便于教學中對話題作文的指導,筆者對話題作文的立意談點粗淺的認識。
誤區(qū)一、立意拘泥于材料
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對材料的處理態(tài)度不同。在材料作文中,材料是一個立足點,一個基本點,寫作要緊扣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去立意,才能不偏題不跑題;在話題作文中,材料只是一個引子,起個由頭的作用,可用可不用,只要在話題的范圍之內(nèi),學生盡可能拋開材料而不受材料的拘泥。由此可見,話題材料的限制性小于材料作文,立意的開放度大于材料作文。教育部考試中心張偉明先生曾在《談話題作文》一文中強調(diào):“話題作文也有材料,但話題作文所給的材料僅僅是對話題作文的一個說明,一個解釋,或者說是一個例子,目的在于幫助讀者理解話題。話題作文的核心是話題,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椐話題的要求而無需照顧材料的內(nèi)容來作文”。
誤區(qū)二.立意的暗示性較強
教學中,話題作文與學生的思維空間是成正比例的。如果作文訓練和作文檢測所給的話題材料在空間方面束縛學生的思維,學生作文只能囿于命題者所暗示的觀點,循規(guī)蹈矩,套用材料,很難放開思維創(chuàng)新,很難展示個性,寫出新穎的作文?!霸掝}”的內(nèi)涵和外延給話題作文作出了限制,“三自”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如果我們忽略了話題作文需要寬松寫作環(huán)境,忽略了學生自主表現(xiàn)思想,弘揚和展示個性的特點,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作文教學中,請命題者少些暗示,多些自主,讓我們的學生說真話,發(fā)真情,才能體現(xiàn)話題作文開放的真諦。
誤區(qū)三.立意傾向性唯一
話題作文走向開放,這是作文命題改革的結果。現(xiàn)在,有的教師在話題作文命題上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思想覺悟,非學生表現(xiàn)高尚完美不可,過去強調(diào)思想道德的價值性、功利性,忽視學生思想的多元性和寫作主體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話題作文思想傾向太強,思想道德層面要求過高,悖于作文教學的自身要求和規(guī)律。
“完美的錯誤”不是話題作文本身存在的問題,而是指導者賦予話題作文的思想負荷太重,超出了語文本身的承載功能,淡化了語文工具性的本能特色?!拔囊暂d道”不錯,但我們把“道”駕于“文”之上,過于強調(diào)語文的人文性,就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作文教學的目的。話題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把立意放在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高度去理解,而不能恪守著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禁錮學生在話題作文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作者通聯(lián):444324湖北省巴東縣民族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