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系,四川 達州 635000)
案例教學法在醫(yī)學生物化學中的應用初探
張婷
(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系,四川 達州 635000)
案例教學法;醫(yī)學生物化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主要采用對話式、啟發(fā)式、分析討論式、交互式、結合問題式等教育模式,通過描述典型案例,有意識的引導學習者將學到的生物化學知識與實際病案結合,加強生物化學與臨床病例聯(lián)系的了解,使學習者對病案實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提高學習者獨立獲取知識、科學思維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1]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既提高了學習者參與的積極性和其多方面的能力,也使教學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
生物化學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了解相關學科進展,豐富臨床知識,知道生物化學在臨床中的應用動向,擴大對前沿知識的了解[2],試著與醫(yī)院醫(yī)生交流臨床經(jīng)驗。教師還要完成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3]。案例的選擇要按照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要能反應生物化學與臨床醫(yī)學的密切聯(lián)系,此外,各個章節(jié)都要有比較典型的、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能聯(lián)系臨床實際的案例,以擴大學習者的思考范圍。
選取合適的案例后,教師還必須進行分析、整理,重點要突出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使涉及到的臨床與有關檢測、診斷的內容更加簡單、明確,再根據(jù)案例,具體設計需要討論的問題,問題要有趣味性、綜合性、直觀性、創(chuàng)新性、可分析性等特點[4],要能夠引發(fā)學習者主動參與的意識。在整個案例討論中,教師始終扮演著導演的角色,引導和啟迪學習者如何在積極探索的氣氛中進行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生物化學理論,分析解決各種與生物化學相關的問題。
有些案例內容涉及面是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的,某些疾病還與多條代謝途徑的變化有關,牽扯多個臨床診斷指標的變化,學習資料來源渠道多,啟示的觀點多,需要教師簡明扼要、條理清晰的總結。
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又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有很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溝通能力、教學能力,還要能夠掌握一套好的開展案例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習者成為主動參與者,要求他們拿到案例后,認真分析相關信息,多方面查詢資料,學習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用所學到的知識和分析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和研究。
課堂討論要求學習者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要積極參與學習和討論,并要求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協(xié)作能力、歸納推理能力,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并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交流互動、互相學習和互相監(jiān)督完成案例分析,培養(yǎng)其協(xié)作精神。課堂討論后根據(jù)案例分析、提出的問題,查找課外資料,并聯(lián)系教師的講解和總結,對所研究的案例提交報告。
案例的選擇多為臨床常見的、有代表性的實例,重點在于對生物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不適應過于復雜的設計,篇幅要與教學時間相適應。在進行案例的選擇時,最好能與其他教師共同分析,大家普遍認為良好的案例再用于課堂教學。
案例討論是提高學習者分析問題、邏輯推理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討論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需要聯(lián)系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如某種疾病是由哪些生化代謝途徑發(fā)生紊亂引起的?發(fā)生紊亂的生物化學機制怎樣?哪些生物化學指標發(fā)生了改變?這些生物化學指標有何相互關系?學習者怎樣根據(jù)生物化學的整體性解決實際問題?將問題應用到病例中來訓練學習者,讓他們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又如根據(jù)肝臟在物質代謝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化學指標、肝功能與膽汁酸的代謝、膽色素代謝的關系等內容,教師提供簡要病案和病人的血液及尿液樣本的生物化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GPT、血清膽紅素、尿膽紅素、血漿膽固醇酯、凝血時間等,要學習者經(jīng)過討論解釋檢測結果和相關臨床特征等。綜合性案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能力,開拓學習者分析實際問題的思路,同時,這類案例具有教學適應性,即案例內容和講授內容相符;又具有綜合性,即案例中提出的問題能從各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和解釋;這類案例還具有典型意義,因它既含有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又含有臨床表現(xiàn),還含有生化檢測指標。
案例總結內容包括案例要到達什么目的,案例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得到了哪些啟示,聯(lián)系到的生化知識有哪些等。教師最好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案例總結,因為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可以設置精短醒目的總結,也可利用表格、流程圖等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還可把條理化總結以生動形象的圖片表現(xiàn)出來,以提高案例總結的效果。
學習者最好用書面形式把從教材、參考書籍、期刊、網(wǎng)絡等資料庫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并對討論時提出的建議和解決辦法、協(xié)作交流的心得體會、從中學到的思維方法做出精要總結。
生物化學是滲透性強、聯(lián)系廣泛的一門學科[5]。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和學習的動力,學習者對學習有興趣,才能主動思維、主動追求知識。在生物化學課堂上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6]。教師根據(jù)臨床病例提出問題,能夠引起學習者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刺激學習者的思維;再引導學習者圍繞此案例進行深一步的分析,最終達到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
傳統(tǒng)教學是采用“基礎—臨床—實習”的階段式教學,使學習者在校期間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7],由于接觸的案例少,所以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的各章節(jié)知識點,沒法綜合運用。由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式”教學轉化為雙向“討論式”案例教學后,學習者從“記憶型”轉變?yōu)椤八季S型”,培養(yǎng)了學習者與學習者、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能力,明顯提高了學習者的綜合素質[8]。案例教學法強調以問題為基礎,調動學習者的主動學習精神,讓學習者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掌握自學的方法,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將生物化學基礎知識與臨床醫(yī)學知識進行恰當?shù)娜诤?,使學習者能靈活運用生物化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臨床問題,加深了學習者對生物化學的認識[9]。
在案例教學中,學習者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時,應主動地從各種渠道查找相關資料,就在無形之中減少了對教師講解的依賴,使他們重新認識了自我且開始適應新角色。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習者要查閱大量資料和文獻,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綜合、表達、書寫,使他們自學、思考、記憶、歸納、總結、創(chuàng)新等各項綜合能力得以提高,促使學習者成為“高能”人才。
生物化學作為一門醫(yī)學基礎課,學習者很難將所學的基礎知識相互聯(lián)系,尤其是將相關知識應用于臨床上,更不能對疾病發(fā)生的原因進行深刻剖析。案例教學讓學習者把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能夠聯(lián)系臨床實踐,使學習者體會到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意義和重要性,認識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地去學習知識。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基礎理論結合臨床案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為以后臨床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10],實現(xiàn)生物化學知識橋梁的作用。
[1]高杉.病案分析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作用探析 [J].安徽醫(yī)學,2009,30(7):823.
[2]李翠玲.加強生物化學教學與臨床的聯(lián)系 [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12):103-104.
[3]趙玉萍.典型病案引入生物化學課堂教學的探索[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0(2):212-213.
[4]劉群良,舒暢,胡梅,等.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59-61.
[5]張彩平,龍石銀,田英,等.青年教師生物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8(1):23-24.
[6]卓少元,韋玉蘭,封毅.案例教學法在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11(3):139-140.
[7]李英,萬宏偉.改革護理本科教育的課程設置 建立高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J].護理進修雜志,2004,19(3):3-7.
[8]孫旭,溫機靈,王學雷,等.可視化病案教學在泌尿外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23(11):89-90.
[9]劉友平,李洪.淺談生物化學教學中臨床聯(lián)系法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4):85-86.
[10]林哲絢,陳瑋瑩.以需要為基礎的生化實驗教學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9):1112-1113.
G424.1
B
1671-1246(2012)20-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