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宜清 林偉茹
高尿酸血癥主要是體內(nèi)嘌呤攝入過多,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不斷上升。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1]。本文分析了高尿酸血癥與血糖、血脂因素的關系。
1.1 研究對象 從2008年我院進行公務員健康體檢中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者中隨機抽取100人為觀察組,其中男79人,女21人。年齡(41.8±7.2)歲。從血尿酸正常人員中選取性別、年齡、職業(yè)等因素相近的100人為對照組。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人員進行空腹抽取靜脈血,采用美國羅氏公司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清尿酸、血糖、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腎功能等。
1.3 診斷標準 血脂異常包括TC升高、TG升高、HDL-C降低,根據(jù)《中國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公布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2]:血清TC升高標準為≥5.72 mmol/L,血清TG升高標準為≥1.70 mmol/L,血清 HDL-C降低標準為≤0.91 mmol/L,上述情況中有任意一種者即判定為血脂異常??崭寡鞘軗p:血糖>6.11 mmol/L。血尿酸:血尿酸≥416.4 μmol/L,絕經(jīng)期女性≥356.9 μmmol/L[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測指標比較(mmol/L±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檢測指標比較(mmol/L±s)
注:1)為t'檢驗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 值人數(shù)TC TG HDL-C FPG 100 5.71 ±1.07 2.23 ±0.34 1.18 ±0.36 5.96 ±1.12 100 5.38 ±0.98 1.76 ±0.26 1.32 ±0.44 5.63 ±0.98 2.2743 10.98081) 2.46261)2.2174 0.0240 <0.05 <0.05 0.0277
表1顯示,觀察組TC、TG、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HDL-C的平均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脂異常、空腹血糖受損率的比較 例(%)
表2顯示,觀察組血脂異常率、空腹血糖受損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組的血脂平均水平及異常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國內(nèi)研究一致[1]。血脂異常與高血酸血癥之間的主要機制和胰島素抵抗有關。在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下,脂肪降解產(chǎn)生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加,導致甘油三酯增加,也提高了尿酸的水平;尿酸水平增高可抑制脂蛋白酶活性,TG分解減少,使血TG水平增高,同時脂蛋白酶也可導致血尿酸清除障礙,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本次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組的血糖平均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損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國外研究也提示,高尿酸血癥時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血尿酸正常者,且尿酸水平越高則患空腹血糖損害(IFG)和2型糖尿病的危險越大[4]。由胰島素抵抗引起高胰島素血癥,使腎臟對血尿酸重吸收增加,也使血糖升高;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等也是高血尿酸血癥和血糖升高共同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高尿酸血癥與血糖血脂代謝紊亂關系密切,應加強普及高尿酸血癥的防治知識,加強健康教育,早期預防,控制體重,控制飲食,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并發(fā)癥。
4.1 健康教育 在護理工作中,我們應重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深入了解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病原因、并發(fā)癥和高尿酸血癥的防治知識,使患者真正掌握高尿酸血癥的相關知識,樹立健康觀念,促使患者自覺地嚴格遵守醫(yī)囑和護囑,積極配合治療,改正不良生活習慣。
4.2 飲食護理 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障礙性疾病,受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影響,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應加強飲食干預,促進合理膳食。(1)煙、酒類應絕對禁止,因乙醇在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生的乳酸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作用,啤酒在發(fā)醇過程中能產(chǎn)生大量的嘌呤,因此高尿酸血癥患者應嚴格禁酒。(2)飲食控制,飲食控制應該全面考慮,嚴格執(zhí)行低熱量、低脂肪攝入,低嘌呤、低蛋白、低鹽飲食。高蛋白飲食是體內(nèi)嘌呤的主要來源,大量蛋白質(zhì)攝入,是引起高尿酸血癥的重要原因。少食肉類,如牛、羊、豬、雞、魚等,有些蔬菜及豆類也應限制攝入,如菠菜、菜花、蘑菇、黃豆、扁豆等。動物內(nèi)臟及海鮮類嘌呤含量較高,如肝、腎、腦、骨髓、蝦、蟹、蛤、海魚、鵝等,這類食物原則上應禁食。碳水化合物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面食等。合理的烹調(diào)方法可以減少食品中的嘌呤,如對肉食先煮后棄湯再烹調(diào),蔬菜先焯水再食用,不煮多火湯等。脂肪應限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脂肪在體內(nèi)具有抑制尿酸的排泄作用。肥胖也是高尿酸血癥的誘因之一。故烹調(diào)時用油量要適量,并盡量選用植物油,減少脂肪攝入。限制食鹽用量,適量的飲水,提高攝水量,加速尿酸的排泄。
4.3 運動護理 運動可增加能量消耗,減輕體重。高尿酸血癥患者在控制飲食下,避免過度勞累、緊張,遵循合理的生活規(guī)律,進行適當?shù)幕顒?。超重或肥胖患者應慢慢減重,但減肥速度不應過快,以免因組織快速分解而產(chǎn)生大量嘌呤。運動以選擇太極拳、健身操、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為主,避免劇烈運動,因劇烈運動出汗可使尿液濃縮,減少尿酸排泄,同時易產(chǎn)生乳酸堆積[5]。
4.4 心理干預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日益增快,使人們面臨著心理壓力,在心理干預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及原因,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避免過度的情緒波動而影響身心健康,讓患者正確對待名利,減慢精神活動節(jié)奏,使患者充滿信心,密切與醫(yī)護人員配合。
[1] 謝 華,陳艷秋,孫建琴,等.健康體檢人群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9,26(10):1854-1857.
[2] 中國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摘要[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1,9(1):57-59.
[3] 蔣 明,林孝義,林寬佳主編.痛風及高尿酸血癥[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215-1216.
[4] Nakanishi N,Okamoto M,Yoshida H,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or Type Ⅱ diabetes in Japanese male office workers[J].Eur J Epidemiol,2003,18(6):523-530.
[5] 薜耀明,李晨鐘主編.痛風的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