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的修辭哲學意蘊

      2012-03-28 18:36:10馮志國
      關鍵詞:語言游戲維氏維特根斯坦

      馮志國, 于 丹

      (1. 上海外國語大學 研究生院, 上海 200083; 2. 青島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20;3. 中共本溪市委黨校 行政學院, 遼寧 本溪 117000)

      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是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哲學思想對諸多人文社科領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后期語言哲學思想中的“語言游戲”說具有獨特的哲學魅力,對語義學、語用學以及修辭學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罢Z言游戲”的提出反映了維特根斯坦哲學思想的轉變,他不再專注于原子命題理論,而是強調(diào)語言事實的多樣性、復雜性,實現(xiàn)了從邏輯語言哲學到日常語言哲學的“悠然轉身”,回歸到語言用法本身。當然這一回歸有其哲學時代背景,即這個時期的哲學思想認為,哲學的混亂來自語言的混亂,而要解決傳統(tǒng)哲學的問題,必須從語言入手,把語言意義放在一個動態(tài)過程加以考察,探究語言怎樣體現(xiàn)意義,體現(xiàn)了語言哲學家們對現(xiàn)實中語言本質(zhì)和作用的關注。雖然維特根斯坦沒有直接談及“修辭”,但是,維氏從“語言游戲”開始觀察日常語言的用法以明晰語言意義的使用,在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上都體現(xiàn)出對修辭哲學(philosophy of rhetoric)的意義,使得維氏的語言哲學與修辭學產(chǎn)生了一種“家族”式關聯(lián)----他的語言哲學實際上成為一種修辭學闡釋;或者說,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思想給修辭學帶來了一道哲學靈光[1]??梢哉f,“語言游戲”在解構傳統(tǒng)哲學以及消解哲學與修辭學隔閡的同時,在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上蘊涵著濃厚的修辭哲學思想,對當代修辭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

      一、 “語言游戲”特征論說

      維氏的“語言游戲”說最初是指“孩子剛開始使用詞語時的語言方式”、“語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語言”,但是到了后期的《哲學研究》一書中,“語言游戲”有了更廣泛的意義:他也將語言和活動(指與語言交織在一起的那些行動)所組成的整體叫做“語言游戲”[2]7?!罢Z言游戲”說既是維氏后期哲學的核心,又是維氏后期哲學觀的核心。陳嘉映這樣總結,如果把語言視為一個大領域,有一個和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的邊緣地帶,那么這個邊緣地帶就是“游戲”[3]。維氏在書中用大量豐富的例子描繪“語言游戲” ,但是沒有給出具體定義和本質(zhì),這反映出他前期的“不可說”思想,所以讀懂“語言游戲”是理解維氏后期哲學思想的關鍵所在[4]。關于“語言游戲”的論證,許多學者已作了詳盡的探討?;诒疚牡膶懽髂康?我們主要關注維氏是如何從語言使用和實踐層面論說“語言游戲”的三個特征即動態(tài)性、目的與規(guī)則性、社會性以及這三個特征如何體現(xiàn)修辭哲學思想的。

      “語言游戲”的動態(tài)性就是維氏的語境理論。維氏使用“語言游戲”正是要強調(diào)語言是人們活動的組成部分。語言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人們用語詞作為工具相互之間傳遞信息。其實,“語言游戲”的提出是維氏后期在對語言和意義作出重新思考后提出的一種意義觀。正是看到傳統(tǒng)形而上學對意義和指稱闡釋的“困難”,他把意義歸結為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這體現(xiàn)了“語言游戲”對意義的動態(tài)闡釋。在《哲學研究》中,維氏指出,詞語的意義并不是它們所指稱的對象,在我們使用“意義”這個詞的各種情況中有數(shù)量極大的一類----雖然不是全部----對之我們可以這樣來說明它: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2]7。這就是說,語句的意義不在于它們是現(xiàn)實的圖像,而是相當于它們的用法,意義即使用。這是維氏“語言游戲”說體現(xiàn)出的語境理論。在維氏看來,對語詞的考察必須將其和語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才能理解其意義,掌握其用法。維氏后期把“語言游戲”看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他看來,語詞沒有獨立的意義,只有在“語言游戲”中才能獲得意義,語詞的意義都是在“語言游戲”中確定的。例如,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喊出“石板”這個詞時,聽到的人就明白這是意指“遞給我一塊石板”,于是遞過去一塊石板。人們從“語言游戲”中很容易把握“石板”這個詞的意義,也很容易把握譬如說“遞給我一把斧頭”這樣的語句的意義。離開了一定的語境,不考慮有關的語言游戲,就很難理解詞或語句的意義。維氏認為,語言的意思是一種動態(tài)的考察,語詞的生命是由語境給予的,或者說是通過使用獲得的。脫離了語境,無法進入交流,語詞也就失去了意義,只剩下抽象的、沒有任何生命的符號了。“語言游戲”的動態(tài)特征說明維氏語言無本質(zhì)的思想。任何一種“語言游戲”不存在共同性,只存在“家族相似性”,我們一定要在它的語言環(huán)境和使用過程中來把握它的意義。這樣,語言的功能主要不在于指稱和表述實在的事物,而是一種在使用中逐漸形成的自主系統(tǒng),它的基本要素----語詞、規(guī)則和使用活動----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活的整體[5]。

      “語言游戲”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其目的與規(guī)則性。正如人們進入任何一種活動總是有一定的目的一樣,“語言游戲”作為人的一種活動當然也有其目的性。維氏認為,人們在玩任何一種“語言游戲”時,總是懷有一定的目的,正如他說:問問你自己,是在什么場合下,出于什么目的,我們才這樣說?有哪些行動伴隨著這些話呢?(想一下問候語。) 它們會在什么情景中使用?為了什么?[2]207。維氏承認,過去許多哲學家也認為語言活動具有目的性,但他們往往把語言活動的目的僅僅看做是表達思想,維氏后期堅決反對這種觀點,強調(diào)“語言游戲”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語言游戲”具有不同的目的。例如,“提問”這一“語言游戲”的目的不同于“命令”這種“語言游戲”的目的,“請求”這一“語言游戲”的目的不同于“許諾”這種“語言游戲”的目的,如此等等。即是說,人類生活中并非只有一種“語言游戲”,表達思想并非“語言游戲”的唯一目的。不同的“語言游戲”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目的,是因為人們對語言的使用與人們在不同場合下所具有的意圖、需要等等心理因素有關,人們在玩“語言游戲”時必然受到這些心理因素的影響。維氏著重指出:“語言是一種集合的名稱?!睋Q句話說,語言是為各種各樣目的服務的工具的集合。這就強調(diào),使用詞和語言不是為了一個唯一的目的服務。在“語言游戲”中,人們怎樣使用語詞是有其目的的。除了“語言游戲”在使用中具有目的性外,還要受到規(guī)則的制約,目的只有在規(guī)則的規(guī)定下才能實現(xiàn)。在維氏那里,一種游戲要有規(guī)則,一種游戲受它的規(guī)則規(guī)定,“語言游戲”也不例外。在《哲學研究》中,維氏多次提到規(guī)則的重要性,認為規(guī)則不是超語言的,而是活動的準則?!罢Z言游戲”的規(guī)則規(guī)定詞的用法、語言的用法,從而決定詞和句子的意義。歸根到底,落實到詞的意義上面,這樣就緊緊扣住了維特根斯坦哲學的脈搏[6]。

      維特根斯坦后期的語言觀由兩大支柱構建。除了“語言游戲”說外,“生活形式”這個概念是另一大支柱。雖然本文主要討論維氏的“語言游戲”說,但是“生活形式”根植于“語言游戲”,是“語言游戲”的基礎,“語言游戲”是在“生活形式”這個大的場景中進行的[7]。 在維氏后期哲學思想中,“生活形式”與“語言游戲”概念密切相關,他是通過“語言游戲”概念而達到“生活形式”概念的。這就是說,語言本身也是一種“生活形式”的表現(xiàn)。維氏后期的哲學思想離不開這一認識,所以必須關注“語言游戲”與“生活形式”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在談到“語言游戲”的多樣性時,他把“語言游戲”的多樣性與“生活形式”的多樣性直接聯(lián)系起來考察:語言的述說乃是一種活動,或是一種生活形式的一個部分[2]17??梢哉f,“語言游戲” 與“生活形式”是維氏后期哲學思想的一體兩面。

      “生活形式”概念的引入帶來許多相應的觀點。把語言納入“生活形式”這個框架,維氏看到了語言的社會性,即“語言游戲”所體現(xiàn)出的社會性特征。人們相互之間要有所了解,要進行交往,都以共有的生活為基礎,并且語言本身也以共有的生活為基礎。歸根到底,由于人們共有的“生活形式”,把語言比做游戲以及做“語言游戲”才有可能。用“語言游戲”解釋語言,正是強調(diào)語言本是活的語言,強調(diào)在活的語言中,即在語言的社會屬性中看語言,在語言的使用中理解語言。所以,“語言游戲”把語言和“生活形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維氏還強調(diào)說,語言活動或“語言游戲”是“生活形式”的主要內(nèi)容,但不是“生活形式”的全部內(nèi)容。因此,生活形式是一個比語言活動覆蓋面更為廣泛的概念,還可包括其他許多內(nèi)容,例如,人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各種風俗、習慣、制度等等,包括人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特定歷史條件下所進行的各種實踐活動。從這種廣泛的意義上來理解“語言游戲”的社會性,那就可以說,“那種必須接受的東西,被給予的東西,就是生活形式”[8]。

      以上三個基本特征說明,“語言游戲”是以目的為導向的、復雜的社會活動,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罢Z言游戲”說把意義構建視為動態(tài)的、有目的的與受規(guī)則規(guī)定的、語境化的社會實踐。人們在 “語言游戲”中動態(tài)地解釋語言意義,按照規(guī)則從事 “語言游戲”,對“生活形式”作出反應。語言活動不再是一個“自我”行為,而是社會交往行為,這一思想具有修辭哲學意義。

      二、 語言哲學:修辭哲學的突破口

      縱觀西方修辭學的發(fā)展歷程,修辭學與哲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然而,自柏拉圖以來,修辭學被認為是有別于純粹邏輯和真理的,具有“或然性”的詭辯特征,這樣修辭學就與追求真理的哲學在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了,造成修辭學在后來的發(fā)展中一直處于與哲學“對立”的一面?!暗?0世紀,傳統(tǒng)修辭學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潮流,不能解釋語言使用問題。對傳統(tǒng)修辭學的不滿,促使修辭學家尋找更有說服力的修辭學,即一種闡釋人類言語行為的修辭哲學?!盵9]隨著語言哲學的興起,修辭學與哲學出現(xiàn)了融合,究其原因,哲學在發(fā)生語言學轉向后,進入了過去哲學從未涉及的處女地,致力于研究語言的意義與使用的關系,試圖通過合理的語言來克服傳統(tǒng)哲學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使哲學世俗化、具體化和社會化。這樣,哲學與修辭學具有了共同關心的一些問題,如語詞的意義、語言、人與世界的關系以及研究方法中語言辯證法思想的應用等。語言哲學修復了哲學與修辭學的關系,使修辭學在歷經(jīng)長期的低谷后在當代得以復興,進而找到了自我發(fā)展的新路標。

      John Muckelbauer在研究了美國修辭學權威雜志PhilosophyandRhetoric(該刊創(chuàng)刊于1968年)創(chuàng)刊以來的文獻集后指出:“哲學或許已經(jīng)修辭學化,具有知識、歷史及政治內(nèi)涵;修辭學內(nèi)蘊哲學并與語言及其使用相關;哲學從來沒有停止修辭學化,修辭學也未停止哲學化,兩者之間的界限漸現(xiàn)模糊。”[10]這樣,修辭哲學以語言哲學為突破口,超越了對勸說進行心理描寫的傳統(tǒng)修辭哲學,開始涉及到關于人類使用語言的本體論假說問題,體現(xiàn)了“語言、人、世界”的本體論特征,其特點是“從認識論、方法論、人的社會本質(zhì)等角度上來思考修辭現(xiàn)象”[11]?!罢軐W的語言學轉向與修辭學的哲學轉向或者準確地說,哲學家的修辭學轉向建構了當代西方修辭學的理論基礎,而其核心就是修辭哲學?!盵12]換言之,現(xiàn)代西方修辭哲學的開端是建立在對語詞意義的哲學描寫的基礎上的,并成為一門“將語言作為社會行為,把目的和闡釋作為確定意義的決定性因素的理論”[13]。正是對“語言使用問題”的關注使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在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上閃現(xiàn)著修辭哲學的“靈光”。

      三、 “語言游戲”認識論:意義即使用

      從哲學的角度來研究日常語言成為維氏后期哲學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體現(xiàn)了他對語言本質(zhì)認識論上的巨大變化,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的個人經(jīng)驗和邏輯推理到人類語言使用層面的質(zhì)變,“語言游戲”認識論所關注的就是關于語言意義及其理解的語言問題?!罢Z言游戲”的提出,目的是在動態(tài)的語言使用中把握意義,澄清含糊的思想。維特根斯坦十分強調(diào)意義與語境的密切關系,強調(diào)語詞的意義對語境的依賴。語詞的意義只有結合一定語境才能理解它們的用法。維氏后期把“語言游戲”看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他看來,語詞沒有獨立的意義,只有在“語言游戲”中才能獲得意義,語詞的意義都是在“語言游戲”中確定的。離開了一定的語境,不考慮有關的“語言游戲”,就很難理解詞或語句的意義。人們是在生活中做語言游戲的,掌握語詞的用法,才能理解語詞的意義。維氏指出,語言的使用十分靈活,語詞的用法決定語詞的意義,而語詞的用法與語詞所處的語境、說話者的語氣及生活形式不可分割。

      從語言認識論的角度看,維氏“語言游戲”所體現(xiàn)出的語境論與修辭學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語言哲學的影響下,修辭哲學也關注日常語言的使用,其本質(zhì)是一種語言修辭學,是一種“言說”的修辭?,F(xiàn)代修辭學突破傳統(tǒng)演說、文學文本的研究,開始關注日常語言的意義生成與理解,把語言使用的各種修辭因素(修辭情景、修辭動機、修辭策略、修辭后效等)納入意義的生成與理解?,F(xiàn)代修辭學認為,修辭研究應當擴展到整個言語交際領域,修辭規(guī)律應當包括整個言語交際的全過程,從動態(tài)的言語交際活動中總結修辭的本質(zhì)。話語修辭的本質(zhì)是在言語交際中對人際行事本質(zhì)和雙向互動性質(zhì)的考察,著眼于整個交際事件的過程。當然,這里的言語交際是廣義的理解,它涵蓋話語活動的各個層面和生活世界的各個領域,具有語言的、社會的、倫理的、心理的特點。這樣,“語言游戲”所體現(xiàn)的語言哲學思想使修辭學建立在日常語言意義的研究基礎上,整體性地把握語言,明晰語言的用法,從而解決日常話語修辭的問題。

      四、 “語言游戲”本體論:語言、人與世界

      關于“語言、人(思維)、世界”之間的關系是哲學歷來關注的核心。當代語言哲學認為,人類通過語言去把握實在;世界或?qū)嵲谕ㄟ^進入我們的語言而進入我們的認知;語言是人類公共交流、相互理解的平臺,人們運用語言去表達思想,提出訴求,相互溝通,達成相互理解,構建有序的社會生活;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沒有語言就不可能有人類的交際,沒有交際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因而就不可能有人。因此,語言與世界、與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以及與人類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我們用語言去談論這個世界,同時也表達人類的思想,而思想也是關于這個世界的。語言、人(思維)與世界構成了語言哲學的核心內(nèi)容,三者處于同一本體論范疇。

      語言哲學將語言的本體論地位視為理解人類、人類關系以及社團潛在價值的中心,其中心問題是意義問題和語言與現(xiàn)實的關系問題,這也是不同時代哲學家所考慮的問題。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哲學思想也體現(xiàn)著“語言、人(思維)、世界”的哲學思考。在這三位一體中,“語言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總是處于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復雜的交互過程中;人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14]。維氏在《邏輯哲學論》中只關注語言對世界的反映,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投射”,后期在“語言游戲”中維氏把人的因素帶入語言意義構建之內(nèi),認為語言是對世界的反應,強調(diào)了人在反應中的作用,因為“語言哲學的目的在于語言之外的世界,準確地說,是人及人的世界,而非自在的世界”[15]。

      “語言游戲”的社會特征與修辭哲學本體論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語言游戲”為人們認識語言提供了機會,體現(xiàn)了語言與人類的關系。這樣,“語言游戲”就不是空洞的詞與詞之間的關系,而是包含人的社會互動。維氏認為在考慮意義時,必須把人的因素考慮在內(nèi),人離不開語言。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其對語言的使用?!叭藙?chuàng)造了語言,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因為,人有了語言,才有了人的價值觀、動機和行動,才有了社會與政治?!盵16]“語言游戲”本體論體現(xiàn)在對語言、人和世界的密不可分。語言是人與世界、人與人發(fā)生關系的媒介,不存在脫離人的語言與世界的關系?!罢Z言游戲”本體論思想體現(xiàn)在修辭哲學中就是主體化的語言建構活動。修辭哲學認為人的知識是通過主體化的語言建構活動(修辭活動)而產(chǎn)生的,真理是人們努力獲取的東西,而不是先驗存在的東西。修辭以“主體間”的方式起作用,是一門深入研究人類知識的性質(zhì)、根據(jù)、標準以及合法性的學科。美國新修辭學家伯克(Kenneth Burk)認為,人是修辭的動物。人離不開修辭,人的生存依賴于修辭。修辭哲學關于人的觀點對修辭本體論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人是社會的動物、符號的動物以及修辭的動物,所以對修辭的需要總是存在的。現(xiàn)代修辭哲學認為,修辭就是人們運用各種符號誘發(fā)行動的象征行為。人對世界的體驗不能不受他的語言模式的制約,不能不經(jīng)過他的語言過濾,人按照自己的語言方式來觀察整個世界,他的語言方式不是機械化的、邏輯化的,而是修辭化的。人們通過語言來構筑或接近現(xiàn)實的時候,不斷借助超越邏輯語言的修辭方式,修辭成為人抵達認識彼岸的“舟筏”。所以,從修辭哲學的視角來看,“語言游戲”體現(xiàn)了修辭主體人的哲學觀點,把修辭的范圍從單純的論辯或文學作品擴大到語言、人和世界的關系上,人的特性就是修辭性,這就預示著修辭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哲學化的傾向。

      五、 語言辯證法:修辭學的重要基礎

      隨著哲學的語言轉向,傳統(tǒng)“同一性”辯證法也出現(xiàn)了語言轉向,具體來說是一種語言的辯證法。語言里蘊涵著辯證法?!罢Z言里隱含著物質(zhì)與精神、內(nèi)容與形式、抽象與具體、無限與有限、意義與功能等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種種辯證法因素,對認識人類的思維和言語交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盵17]人們之所以能夠借助語言表達思想感情、與他人有效交流,就在于語言表現(xiàn)出的極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而語言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的奧秘在于它是一個充滿辯證法的神奇的工具。語言辯證法關涉語言存在和本質(zhì)的思辨關系,包括了語言如何存在以及存在如何體現(xiàn)在語言中。語言辯證法就是辯證法在“語言思辨結構”的實踐層面的方法論?,F(xiàn)代辯證法必須注意語言哲學具有世界觀意義的新內(nèi)容,語言辯證法與生活實踐的辯證本來就是不可隔絕的。語言不是透明的,而是錯綜復雜的;語言不再被視為受邏輯與傳統(tǒng)修辭學完全支配的交流、表達工具;語言不再是單純的載體,是意識、思維、心靈的形成。約奇姆·伊斯雷爾曾說“語言分析的基本單位似乎是關系以及關系的關系”[18]。“語言游戲”體現(xiàn)了語言辯證法意義,即對語言與事實、意義與指稱、意義與真理等的關注。在維氏看來,語言是事物的區(qū)別與勾連。語言給予我們的不是一堆事實,而是連同事實把道理一起給了我們。人類的生活形式,語言和其他人類活動相交織的“語言游戲”說明了語言辯證法的性質(zhì)。

      “語言辯證法是修辭學的重要基礎。”[19]辯證法要確立的不是現(xiàn)實性,而是可能性,修辭學所要做的則是運用任何通過辯證法而確立的立場來說明與行為世界之間的關系。要使修辭學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必須把修辭學與辯證法緊密結合起來。修辭學與辯證法的結合表明了修辭學回到辯證法上來,而辯證法又以哲學為基礎,那么修辭學的范圍就體現(xiàn)在哲學研究之中了。內(nèi)坦森(Maurice Natanson)的辯證法就是修辭哲學的觀點,他認為,修辭哲學研究語言及其所指之間的關系,知識與知識來源之間的關系等,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修辭與辯證有關聯(lián)并且是建立在辯證的基礎上,那么,修辭的范圍就體現(xiàn)在哲學研究的基床上了”[20]209。韋弗(Weaver)的《修辭倫理學》也對辯證法和修辭學的關系作了深入探討。他認為,“修辭是關于言說的,辯證是關于真理的,但是兩者都是研究‘或然性’的,都是以常識性的‘或然性’為依據(jù),而不是表達必然真理的邏輯?!盵21]辯證是以獲取真理和知識為目的,而修辭是獲取聽眾;辯證是追求知識,修辭追求的是輿論。“沒有辯證法就沒有真正的修辭學,因為辯證法提供了‘對自然作最佳判斷’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從狹義上講,修辭學就沒有依據(jù)可言了。”[20]214正是對語言的辯證闡釋使得“語言游戲”具有非常深厚的修辭學特性,所以,“語言游戲”的修辭哲學意蘊體現(xiàn)在它是關于概念在語境中的恰當(辯證)關系的修辭學。具體說來,“語言游戲”把人們從對理想語言的研究回歸到現(xiàn)實交往中的研究,將語言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注重使用者的作用,將語言的使用放在動態(tài)的修辭情景中觀察,強調(diào)語境對交際活動的影響,著眼于辯證地研究語言、意義、使用者之間的修辭互動關系。

      六、 結 語

      傳統(tǒng)的哲學觀認為只有哲學才能觸及終極實在和把握絕對真理,哲學優(yōu)于“或然性”的修辭學。然而哲學的“語言轉向”使哲學研究與修辭學所探討的基本問題和核心問題有許多相通之處,為當代西方修辭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哲學基礎,同時推動了當代西方修辭學的復興。作為日常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將哲學問題還原為日常語言問題,不僅說明哲學和修辭學在關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上的趨同,更在于“‘終結’了哲學與修辭學的歷史紛爭,促使二者走向認同”[22]。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所體現(xiàn)的語言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思想鞏固了修辭學的基礎,拓寬了修辭學的研究范圍,革新了修辭學的研究范式,實現(xiàn)了修辭學的本體化與哲學化。

      參考文獻:

      [1] 高長江. 修辭學的哲學靈光----維特根斯坦“哲學語法”的修辭學價值解讀[J]. 修辭學習, 2007(5):6-11.

      [2] 維特根斯坦. 哲學研究[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

      [3] 陳嘉映. 語言哲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84.

      [4] 方剛.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3):91-94.

      [5] 張志偉. 從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看哲學話語的困境[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1(1):40-46.

      [6] 舒煒光. 維特根斯坦哲學述評[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 1982:333.

      [7] 范連義. 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思想中的語用蘊涵[J]. 外語學刊, 2008(5):5-8.

      [8] 涂紀亮. 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思想研究[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5:35.

      [9] 鄧志勇. 西方修辭哲學的幾個核心問題[J].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7,23(2):69-73.

      [10] Muckelbauer J. Intensifying Philosophy and Rhetoric[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2002(3):175-184.

      [11] 倪寶元. 大學修辭[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

      [12] 溫科學. 西方修辭哲學[J]. 修辭學習, 2001(2):4-5.

      [13] Bizzell P, Herzberg B.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 Readings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M]. Boston: Bedford Books of St. Martin’s Press, 1990:899.

      [14] 徐紅,李文戈. 哲學視閾中的語言研究[J]. 外語學刊, 2011(3):1-5.

      [15] 李洪儒. 現(xiàn)代歐洲大陸語言哲學研究----站在流派的交叉點上[R]. 哈爾濱: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 2008:4.

      [16] 鞠玉梅. 通過“辭屏”概念透視伯克的語言哲學觀[J].現(xiàn)代外語, 2010,33(1):39-45.

      [17] 王今錚. 語言辯證法漫談[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2):16-19.

      [18] 約奇姆·伊斯雷爾. 辯證法的語言與語言的辯證法[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0:177.

      [19] 徐為民. 語言之說[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296.

      [20] 肯尼斯·博克. 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判[M]. 常昌富,顧寶桐,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21] Weaver R M. The Ethics of Rhetoric [M]. Davis, CA.: Henry Regnery Co., 1953:78-81.

      [22] 涂家金. 維特根斯坦私人語言論證對新修辭的意義[J].修辭學習, 2009(4):55-61.

      猜你喜歡
      語言游戲維氏維特根斯坦
      魚腥草添加對人工感染維氏氣單胞菌錦鯉鰓部部分免疫指標的影響
      維特根斯坦式綜合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20
      論維特根斯坦對哥德爾定理的評析
      語言游戲
      意義理論對外語學習的啟示
      考試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5:12:56
      《維氏氣單胞菌滅活疫苗的制備及對錦鯉免疫效果評價》圖版
      加強幼兒語言游戲的指導方法
      考試周刊(2016年36期)2016-05-28 01:53:50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引入“語言游戲”理論的策略
      科技資訊(2015年4期)2015-07-02 18:39:01
      低調(diào)堅守,成就盛名
      維特根斯坦語篇分析方法探析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12
      延庆县| 大埔区| 宁河县| 肃宁县| 大宁县| 容城县| 高安市| 孟州市| 尤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新县| 清远市| 东台市| 普洱| 南靖县| 调兵山市| 民和| 安福县| 巨野县| 读书| 江永县| 忻州市| 青龙| 赤壁市| 团风县| 阜宁县| 和田县| 龙游县| 禄劝| 鹤壁市| 锦州市| 桃江县| 肇庆市| 喀喇沁旗| 昌黎县| 惠州市| 通山县| 项城市| 常德市| 买车|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