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志華 王彬 李曰慶
《妙一齋醫(yī)學正印種子編》是明·岳甫嘉于1635年撰寫的?!懊钜弧闭?,取岳武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正印”者,印正先古圣賢,當代后世也。種子編分男科、女科各一卷,在種子編男科篇中列有先天靈氣、交合至理、交合有時、養(yǎng)精有道、煉精有訣、胎始從乾、父精母血、脈息和平、服藥節(jié)宣、服藥要領、成效略舉(8個驗案)和附方(33首)12項內容。整卷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理法清晰,方藥完備,充分反映了岳氏論治男子不育癥的辨證思路和用藥特色,雖成書于300多年前,但仍對現代不育癥的治療有極大的臨床指導意義,特別是其心腎同治的思想,開創(chuàng)了男科治療不育癥的新的辨證思路,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1求嗣根本在“腎精”
腎藏精,主生殖,岳氏也十分強調腎精對求嗣的決定性作用,認為其胎之成否,子之有無,靈蠢,全在一點先天真一之靈氣,即腎精的充盛。若保養(yǎng)得道,則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精是生育的基礎,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腎氣未盛,天癸剛至,就過早的房事,耗散其精,必然會影響其身體健康,造成體弱多病,甚至會影響其生育能力,造成艱嗣。故岳氏指出“若情欲太早,男精未通而御女,譬如亥之木,質原柔脆,根本既薄,枝葉必衰,豈能蕃衍乎”。若父母不注意后天調攝,七情六郁,痰凝氣滯,飲食醉飽,都能令氣脈瘀塞,精血清淡,如此非但不能成胎生育,即成胎亦多損傷夭折,至有既孕而小產者,有產而不育,有育而不壽者,有壽而黃耉無疆者,即所謂先天不足,造成胎兒不是流產就是早產,即使正常生育,也會因稟賦不足而體弱多病,不能健康長壽,即不能給后代帶來健康快樂,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更大負擔。
2日常養(yǎng)腎固精要“戒心”
腎精是生育的根本,也極易受到耗傷,所以岳氏在日常調護中特別強調保腎固精 ,提出聚精要有道,提倡寡欲、節(jié)勞、懲怒 、戒醉 、慎味,這其中又以心的作用最為關鍵,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血,精血同源,殫精竭慮,耗傷心血,腎精也會隨之枯竭。心為君火藏神,腎為相火藏精 ?!端貑枴ぬ煸o大論》說:“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說明心的功能活動正常,腎的功能才能正常進行,岳氏也云:“種子者貴乎腎水之充足,尤貴乎心火之安寧,乃今之艱嗣者,皆責乎腎水之不足,而不咎乎心火之不寧,何也?腎精之妄泄,由乎心火所逼而然,蓋心為君火,腎為相火,而相火奉行君火之命令焉,是以無子者,雖病在腎,而責本在于心”[1]。腎水應上濟于心火,心火宜下交于腎水,如此則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心神安寧,腎精寧謐,施泄有時,才能種子毓麟。正如朱丹溪所云:人不能避世而無物欲,物欲所感,則心為之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盒然而起,雖不交和,亦暗流而疏泄。因此要清心寡欲以聚精、 怡心節(jié)勞以惜精,讓其穩(wěn)心懲怒以藏精,精足才能有子。
3補腎生精辨證要“重心”
岳氏認為男子不育病因病機主要為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氣血虧虛、腎陽虛損、肝腎陰虛或脾胃虛弱等所致的腎精不足。并認為男子不育病位在腎,涉及心、肝、脾,但尤重心,因此在種子求嗣時必須講究辨證論治,察脈而虛心審證, 在重腎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從心論治。從所列8個驗案中,其中3例涉及到心,可見心在其中的重要性。
案1:壯人無子,娶婦十四載從不成育,其平時嗜酒喜博、夜以繼日,又善御女,通宵不敗,岳氏認為其“此血氣為酒所使,亢陽用事”為標,針對病人“六脈洪大,重按微細無力,斷為心火熾盛,相火煽從,而腎水不足以制之”為本,酒味辛辣,助濕生熱,酒本狂藥,大損真陰,血虧火旺,腎陰不足而無子,故岳氏先以柴葛解肌湯以解肌達表除宿醒,黃連解毒湯以清里泄熱消酒毒,繼以清心滋腎湯,清心火滋腎水調理半月后,再進心腎種子丸,固本保元,生精養(yǎng)血,培復天真,大補虛損,待臟腑平秘,水火既濟,再服中和種子而后有子。
案8:一書生性嗜讀書而患夢遺滑精,每讀書至半夜,輒陽精流出,即偶或不流,其夜未有不夢遺者,年已三十六仍無子。岳氏診其脈,心火熾盛、下部微弱,斷為用心太過,心腎不交之癥?!跋攘⒁粚幮陌采駷橹骷嬉砸婺I之煎方,又立補腎固精為主兼以寧心之丸方,次第服之”病愈后服心腎種子丸而得子。此案為典型的勞心太過,導致心血虧虛,虛火擾腎而遺精不止,精虧而無子。故用養(yǎng)心安神補腎固精之藥而有子?!盎稹睂δ行陨兄匾绊懀珰v來醫(yī)家多重視相火為害,對心火之害重視不夠。岳氏以上兩案,都是強調心火對男性生育的影響,一個外表似實,一個外表似虛,但根源都在心火熾盛,心腎不交。通過清瀉心火、交通心腎,使身體平復,再行補腎生精而有子[2]。
案2:自幼患羊癇,壯得滑泄而無子,用疏利祛痰治其癇,而精愈滑,固精補澀治其滑,而羊癇愈發(fā),疏利固澀并用,則二病頻仍。岳氏認為本病為:“自幼之頑痰,方且竊氣血而操心腎之權,上能迷心而使之暈,下能走腎而使之滑,此正根之病也”。“若癇癥不去,則飲食皆化為痰,久之身且不保,安望得子”?即所謂“痰迷心竅”,心腎不交,而腎疏泄無權。所以要先滌頑痰,同時絕欲聚精,常服安神丸,后服心腎種子丸,安神養(yǎng)心,補腎填精,精血充實而得子。
縱觀上述3實例,例1為飲食不節(jié)、后天失養(yǎng),例2為先天稟賦不足,例8為用心太過。3實例從3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心在其中起的關鍵作用,在治療上充分體現了岳氏雖病在腎,而責本在于心的辨證思路。從中也可以看出岳氏診察疾病, 首明標本, 辨證準確, 施治得當, 投藥有序, 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4選方用藥要“用心”
綜觀岳氏附方30首內服種子方中所列的心腎種子丸、廣嗣既濟丸、補心滋腎丸、柏鹿種子仙方等都是從心腎論治,充分體現了岳氏種子求嗣心腎同治的用藥特色。其中養(yǎng)心安神藥在岳氏30首內服種子方中有14方用到,占46.67%,用藥頻率最高的依次是柏子仁、遠志、酸棗仁,皆為養(yǎng)心安神之藥[3]。張景岳曾說:“精之藏制雖在腎,而精之主宰則在心,故精之蓄泄無非聽命于心”。精之藏泄盛衰皆與心有密切關系,用補心的方法可以資助腎精之虛衰。而岳氏配伍頻率最高的柏子仁,《本草綱目》云:“養(yǎng)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薄拔陡识a,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可為調精種子,從心論治之要藥。岳氏在溫壯腎陽的同時注意配伍天冬 、麥冬等補益心腎之陰的藥物,善于水中補火,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心腎相交,陰精得固,則陽生陰長,生生不息。林佩琴謂:“濁出精竅,病在心腎”,故岳氏在心腎火旺時重用生地、丹皮、知母、黃柏清腎中相火,用黃連清心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從而可穩(wěn)固生殖之精,以保護腎中之精的充盛。
腎藏精,主生殖,所以歷代醫(yī)家都認為不育的病位在腎,病機是腎虛,以補腎生精入手治療男性不育癥,補腎生精成為共識,但如果單純的補腎,忽略其他臟腑對生殖的影響,一味峻補腎陽,就會導致陽亢熱盛,精液煎熬而粘稠不化,過于滋補腎陰,造成精液粘膩阻滯而活力減弱,同樣不會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岳甫嘉治療男子不育也以補腎為主,但又不拘泥此,臨證中又重視心對生殖的影響,根據病情而選用清心滋腎、固腎寧心、寧心疏肝、養(yǎng)心溫腎、活血安神,開創(chuàng)了心腎同治治療男性不育的新的思路。精血相生,心腎同源,在用藥補腎生精的同時加用當歸、丹參養(yǎng)血補心,黨參、柏子仁補心氣,天冬、麥冬滋心陰,知母、黃柏一去心火,二佐補腎藥之過熱,心腎同治,清補結合,多能事半功倍 ,取得明顯的臨床療效,因此岳氏在補腎生精的同時再輔以從心論治治療男性不育更有現實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淞生點校.明·岳甫嘉撰.妙一齋醫(yī)學正印種子編[M] 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86.
[2] 孔令青.《妙一齋醫(yī)學正印種子編》醫(yī)案中體現的“先治后補”治療男性不育癥的思路[J].北京中醫(yī)藥2009 ,28 (9 ):698-699.
[3] 盧宗林,薛建國.岳甫嘉種子方用藥規(guī)律探析[J].中醫(yī)文獻雜志,2008,26(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