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芬,張興儒,吳凱琳,李青松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yī)院,上海 200062)
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王美芬,張興儒,吳凱琳,李青松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yī)院,上海 200062)
結膜松弛癥;新月形松弛結膜術;護理配合
結膜松弛癥是老年人常見眼病,是由于球結膜過度松弛和(或)下瞼緣張力高,造成松弛結膜堆積在眼球與下瞼緣、內眥部、外眥部之間引起眼表淚液學異常,并伴有眼部不適等癥狀的疾?。?-3]。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是治療結膜松弛癥手術方法之一[4-5]。手術的質量除了手術醫(yī)師的技術水平及設備的優(yōu)良性外,手術中患者眼位配合也對整個手術過程及手術效果有較大影響[6-7]。我院眼科于2010年7月—2012年6月共完成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63例(71眼),效果滿意,現(xiàn)將手術護理配合報道如下。
1.1 對象 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眼科行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患者63例(71眼),男27例,女36例,年齡48~86歲,平均年齡69.1歲。結膜松弛癥分級:Ⅱ級以上18眼;Ⅲ級39眼;Ⅳ級14眼?;颊呓Y膜松弛均明顯堆積在下瞼緣上,堵塞淚小管,引起淚液,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1.2 結膜新月形切除術[8]用0.5%愛爾卡因在結膜囊內表面麻醉后,開瞼器開瞼,用眼顯微無齒鑷夾提松弛結膜,估計切除范圍。在距角膜緣4~5mm的下方球結膜部位按角膜緣弧度半月形切除松弛的結膜,0~10尼龍縫線連續(xù)縫合結膜,結束后用慶大霉素稀釋液沖洗結膜囊,涂泰利必妥眼膏按包。術后第1天術眼開始用貝復舒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1周。術后7d拆線,拆除縫線后人工淚液滴眼2周。
1.3 評價方法 采用國際眼表面疾病指數(shù)(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積分法對患者進行眼部癥狀問卷調查評分。OSDI是國際公認的眼表面疾病嚴重程度的評價指標,評價的癥狀共12條:①畏光;②眼有異物感;③眼酸痛;④視物模糊;⑤低視力;⑥無法閱讀;⑦無法夜間駕駛;⑧無法電腦工作;⑨無法看電視;⑩刮風時眼不適;○11干燥時眼不適;○12開空調時眼不適。每項積分按癥狀持續(xù)時間計算,全部時間為4分,大部分時間為3分,一半時間為2分,小部分時間為1分,從未出現(xiàn)癥狀為0分,對12道題不必全部回答。OSDI積分計算公式為:以上總積分數(shù)×25/答題數(shù),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眼表面疾病越嚴重,該評分被認為具有客觀性、高效性和準確性[9-10]。
1.4 結果 63例患者手術后2周 OSDI積分(21.36 ±5.16)分,較手術前(33.48 ±4.94)分降低,t=5.26,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后 2 周患者癥狀明顯好轉,無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
2.1 術前準備
2.1.1 術前護士訪視 手術室護士通過術前訪視做到心中有數(shù),充分了解患者手術眼、眼部癥狀以及松弛癥的分級,針對不同患者給予恰當?shù)难畚挥柧氈笇?,同時了解醫(yī)師的手術方案及麻醉方式,以便做好手術的環(huán)境儀器設備等準備。加強患者心理護理,介紹患同種疾病的手術效果,消除恐懼心理。
2.1.2 患者眼位訓練 術前患者眼位訓練是手術配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讓患者隨著光源進行眼球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轉動,反復訓練并保持良好的固視,尤其是手術眼的活動,要求眼球向上位時能盡量延長固定不動的時間,力爭達到控制自如。
2.2 術中配合
2.2.1 手術環(huán)境準備 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多采用結膜囊內表面麻醉,患者神志始終清晰,因此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對患者的心理影響極大,安靜、整齊、舒適的環(huán)境能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手術前調節(jié)手術房間溫度在22~24℃,濕度40%~55% ,使患者產(chǎn)生安全感、舒服感。嚴格無菌操作,減小人員走動,防塵埃飛揚。減少傷口感染機會。
2.2.2 器械儀器準備 根據(jù)手術需要配備眼科顯微器械1套,器械完好無損、齊全。敷料,0~10眼科縫線,顯微鏡、吸引器等儀器性能完好呈備用狀態(tài)。手術器械和顯微鏡是手術的重要保障。必要時另備裂隙燈和結膜松弛定量定位切除儀。結膜松弛癥手術是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視野小,需要精確度高。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需備齊器械、物品、敷料,按序擺放。手術顯微鏡、手術床、手術凳調整到恰當高度,使手術者能靈活操作。
2.2.4 手術患者安置 嚴格執(zhí)行安全核查制度及腕帶身份識別制度,患者由病房護士送至手術室門口,雙方核對病歷、醫(yī)囑和腕帶確認后將患者接入手術室?;颊呓拥绞中g室后,囑咐患者平臥位于手術臺上,頭部呈水平位,調節(jié)體位與光源,使術眼與床面成180°。檢測患者眼位訓練效果:用手電筒弱光培訓患者眼位,讓患者聽口令看光源進行眼球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轉動,配合做好固視動作。反復說明,直至患者達到最大限度的配合程度,并囑其不要隨意擺動頭部或轉動眼球,使其在手術中配合好手術醫(yī)師要求的眼位。
2.2.5 手術術眼準備 常規(guī)清潔眼周皮膚,滴注愛爾凱因表面麻醉劑時應洗凈雙手,藥品離眼睛1~2cm,左手食指輕壓下眼眶往下拉開下眼瞼皮膚,同時讓患者睜開眼睛,右手從內眥或外眥部滴入,每次間隔3min進行表面麻醉,共3~4次,切忌用手壓迫眼球及藥瓶碰到眼睛。滴麻藥后叮囑患者緊閉雙眼,使麻醉藥在眼內保留較長時間及充分彌散,雙眼睜開注視顯微鏡的光源或根據(jù)醫(yī)師手術中需要轉動眼球以達到最理想的手術視野。
2.2.6 術中配合觀察 患者入手術室大多數(shù)產(chǎn)生陌生、恐懼、焦慮。巡回護士應態(tài)度和藹,言語親切地做好解釋工作,告知患者手術采用表面麻醉,切口小,反應輕,不會明顯疼痛;告訴患者估計手術時間多少,讓患者心中有數(shù)。巡回護士與手術醫(yī)師根據(jù)病歷卡和腕帶,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以識別患者身份,核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左、右眼),協(xié)助醫(yī)師消毒眼部,鋪洞巾,手術開始前暫停手術,由手術醫(yī)師、麻醉師、巡回護士再次核對確認無誤后方開始手術。巡回護士要熟悉術者的手術習慣和手術步驟,掌握手術進展,器械的準備和傳遞要達到穩(wěn)、準、快,減小無用的操作,以縮短手術時間。術中隨時調節(jié)顯微鏡光源。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如果患者感到不適或疼痛應耐心解釋,給以安慰鼓勵,使其主動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手術結束及時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準確記錄手術持續(xù)時間,手術完畢,結膜囊內涂泰利必妥眼膏,協(xié)助醫(yī)師用紗布遮眼,護送患者回病房。
2.3 術后告知 手術結束后告知患者手術當天為減少傷口裂開給予加壓包扎,會略有不適。回病房后取平臥位或健側位,頭稍抬高,注意適當休息。保持術眼清潔,每日滴用抗生素眼液和含有細胞生長因子眼液,以防止結膜感染。術后7~10d拆線。告知患者眼球不能過度向手術部位的相反方向轉動,防止牽拉結膜切口裂開,影響傷口愈合。滴眼藥水不能隨意拉開眼瞼,應注意手術切口的位置,不能隨意用手去揉動眼球。
新月形松弛結膜切除術不僅取于決醫(yī)師嫻熟的技術,同時與手術室護士的有效護理配合密不可分。術前完善的手術準備,是手術順利進行的基礎,術中默契的醫(yī)護配合,是手術迅速完成的關鍵,術后細心的護理告知,是手術增強療效的保證。
[1]Zhang XR,Li QS,Zou HD,et al.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conjunctivochalasis in a senile population:a community-based epidemiology study in Shanghai,China[J].BMC Public Health 2011,11:198-203.
[2]Mimura T,Yamagami S,Usui T,et al.Changes of conjunctivochalasis with age in a hospital-based study[J].Am J Ophthalmol,2009,147(1):171-177.
[3]張興儒,主編.名醫(yī)談結膜松弛癥[M].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2011:109.
[4]李青松,張興儒,項敏泓,等.結膜松弛癥的治療研究現(xiàn)狀[J].國際眼科縱覽,2009,33(1):27-30.
[5]張興儒,李青松,項敏泓.結膜松弛癥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88-91.
[6]李珊,曾登芬,喻紅,等.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中的配合問題及對策[J].臨床眼科雜志,2000,8(5):368-369.
[7]李珊,張怡,曾晉芬,等.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中患者頭位變化對手術療效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3,37(4):262-263.
[8]Li QS,Zhang XR,Xiang MH,et al.Clinical evaluations of the quantitative locator fo5r conjunctiva resection used as an instru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junctivochalasis[J].Chin Med J(EngI),2011,124(13):1983-1987.
[9]Schiffman RM,Christianson MD,Jacobsen G,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J].Arch Ophthalmol,2000,118(5):615-621.
[10]Ozcura F,Aydin S,Helvaci MR.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for the diagnosis of dry eye syndrome[J].Ocul Immunol Inflamm,2007,15(5):389-393.
R473.78
B
1009-8399(2012)05-0056-02
2012-07-24
王美芬(1957-),女,主管護師,大專,主要從事手術室護理。
張興儒(1962-),男,博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眼科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