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301800)孫立維
小兒抽動癥又稱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以擠眉眨眼,皺鼻噘嘴,聳肩搖頭等怪相,喉中不自主發(fā)出異常聲音和粗言穢語,四肢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與小兒多動癥同時出現(xiàn),亦有由小兒多動癥發(fā)展而成者。筆者2006~2011年在門診采用蟬蛻鉤藤飲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將30例患兒的完整資料報道如下。
本組30例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齡3~6歲9例,6~13歲20例,13歲1例;病程最短2月,最長6年。
方藥: 蟬蛻l0g,鉤藤10g,荊芥10g,防風10g,僵蠶5g,當歸l0g,熟地黃10g,白芍10g,川芎3g,甘草3g。加減:食欲欠佳者加山楂、麥芽;睡眠不安者加茯神;神疲肢倦者加黃芪。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15天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
小兒抽動癥目前尚無統(tǒng)一療效標準,暫以癥狀改善為觀察指標。痊愈:服藥2個療程,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服藥2個療程,癥狀消失>50%;無效:服藥 2個療程,癥狀無改善。結果:顯效26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
小兒抽動癥為兒科常見病癥之一,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復發(fā)率較高,且副作用較為明顯[1]。小兒抽動癥在中醫(yī)無明確的癥名,但是其癥狀可歸納于“慢驚風、抽搐”范疇?!秲?nèi)經(jīng)》中稱“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認為此類抽搐的疑難雜癥多為肝風內(nèi)動所致,而蟬蛻鉤藤飲具有平肝熄風、定驚安神的作用。我院應用中藥蟬蛻鉤藤飲治療小兒抽動癥取得良好效果,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