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衛(wèi)東
(河北省寧晉縣耿莊橋中心衛(wèi)生院骨科,河北寧晉 055550)
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是骨科門診常見病、多發(fā)病,常規(guī)手術可以完全治愈該病。近年來運用針刀治療腱鞘炎很普遍。但從臨床上看,療效不如西醫(yī)手術確切。許多病例需 2~3次,甚至更多次治療。究其原因,因針刀工具細小,對腱鞘炎的松解程度遠不如手術直觀與徹底。近年來我們根據(jù)對腱鞘炎病例的探討與理解。對治療技術進行了獨特的創(chuàng)新。采用 11號手術尖刀片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F(xiàn)將筆者應用11號手術切片治療該病的方法與機理探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應用病例資料為 2005年 3月至 2011年 9月期間患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門診患者,共計 422例。其中男 110例,女 312例;年齡 25~76歲,病程最短 10多天,最長達 10年以上。422例中有 48例兩手指患病,共有470指患病。其中拇指 282例,中指 81例,環(huán)指 58例,食指49例。
1.2 診斷標準 a)有手指勞損史,多見于婦女及手工勞動者。好發(fā)于拇指、中指、無名指。b)手指活動不靈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勞累后癥狀明顯。c)掌側關節(jié)掌指壓痛,可觸及關節(jié),指伸屈活動困難,有彈響或交鎖現(xiàn)象。
2.1 檢查定位 首先細致檢查,觸及明顯壓痛硬結處,用龍膽紫標記。
2.2 常規(guī)消毒,局部浸潤麻醉成功后,右手持 11號手術刀片,循著壓痛點中點,垂直進入皮膚,皮下直達腱鞘,刀尖指向、向近端傾斜約 45°,由遠向近切開狹窄的腱鞘(手下能感覺到韌性的腱鞘切開聲),術后拔出刀片,用小敷料壓緊包扎。令患指做屈伸運動,彈響馬上消失。小敷料可保持4~5 d。
3.1 療效標準 治愈:指掌側部無腫痛、壓痛,屈伸活動正常,無彈響聲及交鎖現(xiàn)象。好轉:局部腫痛減輕,活動時仍有輕微疼痛或有彈響聲,但無交鎖現(xiàn)象。未愈:癥狀依舊無改善。
3.2 治療效果 470指中一次性治愈 456例,占 97%,兩次治愈占 3%,其中 1例術后 3 d出現(xiàn)紅腫、局部壓痛,系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熱敷、控制血糖 2周后,功能恢復正常。10例因功能鍛煉不當出現(xiàn)黏連,3例術后第 2天又出現(xiàn)彈響,考慮系因未完全把狹窄的腱鞘切開,均予 1周后再次行小切口松解術,總治愈率 100%。
腱鞘有兩個作用:其一,肌腱在跨越關節(jié)處,如轉折角或滑移幅度較大,都有堅韌的腱鞘將其約束在骨膜上,以防止肌腱像弓弦樣彈起或向兩側滑移。而且腱鞘處的骨膜面為了與腱鞘吻合往往形成凹槽,腱鞘在骨性凹槽中。其二,人在工作生活中活動很多,肌腱不斷在腱鞘中來回運動,腱鞘可以分泌滑液起著保護肌腱避免摩擦的作用。當人體到一定生理年齡后,體內激素水平下降,身體各種組織的蛋白質合成障礙,腱鞘分泌的潤滑液減少,肌腱組織很容易因反復摩擦而損傷。年輕患者或是患病肌腱活動過于頻繁,或是腱鞘先天發(fā)育狹窄會造成肌腱損傷,損傷后的肌腱變性、壞死、斷裂,通過纖維結締組織增生來修復,長期反復這一過程,致使損傷處的肌腱體積增大,逐漸形成橢圓形的膨脹,而包裹其外的腱鞘也因反復炎癥黏連而狹窄,膨體通過狹窄的腱鞘時是“硬擠”過去的,因此患手指屈肌腱鞘炎時,手指屈伸會出現(xiàn)疼痛或功能障礙。由于常規(guī)保守治療方法無法改變腱鞘炎內在病理改變,因此臨床上主要以手術切開狹窄腱鞘的方法治療該病。
常規(guī)手術治療腱鞘炎,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需縫合 2~3針。針刀治療腱鞘炎又很難將整個腱鞘完全松開。我們科應用的方法,不用縫合,刀口只有 0.5 cm大小,出血甚少,恢復時間4~5 d,很短暫,且治愈率非常高。
[1] 宋占龍,張艷茹,姜穎慧.凹刃針治療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30例(1)[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52.
[2] 胥少汀.實用骨科學[M].第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