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承琦
摘要: 部分職高學生數學基礎薄弱,且由于長期未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心,因而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礙。當前全社會正大力倡導發(fā)展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積極進行職高數學課程改革。職高數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yōu)化教學過程、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從而整體提高職高數學教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中職數學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消除自卑心理培養(yǎng)學習習慣分層教學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職業(yè)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yè)教育的春天已悄然來臨。然而,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絕大部分中職生數學基礎較差,認識理解能力低,對數學缺乏熱情,沒有興趣,因此都畏懼數學,失去學習信心,從怕學到不愿學,這是中職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如何使這些基礎薄弱或學習困難的中職生步入正軌,并向好的勢頭發(fā)展?筆者結合幾年來中職數學教學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具體的圖像、聲音、動畫方式使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它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繪聲繪色地展現一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當然喜歡聽、喜歡看。采用這種手段教學,學生會很容易進入狀態(tài),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提高學習興趣。
理論應用于實踐,為專業(yè)課服務。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讓學生在學了數學概念和計算后,及時引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解決專業(yè)上的實際問題。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知識,更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fā),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一個學生喜歡教師時,就會表現出一種向師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師的魅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師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魅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教師外在的形象魅力,教師的語言魅力,以及教師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師在平時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大方而充滿活力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去觸動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師德去折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佩服你,喜歡你,進而喜歡你教的學科。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數學學習的興趣會直接影響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盡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中職數學教育的發(fā)展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幫助學生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大多數很自卑。因此,如何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是教師首先應解決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耐心和細心,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求心理策略,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讓學生自然感受到“我能行”“我可以”。例如:上課提問時,對于那些比較基礎的、簡單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后進生回答,即使他只答對一小部分,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又如:給予“作業(yè)有進步,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等肯定性或贊賞性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教師關心自己,注意自己,激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學生學習中點滴的進步,教師都要給予表揚,使學生更加努力,不辜負教師的一番期望。教師平時要多和學生聊天,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采用多層次激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起學習熱情和興趣。這樣就會讓學生消除自卑心理,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學習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復練習中養(yǎng)成的,沒有耐心和恒心就無法收獲成果。培養(yǎng)中職生良好的數學習慣,必須從點滴做起,不斷積累。課堂上要重視知識的理解,不滿足于對例題的簡單模仿,還要掌握方法。在聽懂課的基礎上,做好筆記,課后及時鞏固和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具體在教學中抓教材處理,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后知識的聯系;抓知識形成和證明,改變重結論輕過程;抓學習節(jié)奏,訓練思維速度;抓住問題暴露,不留問題;抓課堂練習,測試分析能力;抓題解指導,培養(yǎng)先審題、再做題、后檢驗,合理選擇解題方法;抓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不能做知識的奴隸;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教材知識的篩選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前后銜接比較緊密,任何一個知識的疏漏,都會給后面的學習帶來影響。初中與中職數學教材中有許多知識相關聯,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在初中就不扎實,若丟棄與初中相關知識直接講解中職知識,學生就如聽天書。因此,教師要做好初中知識與中職知識的銜接工作,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幾何中的直線方程與代數中的一次函數,拋物線和二次函數等是初中的舊知識;集合,命題,函數的概念,映射與對立,任意角的三角函數與銳角的三角函數,立體幾何中線、線面、面面平行,二面角和平面幾何中的角等是高中的新內容。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初中有關知識的復習,更應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qū)別與聯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使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識,為學習專業(yè)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重靈活使用教材,針對不同專業(yè)制定教學大綱職業(yè)學校分設好多專業(yè),專業(yè)不同,所用知識就有差別。職高教師應根據自己所教的專業(yè),對數學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在主體內容保持不變,不影響數學知識系統性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專業(yè)作必要的順序調整或內容增補,制定不同專業(yè)的教學大綱,使調整的數學內容能與專業(yè)課很好地銜接。如:機械專業(yè)對立體幾何、平面向量、解析幾何有所側重;而財會專業(yè)則對排列、組合、統計初步有所側重;計算機專業(yè)則對集合、數列、矩陣、一元二次方程、計算方法等重點講授。通過對數學教材的靈活處理,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大綱,基本上適應專業(yè)課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并以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文化課為專業(yè)課學習服務的目的。
五、注重分層教學
要做好職教數學教學工作,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外,教師還要注重教學的科學性。除了抓好常規(guī)教學方法外,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陶行知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既照顧到優(yōu)等生,又帶動后進生。備課中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把學生分為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要求。在授課過程中提出難、中、易不同層次的問題,基礎題鼓勵后進生作答,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對后進生的答案可給予評價;中等題中等生作答,優(yōu)等生補充完善,教師作出評價后,讓后進生再回答;難題先讓全體學生思考,再讓優(yōu)等生回答。在布置作業(yè)時,設計分層次的題目,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在教學中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層次化教學,能夠使后進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yōu)等生“吃得飽”,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