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困境及對策

      2012-04-29 22:38:56馬琪楊可晗馬瓊
      考試周刊 2012年74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村教育

      馬琪 楊可晗 馬瓊

      摘要: 作者通過對我國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的分析,歸納了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發(fā)展的對策。

      關鍵詞: 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發(fā)展對策

      網絡教育所提供的方便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的教學內容、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及網絡學習社會空間的構建,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時代[1]。網絡教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嶄新的、廣闊的學習世界,為任何愿意獲取知識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與傳統(tǒng)的中小學教育教學形式相比較,網絡教育使教育資源共享變?yōu)楝F(xiàn)實,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條件,有助于實現(xiàn)交互式學習。信息技術和網絡教育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城鄉(xiāng)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快農村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1.我國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

      1.1國家遠程教育項目實施取得明顯成效。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在我國的普及,我國政府開始重視中小學網絡教育。2002年,為全面推進和加快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優(yōu)秀教育教學資源盡快送到農村中小學校,教育部推動各地實施“農村中小學運用多媒體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項目,為已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農村中小學配備多媒體教育教學資源。2009年3月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發(fā)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2009年工作要點》,要求“把加強中小學信息化作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重點抓好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工作”[2]。經過幾年建設,我國涌現(xiàn)出《中國基礎教育網》、《中小學教師網》、《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人教網》等大型中小學網絡教育服務平臺網站,為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該項目實施以來,試點工作在西部12個省區(qū)開展,覆蓋西部25%左右的農村中小學。

      1.2西部農村中小學教育資金投入現(xiàn)狀。

      西部地區(qū)有5000多萬農村中小學生,但教育經費卻嚴重不夠。以公用經費為例,陜西2009年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400元/年,新疆2009年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420元/年,而東部各省則超過1000元/年,東西部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水平相差懸殊。以云南和上海2007年生均公用經費為例,云南初中生均公用經費為307.88元,上海初中生均公用經費為3863.61元,兩者相差11.55倍[3]。西部地區(qū)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學網絡教育基礎硬件環(huán)境建設投入不足50萬元,其中,73%的資金被用于硬件投入,14%的用于軟件平臺建設,8%的用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

      1.3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硬件條件與師資現(xiàn)狀。

      按樣本的統(tǒng)計計算結果,教師用機的人機比例平均為1∶11,其中東部地區(qū)的教師用機的人機比例為1∶8,西部地區(qū)教師用機的人機比例為1∶15;學生用機的人機比例為1∶27,其中東部地區(qū)的學生人機比例為1∶22,西部地區(qū)學生用機的人機比例都為1∶31。西部地區(qū)中小學專職網管人員平均每校僅0.7人,專職信息技術教師只有1.97人。我們對天水市秦城區(qū)農村初中學校有關信息技術教育情況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2008年秦城區(qū)農村初中有13所,信息技術教師有18人,其中7人為本科學歷,11人為??茖W歷。每所學校計算機的擁有量平均為37臺,平均約38人一臺。以初中建網學校比例為例,東部地區(qū)平均為61.8%,西部地區(qū)平均僅為26.8%,相差35個百分點[4]。

      2.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存在的問題

      2.1硬件環(huán)境薄弱。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數字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這就要求中小學建設衛(wèi)星接收和多媒體網絡系統(tǒng)的學習環(huán)境。但西部地區(qū)地域廣闊,人煙稀少,經濟十分落后,缺少網絡教育的基礎設施。農村中小學教學設備普遍較差,缺乏必要的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條件。雖然政府和社會各界,包括國際組織都提供了資助和支持,但校園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仍不能滿足要求,限制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

      2.2維持網絡教育資金不足。

      網絡教育的軟、硬件投資是一筆相當大的教育投入。要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轉,就目前的經濟發(fā)展來看,在西部農村靠自身內力解決教育信息化的資金需求是不現(xiàn)實的。即便依托項目的部分資金投入,但經費的最大部分都用于購置硬件設備,很少投資在軟件和教育資源建設;人員培訓和后期管理、更新維護、運行和技術支持的經費就更少[5]。一些學校依托項目資金為教師建起了電子備課室,但由于無力支付昂貴的上網費而被迫停止使用;有的學校設備受損,卻無力支付維修費用以至設備長期處于閑置狀態(tài),甚至有些農村中小學由于負債多,資金不到位,雖然有了校園網,但仍處于半工作狀態(tài),因不能及時投入而無法完成后期工程,造成資源浪費。

      2.3從事網絡教育的教師數量少、水平低。

      目前,西部中小學校普遍存在計算機教師嚴重短缺現(xiàn)象。有些農村地區(qū),幾所小學校只配備一名計算機教師,幾所學校的學生共用一個計算機實驗室。農村中小學計算機教師普遍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及網絡教育,絕大部分是其他學科教師轉行的,難以承擔網絡教育任務。教師自身網絡技術應用不夠成熟,不能運用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及時督促、控制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網絡教學難于駕馭。

      2.4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素養(yǎng)。

      網絡管理及信息技術教師配備人數少,教師對網絡和計算機的使用極不熟練。據調查資料顯示:教師對操作系統(tǒng)能夠熟練運用的只占22.4%,教師對Word文檔處理熟練運用的只占21.9%,只有12.90%的教師對上網瀏覽能熟練運用。另外,教師自身網絡道德素養(yǎng)較低,教師上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具體的教學任務,把網絡教學課等同于平時上網,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擾亂了學生網絡學習的環(huán)境。

      3.發(fā)達國家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經驗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發(fā)達國家對網絡教育的發(fā)展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試圖通過教育優(yōu)先戰(zhàn)略獲得人力資源優(yōu)勢地位,從而走在社會發(fā)展的前列。

      自1993年美國正式擬定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以來,經過多年努力,美國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成世界上網絡教育規(guī)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截至2005年,美國99%的學校都已接入因特網,網絡已經遍布美國的主要教育機構,幾乎每所學校都能開展網絡教育。英國一直重視信息技術革命,1995年在全國中小學開設有關信息技術的課程,政府推出了全國學習網計劃,投資近12億美元建立全國教育網絡,讓全國的學校與因特網聯(lián)通。目前,英國各級學校幾乎都建起了自己的網上學校。澳大利亞也十分注重信息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政府大力推進全國各地網絡教育進程。澳大利亞國家公共資源管理局已于1996年初開通“澳大利亞教育網”,該教育網不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要覆蓋全澳大利亞的所有中小學。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一項九年行動計劃,擬為全部中小學配備多媒體軟件和硬件,訓練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以支持先進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進入21世紀以后,日本更加重視對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發(fā)展,在《教育信息化實施計劃》中提出,到2005年,全國中小學所有科目實現(xiàn)計算機和因特網授課的具體目標[6]。

      4.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對策

      4.1制定促進中小學網絡教育發(fā)展的政策。

      西部農村經濟落后,基礎條件差,信息技術薄弱。根據國際經驗,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快速發(fā)展,消除東西部“數字鴻溝”的關鍵。

      4.2加強師資培訓。

      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師的信息意識及對信息技術的理解、掌握、運用決定著網絡教育的效果。因此,西部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加強教師培訓,重建教師適應信息社會的知識結構。我們應努力健全培訓體系,制定科學的培訓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建立職前教育與在職培訓并重的中小學網絡教育培訓體系,全面提高教師把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于各學科教學、深入課堂的能力。

      4.3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

      由于遠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設施裝備的耗資較大,農村中小學無力承擔,為此希望地方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爭取中央和地方專項經費,完善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物質載體及環(huán)境建設。硬件的投入不一定要高檔、全面,更不能充門面供參觀所用,應真正為教學一線服務。“再窮不能窮教育”,應結合當地的經濟和學校財力,鼓勵民營經濟參與辦教育,多方籌資,完善網絡教育基礎設施。

      4.4重視網絡信息資源的普及和長效機制建設。

      網絡教育通過網絡的協(xié)作學習系統(tǒng)、網絡講座、網絡輔導與答疑、網上在線交談等,使得師生之間的交互跨越了時空的限制。西部農村中小學應該試點建設網絡教室,購買計算機和電腦設備及配套軟件,然后這種做法逐步地向全國普及。應該加強制度建設,增強責任感,狠抓落實,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制度,增加投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建設類似于美國的網絡教室和網絡設備管理制度,以保證網絡教室的經常開放和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轉,并讓教師和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入網絡教室。

      參考文獻:

      [1]曾祥翊,莊秀麗,劉德亮.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對策及其發(fā)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4.9:57-60.

      [2]沈洪.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現(xiàn)狀和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7:107-108.

      [3]司曉宏,楊令平.當前我國西部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形勢分析[J].教育研究,2010.8:13-19.

      [4]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2009年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9.

      [5]郭炯,郭紹青.西部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4.6:14-16.

      [6]錢玲,庫文穎,李中華.發(fā)達國家中小學網絡教育比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6.1:24-26.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農村教育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涡阳县| 阳西县| 稻城县| 宁明县| 长丰县| 保德县| 吐鲁番市| 宁波市| 南江县| 清徐县| 封丘县| 永靖县| 临夏县| 尼勒克县| 栾川县| 封开县| 迁西县| 大英县| 霍城县| 新乐市| 明星| 中超| 甘德县| 台南市| 长子县| 富川| 金沙县| 邵阳市| 深圳市| 舞阳县| 集贤县| 外汇| 金川县| 南安市| 彭水| 临湘市| 祁门县| 育儿| 虞城县| 威宁|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