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
現代信息技術以向學生提供大量課堂上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和過程,優(yōu)化了語文教學手段,大大促進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如何更行之有效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語文學科服務,是需要我們探索、研究的話題,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現代信息技術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同時也節(jié)省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大量板書的時間,不受時空限制,可將教學內容生動再現于課堂?,F代信息技術還能導入大量的課外鏈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速信息的傳遞,提高教學效率。在現代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才能使語文課程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實現改革的目標。
2.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興趣
傳統(tǒng)教學主要通過教師憑一本教材、一支粉筆,將自身的經驗、知識傳授給學生,形式枯燥單一,學生容易厭倦?,F代信息技術的出現,憑著其特有的趣味性、新穎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抓住學生心理,優(yōu)化教學效果,真正寓教于樂。
3.強化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以其聲情并茂、強大的超文本功能和多渠道的信息傳遞方式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為現代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F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使學生在一種虛擬而又真實的生活空間中得到最真切的情感體驗,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求知欲,全面準確地把握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對重點、難點的消化和理解,從而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過分追求形式,喧賓奪主
一些教師把現代信息技術當成展示自己計算機水平的表演工具,什么課都使用,學生往往被悠揚的背景音樂、動人的視頻畫面深深吸引,而忽略了本課的學習重點,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喧賓奪主,以致背棄了教育改革的本意,走入了教學的誤區(qū)。
2.割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特征是輔助教學,而不是取代教師進行教學。如果讓現代信息技術“統(tǒng)治”課堂,人性化的師生交流被看似熱鬧的多媒體課件所代替,就會嚴重妨礙師生課堂上情感的互動。有豐富經驗的語文教師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更需要老師引領學生,不斷促使學生產生思辨的火花,從而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這絕不是僅僅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就能完成的。
3.看似豐富多彩,實則單一固定,扼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語文教學注重的是以閱讀為基礎,讓學生通過閱讀欣賞進行再創(chuàng)造,在與作者的共鳴中,激起自身的情感體驗。學生因為生活環(huán)境、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會對文章產生不同的理解,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得學生把生動的藝術形象固化在簡單羅列的圖片、動畫和教師設計的課件程序中,阻礙了對語言文字多元化的感悟,滋生思考的惰性。這使得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變成看似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單一固定,扼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要客觀地認識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1.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相結合
教師在教學中要客觀地認識、科學而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應該看到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空間是廣闊的。同時,也應根據教學需要,尋求二者有效結合的新途徑,使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
2.靈活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內容相對固定,時代氣息不濃厚,適時、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活化教材”,活躍氣氛,使課堂上散發(fā)出現代化教學氣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獲得更多的知識,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得當,會給語文教學錦上添花;運用不當,反而會弄巧成拙。因此,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時,應從實際出發(fā),根據課題需要,努力尋求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結合點,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最佳整合。
(責 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