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適當地做些肢體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是養(yǎng)生益壽的一個重要方法。由于老年人體質和生活條件不同,運動方法可以因人因地制宜,不必拘于一格。運動方法多種多樣,而最為奇特的莫過于清代名臣翁同龢的“跪拜磕頭法”了。
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官至大學士,因為暗中支持光緒皇帝維新變法,而被慈禧太后放逐歸里,閉門養(yǎng)晦。他每夜臨睡前必定在臥室內做三跪九叩頭運動5次。這個運動方法傳自他的會試座師大學士全慶,全慶每天起跪40次,磕頭120次,翁同龢的運動量不及他的老師,然而他卻能持之以恒,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他老年身體康健,少有疾病,活到了75歲,全慶則享年82歲,這在當時都是少有的高齡者。
“跪拜磕頭法”在全慶和翁同龢之前的宋代,已經有人實行。據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記載:張延老,名琪,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趨起拜甚健,自言夙興必拜數十。
老年人氣血多滯,借磕頭起跪來活動,跪拜時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以有效地活動肢體,增強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的運動機能。同時低頭仰首,對頭部和頸椎也有保健作用。確實是適合于老年人的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健身方法。 (聶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