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歐亨利的一系列短篇小說后,我們心中總是冒出一股淡淡地憂傷與哀愁,愛總是那么容易令人感動,使人感傷。歐亨利筆下的愛情如同涓涓細流,潤人心田,在平凡無奇的敘事之后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他的《帶家具出租的房間》也不例外,使讀者在體會凄美愛情的同時感受到一種無家的漂泊之感,在體悟哀婉感傷的同時又會涌出陣陣無力與無助之感。
歐亨利的《帶家具出租的房間》以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奇妙安排將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與生動的人物刻畫有條不紊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不僅讓我們再次深切體會到歐亨利巧妙的創(chuàng)作手法,還在面對與反思嚴酷現(xiàn)實的同時也對那美好的愛情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
首先,作者以其巧妙的筆法將一個凄美感傷的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男主人公尋找愛人5個月無果后身心俱疲,像許多無家的人一樣漂泊在這個“l(fā)ike monstrous quicksand”(像一大片無底的流沙)般的城市,他漫無目的的尋找得到的卻是毫無結(jié)果的打擊,失望、失落積聚在他的心頭。就這樣,他住進了黏糊糊的出租房,在似夢非夢的休憩中,突然“called by an odor”(聽到一種氣味的召喚),在房間里潮濕與霉氣夾雜的空氣里他似乎聞到了愛人特有的氣味——木樨香味。他的精神頓時振奮起來,他像偵察兵一樣到處搜索、像獵狗一樣處處追蹤愛人在房間留下的痕跡,可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的線索。他不死心的再次去問房東是否見過一個“a dark mole near her left eyebrow”(左邊眉毛旁邊有一顆黑痣)的漂亮姑娘。滿懷期待的他得到的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此時的他仿佛從九霄云端直接墜落至地一般,留下的只是一種幻滅與絕望的心情。當他回到房間里時,那唯一的能支持他的木樨香味已經(jīng)飄散,于是“he sat about, two years straight at the simmering vision of the gas”(他呆坐著,兩眼直勾勾地望著那嘶嘶發(fā)響的煤氣燈的幽光),將自己置于一個封閉無縫的環(huán)境里,“blows out the gaslight ,turns it up to the maximum, and lies gratefully upon the bed?!彼@樣絕望的死去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蛆蟲太太與友人的對話中我們得知,他的愛人——那個“左邊眉毛旁邊有一顆黑痣”的女孩,于上周的那天也在房里自殺了。就這樣,年輕人與愛人在謊言中相聚于天堂,對他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結(jié)局。但是,我從內(nèi)心深處是不愿意看到這個癡情的男子就這樣不明不白的逝去,如果房東告訴他女友自殺的消息,那么他會很傷心,但不一定會選擇死亡,也許他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去開始另一段新的人生,將自己的生命與兩人的愛情在世間延續(xù)??墒鞘篱g沒有如果,主人公不敢也不愿再次承受那種墜落般的毀滅與打擊了吧,最后也巧合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選擇了與愛人一樣的道路。歐亨利式的耦合性結(jié)尾的確讓人出乎意料,這不合邏輯的安排卻又很好的滿足了讀者的部分心理需求,讓人不禁感嘆“命運的嘲弄”。
其次,作者極其注重環(huán)境描寫,在大社會的背景下將以主人公為代表的一群漂泊人群那有家可歸卻毫無歸屬感的小人物的無助無奈無力描繪地入木三分,同時也為主人公做出最后的選擇奠定了環(huán)境基礎(chǔ)。文章一開頭就展現(xiàn)了一群“restless, shifting, fugacious as time itself is a certain vast bulk of the population”,這樣一群身心思想都未安定的人,在那充滿腐朽陰暗,處處充滿潮濕和發(fā)霉味道的出租房里輾轉(zhuǎn)漂泊。如在年輕人眼中的 “the furnished room received its latest guest with a first glow of pseudo-hospitality, a hectic, haggard, perfunctory welcome like the specious smile of a demirep。”這樣的比喻反映出主人公強烈的無家感和無歸屬感。文中一步步對出租房的家具進行了描寫,將各種客人遺留下的痕跡在讀者面前展露無遺,為主人公的惆悵、驚喜、失落與絕望奠定了環(huán)境基礎(chǔ)。
最后是特別的人物刻畫。和一般的小說不同的是歐亨利筆下呈現(xiàn)的主人公形象相當單薄,沒有常規(guī)的外貌描寫等,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文中一直是以年輕的房客或是“他”來替代,就像在霧中看花水中望月一樣使人感到一種朦朧的距離感,但就是這樣一個朦朧的形象所演繹出的對愛情的忠貞與堅定卻使其深入人心,這樣極具反差的手法表現(xiàn)展現(xiàn)了作者的高超水平。然而,作者別出心裁,對配角女房東的描寫卻極其別致,使人印象深刻?!癐n the heros eyes, the housekeeper made us think of an unwholesome ,surfeited worm that had eaten its nut to a hollow shell and now sought to fill the vacancy with edible lodgers. ”這般描寫一方面將房東臃腫而富于喜感的形象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使人有種惡心卻又想笑的矛盾感覺,另一方面將以房東太太為代表的一系列靠出租房間為生的太太們的具有依附性的生活方式體現(xiàn)出來,同時能夠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她們的自私、冷漠與無可奈何,這樣就側(cè)面反映出當時紐約底層有產(chǎn)者的生活風貌,其中也暗含著作者無情的諷刺。
總的說來,歐亨利的小說被稱為“the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fe” (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帶家具出租的房間》就是紐約般都市生活的一種展示,是大城市中底層人民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我們從文中不難感受出歐亨利對底層人民的同情與關(guān)懷,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人情的冷漠等的辛辣諷刺。同時,這樣哀傷、忠誠而堅決的愛情也是對現(xiàn)實愛情的一個回應與補充。
參考文獻:
[1](美)克林斯·布魯克斯(Brooks, C.)、羅伯特·潘·沃倫(Warren, R.P.)編著.《小說鑒賞》(雙語修訂第三版)[M].主萬、馮亦代、豐子愷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2006.
[2]徐岱.小說敘事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作者簡介:張浩,女,湖北咸寧人,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