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英
內(nèi)容摘要:該文從題材、風格、語言這三方面探討了詩體與詞體的主要區(qū)別。從題材內(nèi)容來看,詩言志,詞言情;從表現(xiàn)風格來看,詩莊詞媚,詩顯詞隱,詩剛詞柔;從語言特色來看,詩偏于自然清新,而詞偏于精工華美。
關(guān)鍵詞:詩體; 詞體; 區(qū)別;
現(xiàn)代人總愛把詩詞放在一起說,把詩詞當成一回事。其實,詩與詞之間既有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各自有鮮明的特色。
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是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最初,詩大都是由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喜、怒、哀、樂情感的歌謠,所以稱詩歌。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的進步,文人參與等因素的影響,詩的內(nèi)容和體式也在不斷發(fā)展。到了唐代,有著嚴格的行數(shù)、字數(shù)、平仄限制的格律詩成為詩歌的主流。
詞,文體名,詩歌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fā)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diào)而改變,故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詞。詞也有固定的格式,有句數(shù)、字數(shù)及平仄限制,但沒有律詩絕句那么嚴格。與詩的最明顯區(qū)別是句式的多變,有時一個字便是一句。另外,詞的語言更接近口語,更通俗易懂,且長于表現(xiàn)纖柔纏綿的情感。
格律詩發(fā)展到唐代達到頂峰,詞則到了宋代才較為興盛。下面從題材、風格和語言三方面就詩與詞的區(qū)別作一探討。
一.題材內(nèi)容的差異
在題材內(nèi)容上,詞和詩有著明顯的不同?!霸娧灾尽?,多寫家國之事、人生沉浮;“詞言情”,多寫風花雪月、兒女情長。
1.詩言志。詩要求具有對社會的倫理道德有規(guī)范作用,對風俗民情有教化作用。所以詩歌在題材上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內(nèi)容為主,即便寫到男女之情也“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這首五律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曲折地表現(xiàn)了雙方的惜別之情,又用“無為”排除了“兒女情長”,鼓舞對方的英雄之氣。全詩一改傳統(tǒng)送別詩的悲酸之態(tài),表現(xiàn)意境雄闊,風格爽朗,真切地反映了“詩言志”的特點。
2.詞言情。詞是一種專以描寫人的心態(tài)和情感為主的文體,浸潤著柔麗香艷、婉約馨逸氣息的詞,是最富有女性純情之美的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詞突破了一般詩文所不能直接表現(xiàn)男女愛情的藩籬,而以此為主要題材加以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中又把女性作為主要審美對象,極力描摹女性的風韻儀態(tài),使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竭力掙脫詩歌桎梏而集中描寫愛情意識的純情詩??梢?,詞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為主要內(nèi)容,而且寫得細膩真切,甚至放浪不羈、無所顧忌,這使得詞在題材上呈現(xiàn)出女性化、純情化、香艷化的鮮明特色。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它集中抒發(fā)了作者對丈夫的深篤愛情,吐露了伉儷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作者在這首小詞中,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感人意境,表達了強烈的苦戀感情,充分體現(xiàn)了“詞言情”的特色。
二.表現(xiàn)風格的差異
詩與詞由于題材內(nèi)容不同,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表現(xiàn)風格,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區(qū)別:
1.詩莊詞媚。古人云:“詩莊詞媚”?!扒f”者,莊嚴也;“媚”者,婉媚也。這是說詩、詞有著不同的風格。詩的情感表達偏于莊重;詞的情感表達偏于嫵媚。因為詩多用于應制,而應制,則非莊不可;詞,多寫閨中韻事,而閨中韻事,則適于媚。但詩、詞都各有多種功能,風格自然并非僅為一種。
例如,同樣是寫男女之情的作品,杜甫的《羌村》詩就明顯偏于莊重,柳永的《雨霖鈴》詞明顯帶有更多的嫵媚色彩?!肚即濉防飳懗跻娂胰恕⑧徖飼r悲喜交集之狀。這里沒有任何繁沉的敘述,而簡潔地用了三個畫面來再現(xiàn)。用了比較直白的語言,曲折反映出那個非常時代的影子。這首詩明顯寫得就很莊重。而《雨霖鈴》中,詞人善于把傳統(tǒng)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到慢詞中,把離情別緒的感受,通過具有畫面性的境界表現(xiàn)出來,意與境會,構(gòu)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繪讀者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全詞雖為直寫,但敘事清楚,寫景工致,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此詞更多地體現(xiàn)了嫵媚色彩。
2.詩顯詞隱。這是指詩與詞情意表露的程度不同,詩的情感表達偏于顯豁明朗,詞則偏于含蓄蘊藉。
例如,同樣是表現(xiàn)思婦之情的作品,王昌齡的《春怨》詩中少婦明顯顯得明朗,而溫庭筠的《望江南》詞中少婦要含蓄得多?!洞涸埂芬砸粋€“春色惱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為背景,描寫一個被幽閉在深宮里的少女的一連串動作和意態(tài),運思深婉,刻畫入微,能看到了她的曲折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詩中少婦明顯顯得明朗,直意抒寫?!锻稀穮s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全詞的一個特色是情感張弛的運用,詞人擷取的只是思婦一日的盼望鏡頭,但是思婦與丈夫的分別當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豈不是一個更大的張弛過程么?此首詞中對少婦的情感表達明顯偏于含蓄蘊藉。
3.詩剛詞柔。即是說詩的情感表達偏于剛勁明快,詞的情感表達偏于柔婉細膩。
例如,同樣是表達愛情的作品,漢樂府的《上邪》詩中情感表達非常明快,而歐陽修的《生查子》詞中則要細膩委婉得多?!渡闲啊啡娨缘谝蝗朔Q的口吻呼天為誓,直抒胸臆,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執(zhí)著堅定。其情感表達直顯明快。《生查子》這首詞通過今與昔,鬧與靜,悲與歡的多層對比,揭示了主人公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其情感表達明顯要細膩委婉得多。
總之,詞的總體風格特征是細膩深婉,詞不是以表達群體共同情感為能事,而是以表達個體特殊情感為擅長;詞不達意不是向所抒感情的廣度上橫向推進,而是力求向所抒感情的深度上縱向開掘;詞不是向情感的強烈顯露方面積極擴張,而是向情感的含蓄蘊藉方面刻意追求;詞不是向情感的粗率豪放方面努力攀登,而是向情感的細膩婉曲方面頑強滲透。
三.語言特色的差別
詩的語言偏于自然清新,而詞的語言偏于精工華美。
繆鉞在《論詞》中說:“古人謂五言律詩四十字,譬如士大夫延客,著一屠沽兒不得。詞如名媛淑女,非但不能著屠沽兒,即山人處士,間廁其中,猶嫌粗疏”。這一生動的比喻傳神地道出了詞的語言特色是講究精美瀏覽、典雅脫俗、輕靈細巧。詩多硬語而詞多軟語。如中唐詩壇上的“郊寒島瘦”,這一說法真切地說明了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風格,下面就詩與詞的語言特色,擇其要者談兩點。
1.詞的語言追求輕靈細巧。詩中所常用的鐵馬秋風、長河落日、急湍飛瀑這類詞語,在后起的豪放詞中或可見到;但被視為詞壇正宗的婉約詞,卻幾乎不見。詞為表達委婉細膩的情思,在鑄辭煉句時則偏愛取資微物,如微風淡月、飛絮殘紅、流螢寒蟬等。而在美化修飾時,則喜歡浸帶上濃重的女性色彩和閨閣氣息。如詞中寫燈,一般不說油燈、明燈,而常用銀燈,既給人形象上的晶亮之美,又讓人讀起來清脆嘹亮。或者寫作青燈、孤燈、殘燈,帶有一種凄冷哀婉的感情色彩。尤其突出的是韋莊的《菩薩蠻》。
2.詞的語言追求色彩鮮美。色彩給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的,又是最強烈、最獨特的。色彩不僅顯示出客觀事物的形象美,而且還可起到烘托氣氛、暗示情感、渲染意緒等作用。詩中雖也追求語言的色彩美,如“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等,但詞人對色彩更垂青。他們通過對色彩的細致描繪,以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情緒體驗,甚至比繪畫更直觀地再現(xiàn)色彩。如宋人范仲淹的詞《蘇幕遮》,詞中的碧云、黃葉、翠波、芳草、夕陽等黃、綠、青為主的類似色,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蒼涼深秋圖,與下闋所抒“黯鄉(xiāng)魂,追旅思”的羈旅愁懷,和諧化一,相得益彰,遂成絕唱。
以上僅從題材、風格、語言三個方面分析了詞體與詩體的不同特色,詩與詞作為兩種既有一定淵源關(guān)系,又各有明顯特色的文學樣式,在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不愧是兩顆耀眼的明珠,他們之間各有千秋,我們后人應該細細品味二者的不同之處,方能欣賞到詩、詞帶給我們的不同的藝術(shù)感受。
參考文獻:
[1]王國維.人間詞話[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2]繆 鋱.論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蕭滌非.唐詩三百首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4]周汝昌.宋詞三百首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5]程郁綴.唐詩宋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賀英,江蘇省江陰市長山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