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莫言獲獎呈現(xiàn)多重“氣象”

      2012-04-29 00:44:03范玉剛
      人民論壇 2012年30期
      關鍵詞:莫言氣象作家

      范玉剛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于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辭是莫言“將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作為中國籍作家,莫言獲獎的消息讓國人無比振奮和自豪。應該說,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個夢想,也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

      莫言獲獎為當代中國文學提供了新的信心,這畢竟是對作家世界性的最高承認方式,對中國作家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其獲獎的特殊意義還在于,他并沒有去做一個“持不同政見者”,沒有表現(xiàn)出一種脫離中國社會和體制才能創(chuàng)作的特定形象,而是在現(xiàn)實條件下,書寫出他所能達到的最好的文學,一定意義上展示了當代中國文學的氣象。

      莫言說,“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應該超越黨派、超越政治”。他出身農(nóng)村、當過兵,現(xiàn)在是作協(xié)副主席,有著官方的身份,他的獲獎引起了爭議,使那些充滿政治無意識的“中國式的解讀”失靈了,使得標榜客觀性、推崇藝術自律性、遇到中國文學不自覺貼標簽的西方媒體輪空了批評的靶子。相對于其作品的具體性、真實性和豐富性,面對其比較公允的文學立場,這些流俗的標簽和批評都不再適用。

      文學意義上的莫言

      莫言獲獎,可謂漢語文學憑借自身的藝術水準和文化承載力獲得世界承認的一個重要標志,能夠把世界目光引向中國作家,成就了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進行密切交流的契機。

      就文學性而言,每一個成功的作家都有其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和話語表達方式。只要認真讀過莫言的《酒國》、《生死疲勞》、《十三步》、《蛙》等小說,就不能否認,莫言的思想與藝術高度絕非表面膚淺的“迎合現(xiàn)實”,而是令人震撼地挖掘了現(xiàn)實和歷史中最隱秘的真實,并且用各種富于魔力的敘述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進而迸發(fā)出巨大的生命話語能量。

      莫言是躁動在中國大地上赤裸裸的生命的宣泄者。20世紀80年代中期,莫言和他的《紅高粱》的出現(xiàn)是一次生命力的昂揚勃發(fā)。在層層疊疊、積重難返的教條窒息下,只有生命原始欲望的噴薄,充滿自然力的東方酒神精神的重燃,才能讓中國從垂死中恢復它的生命。無論是透明的紅蘿卜和赤熱的紅高粱,還是豐乳肥臀,都是生命的圖騰和野性的呼喚。從《檀香刑》、《四十一炮》,再到《生死疲勞》、《蛙》,莫言以強勁的想象力與磅礴的魔幻筆觸,書寫了中國農(nóng)民的命運,張揚了民族心靈的生命歡歌。

      在遺囑中, 諾貝爾希望把獎金“授予在文學領域中創(chuàng)造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優(yōu)秀作品的人”。莫言的“理想傾向”是以魔幻的書寫方式顯現(xiàn)的,經(jīng)由莫言的特異文字,可以進入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他的小說像熱鬧的農(nóng)村喜筵,夾雜著中國悠久的敘事傳統(tǒng)和技藝。他的小說里,漢語言所負載的巨量的信息和情感交流,顯現(xiàn)了當代白話文驚人的包容能力、吸收能力、夸張變形能力,以及戲仿或“惡搞”能力。這種史詩性的綜合包含著巨大的話語張力,再現(xiàn)或者折射了整個中國社會內(nèi)在令人震撼的活力、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以地方性的中國式敘事,對當代中國經(jīng)驗做了有力的表達;他的漢語白話文寫作,見證了當代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也傳達了古老中國的內(nèi)在精神和聲音。

      莫言的語言并非“狂歡化”,而是帶著悲傷的從土地中蹦出的泥土腐味。莫言也沒有使自己的小說停留在“傷痕文學”上,而是在超越中升華為一種充滿了民間性的“歡樂文學”。他以其有意味的文學形式,既凸顯了生活的殘酷性和荒誕性,又消解了殘酷生活帶來的陰沉、死亡的氣味,也揚棄了片面的“嚴肅性”,從而體現(xiàn)了文學“民間性”中本質的歡樂精神。莫言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非常強,在他的作品中會看到紛繁的色彩,有時候會感覺“土得掉渣”,但由此顯示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同時,他的敘述技巧又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從而是一個奇妙的結合。這位中國北方農(nóng)民的兒子,用語言的犁頭,犁開了古老中國鄉(xiāng)村沉默的土地,從大地的深處開掘出鉆石般光芒四射的文學礦藏。

      當然,一個人獲獎,并不必然代表中國文學登上世界文學之巔;正如無人獲獎,也不必然說明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園林里無一席之地。文學意義上的莫言,引發(fā)人們重新關注文學,思考什么是“作家”。正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知名漢學家馬悅然一再所講,諾貝爾文學獎的唯一評判標準就是文學。莫言獲獎是因為他個人的文學成就,而不是其他,既沒有必要將其獲獎過度拔高,也無須上綱上線。莫言的文學成就建立在他卓越的文學語言、結構和表現(xiàn)能力,以及他的豐沛人性關懷上。莫言的文學風格獨特、語言犀利、想象狂放、敘事磅礴,在新時期以來的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獨具魅力。

      作為文化符號的莫言

      文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很多人的眼里,莫言得獎被視為一個超出文學意義的“文化事件”,把世界眼光引向了不可小覷的中國文學,表征著國際主流社會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認可,也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文化符號”。的確,莫言獲獎意味著中國文學不再是隔絕、封閉的,正在融入世界文學。如何借助這個文化符號的力量,通過對中國文學、文化的全方位關注,積極傳播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加快中國融入國際主流社會的進程,獲得世界的普遍認同,而不是急于把它“產(chǎn)業(yè)化”,成為當下必須思考的事情。

      莫言獲獎與中國今日的國際地位有關。但若以此證明中國文學的崛起,則仍難以擺脫東方主義的窠臼,仍沒有擺脫“被看”的心理,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事實上,中國當代文學離文學強國之夢還很遠,向世界文學學習和開放仍是中國文學發(fā)展的主旋律。莫言獲獎,會讓中國作家和文學更有自信與世界對話。因為莫言是一個范例,他吸收了世界文學廣泛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又結合山東高密的地方文化特色,為漢語文學創(chuàng)造了一種非常豐富的、富有張力的藝術品質,對世界文學亦是一種可貴的貢獻。他的小說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氣息,同時又閃耀著普適性的現(xiàn)代主義精神。他把典雅的古典氣息與奇異的現(xiàn)代主義氛圍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當代文壇上特異的“莫言風格”,成為現(xiàn)代漢語文學史上的一道風景。

      通過“高密東北鄉(xiāng)”,莫言創(chuàng)造了一個類似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鎮(zhèn)這樣的文學地理世界,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東北鄉(xiāng)文學王國,他的作品充斥著對農(nóng)民悲天憫人的情懷。莫言亦愛亦恨的是農(nóng)村,他看起來像個農(nóng)民,骨子里更是一個農(nóng)民。莫言獲獎,不單是他個人作品的勝利,也是一個沉默者群體的勝利。在他的小說中,充溢著對歷史、對現(xiàn)實苦難場景的揭示。

      對文化自覺的反思

      莫言得獎,可以說既必然又偶然,我們對此應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畢竟在中國,和莫言大體處在同一個級別的作家還有很多,這是一批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作家,莫言獲獎只是一個開端。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既是對莫言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中國新時期文學三十年來整體創(chuàng)作成就的一種肯定。莫言獲獎代表著中國文學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代中國作家的認同性焦慮,對已極大邊緣化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所提振。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了解逐步深入、真實,對莫言作品的認可,就顯現(xiàn)了這種趨勢,這對中國文化、中國文學“走出去”,有積極的意義。

      作為擁有無數(shù)經(jīng)典作品的文化大國,之前惟獨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這成為國人的遺憾。然而,莫言獲獎并不能說明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就達到了世界的高度,也不能說明中國進入現(xiàn)代以來的文學經(jīng)典化的完成,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傳世的偉大文學經(jīng)典。盡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和很成功,但就作品境界的開創(chuàng)、世界觀的拓展方面,離中國新文學的經(jīng)典尚有不少的距離。莫言的獲獎,反倒提示我們:作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文學力量,我們離世界文學高塔還有多遠?無論在文學的境界、思想的高度,還是漢語言書寫的創(chuàng)造性上,當代文學的成就尚無法超越魯迅等漢語白話文寫作的開拓者們。

      莫言通過展示“吃”、“性”等本能欲望,張揚一種原始的生命沖動和激情,建構了一個非常豐富的世界,和外國報刊上報道的中國不太一樣,給人許多陌生的東西,會讓人看到中國成長進程中的復雜性。莫言不是一味寫中國美好的一面,他的作品會讓讀者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復雜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莫言以其作品展示了一個不同于慣常認知視閾中的“中國形象”,這種形象已被世界所接受。當下文化自覺成為熱門話題,但文化自覺是要自覺到民族文化上來,是說要有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的發(fā)展不是亦步亦趨于西方,而是與西方世界互看,相互激發(fā),相互豐富。不能采取本質主義的立場,理解當代中國的意義;不能從純粹的僵化的“中國性”出發(fā),而是從現(xiàn)實的中國出發(fā),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更真切地書寫中國的文學內(nèi)容。換言之,要從獨特的“中國性”中顯現(xiàn)出普世性的價值追求。正如莫言說,“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屬于人的文學,是描寫人的感情、描寫人的命運的。它應該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應該具有普世的價值”。文學要關心、關懷當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狀態(tài),有人性的亮色,要有溫暖人心的力量。

      莫言的得獎,反倒愈加顯現(xiàn)出中國當下文學創(chuàng)作中被遮蔽的一些問題:境界的粗俗、奇觀的渲染、內(nèi)容的空洞、價值觀的混亂、缺乏詩意和人性的高度,作家缺乏擔當意識和反思能力,文體缺乏魅力,文字缺乏美感,導致文學難以走入讀者的內(nèi)心。中國的文學、文化要想贏得世界的尊重,就要追求價值高尚、精神高貴,而不是低俗和自我人格矮化。

      可以說,中國得獎是一種必然,但作為20世紀80年代一批優(yōu)秀作家中的一員的莫言獲獎,卻是偶然。從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不僅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會有第二人、第三人,就連其他獎項也是可能的。平和低調(diào)才是自信。莫言的獲獎,部分地緩解了中國當代作家急切獲得世界認可的內(nèi)心焦慮,為中國當代文壇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增強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也使我們更了解了國際主流社會,看到了尊重文學本身的規(guī)律才是根本,文學得獎是以文學本身的力量來說話的。而回到文化自覺,就是要高揚文學的尊嚴,文學、文化自身就是目的,可以全世界共享,而不是博弈競爭的工具。

      (作者為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責編/張瀟爽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莫言氣象作家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氣象樹
      作家談寫作
      過去的年
      意林彩版(2022年4期)2022-05-03 00:07:57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愛如莫言
      心聲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6
      《內(nèi)蒙古氣象》征稿簡則
      莫言不言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3:42
      氣象戰(zhàn)士之歌
      心聲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2
      大國氣象
      泰兴市| 樟树市| 永清县| 屏东县| 老河口市| 金山区| 涪陵区| 康马县| 安国市| 西充县| 新津县| 镇宁| 页游| 海南省| 贺兰县| 安顺市| 三台县| 昆明市| 旬邑县| 浠水县| 察隅县| 灌云县| 策勒县| 平江县| 商水县| 永泰县| 裕民县| 抚州市| 绥江县| 固始县| 巴林右旗| 永定县| 泸水县| 惠来县| 丰都县| 高青县| 青神县| 新兴县| 广宁县| 潮安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