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林某參加一拍賣公司舉行的拍賣會,現(xiàn)場拍下兩幅字畫:程璋的《馬上封侯圖》和林則徐的行書,共計花費12萬元,并向拍賣公司支付了1.44萬元傭金。后來,林某到另一家拍賣行想將這兩幅字畫拍賣出去,但被告知這兩幅字畫為贗品。為此,林某以拍賣公司明顯存在惡意欺詐意圖、把贗品當真品拍賣為由,將拍賣公司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原、被告之間的拍賣合同,讓被告退還原告支付的字畫價款及傭金13.4萬元,并賠償原告一倍的字畫價款及傭金13.4萬元。
被告辯稱,在原、被告簽署的《競買人登記表》背面,被告以加粗字體大寫“重要提示”的方式進行了聲明,內容為:自行審視拍品,拍賣會前,競買人應對拍品進行詳實了解,本公司所提供的拍品文字數(shù)據(jù)等僅供參考,對拍品真?zhèn)渭捌滟|量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據(jù)此,被告認為已經(jīng)盡了最大努力,已經(jīng)符合了法定免責的條件,不承擔拍品的瑕疵擔保責任,原告主張被告存在欺詐行為無任何事實依據(jù)。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在拍賣前就拍品真?zhèn)舞Υ米鞒隽嗽鎽斨獣缘拿庳熉暶鳎嬉苍谧⒂小爸匾崾尽钡母傎I人登記表上簽字,證明其已知悉拍賣風險。而后原告以競買人登記表的簽字非其本人所寫、競買人登記表的背面沒有簽字、競買人登記表的背面文字有可能是被告事后添加的理由,否認被告向其告知過免責聲明,因原告無證據(jù)佐證,因此法院認定原、被告之間的拍賣合同有效,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據(jù)中國法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