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晨
摘 要: 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我國西部地區(qū)農村各種基層組織及其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執(zhí)政、領導與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加強完善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從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推進村級組織決策議事民主化、加強基層黨建基礎設施、提高村干部待遇、完善村干部獎懲機制和暢通村干部隊伍出路渠道等方面著手。
關鍵詞: 西部農村; 基層黨組織; 挑戰(zhàn); 對策
中圖分類號: D2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9973(2012)03-0023-03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Grass 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
KANG Chen1,2
(1.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3, China; 2. Sha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in the leadership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re of the various work.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have faced many challenges of governanc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Strengthen the western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responsibility,strengthen the village“two committees” team-building,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village-level organizations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trengthen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frastructure,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village cadres,improve the village cadres,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nd smooth flow of village cadres team way out channels and so on.
Key words: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農村黨建是黨組織建設的基礎,西部是我國老、少、邊、窮地區(qū)。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我國西部農村地區(qū)意識形態(tài)多樣化、基層黨組織“邊緣化”越發(fā)顯現(xiàn),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西部地區(qū)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對于新時期國家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及新農村建設具有戰(zhàn)略意義。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
1988年,“村民自治”的實行極大地推進了我國農村民主化進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推進,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來自執(zhí)政、領導與管理的挑戰(zhàn)。
(一)黨在農村執(zhí)政基礎面臨的挑戰(zhàn)
1. 如何帶領農民發(fā)展經濟,走上致富道路。我國西部農村偏遠地區(qū)仍處于貧窮落后狀態(tài),基層黨組織作為農村各項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面臨如何充分領會中央精神、利用國家政策、抓住發(fā)展機遇,帶領農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挑戰(zhàn)。
2.如何組織農民興建基礎設施,提高生活水平。“十二五”規(guī)劃指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qū)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繼續(xù)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氣建設,繼續(xù)改造農村危房,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huán)境綜合整治。”[1]基礎設施落后是西部基層黨組織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3. 如何教育村民遵紀守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西部地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有些法律法規(guī)在現(xiàn)實中與農村生活習慣發(fā)生沖突使黨組織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例如,殯葬禮儀的不同。
4. 如何組織村民做好農村選舉工作,引導農民參與政治。如何組織、引導農民積極參與村委會選舉,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選上村干部的位置,帶領群眾實現(xiàn)農村的發(fā)展對黨組織而言是一大挑戰(zhàn)。
5. 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樹立村黨組織在農村社會組織中的核心領導地位。村民自治是依法進行的。如何快速適應職能、權責變化,在該由村委會決定的事情不能干涉的情況下,加強黨支部的影響力,化解黨支部弱化、邊緣化的危機,同時與農村各種社會組織爭奪陣地,如何維護農村黨組織在農村中的核心地位是一大挑戰(zhàn)。
(二)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面臨的挑戰(zhàn)
1. 如何使黨的政策與本村實踐相結合,服務村里經濟生活?;鶎狱h組織宣傳黨的政策的同時也要服務于村里的經濟發(fā)展。把政策與本村的實際相結合,收集各種有利于致富的信息,領導黨員帶頭致富,切實使每一位村民受益于黨的富民政策,這對黨組織轉變工作思維提出挑戰(zhàn)。
2. 如何讓村民充分了解村里各項制度,提高村民政治參與能力。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政策、法規(guī)的基礎上,鞏固執(zhí)政基礎。實施村民自治后,村黨支部要做好政治宣傳工作,通過宣傳讓農民了解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政策;幫助村民參與、了解村里、鄉(xiāng)里、縣里、國家大事;及時與村民溝通,多調研,多傾聽群眾意見。
3. 如何做好農民日常生活的服務者。作為農民日常生活的服務者,黨支部要善于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讓群眾覺得黨組織就是村民的代言人,樹立黨組織的威信。
4. 如何處理農民群眾中的突發(fā)性群體事件?,F(xiàn)在農民生活的環(huán)境和條件都較以前復雜,農民維權意識也較以往有所提高,處理農民群眾中的突發(fā)性群體事件,是黨組織必須具備的能力,黨組織必須公正、合法處理事件,維護農村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三)作為農村黨員的管理者面臨的挑戰(zhàn)
1. 如何改善黨員結構,增強黨在農村的戰(zhàn)斗力。截至2010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shù)為8026.9萬名;黨的基層組織總數(shù)為389.2萬個,鄉(xiāng)鎮(zhèn)、村黨組織數(shù)約占全國基層黨組織數(shù)量的19.7%。[2]這相對于農村黨員占全國黨員的比例來講,這個比例并不高,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身上的擔子比較重。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青年黨員、女黨員、少數(shù)民族黨員面臨挑戰(zhàn),農村黨員后繼乏人現(xiàn)象在西部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存在。如何改善黨員結構,增強黨在農村的戰(zhàn)斗力,是西部農村黨支部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2. 如何加強農村黨員學習與教育,提高黨員的文化素質。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農村黨員學習教育制度虛設。黨員談到學習制度有,但是并沒有很好地執(zhí)行,這與農村生產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以前,文化生活貧乏,白天干完活,晚上黨員學習積極性高,現(xiàn)在娛樂設施豐富,很多黨支部書記坦言,很難召集大家學習。
3. 如何科學管理黨員、干部,提高農村基層組織整體工作水平。由于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產生了很多的流動黨員,很多黨員成為“口袋黨員”[3]。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黨員成為村黨支部面臨的又一個難題,黨員是農村基層組織的中堅力量,只有管理好了黨員,農村社會整體工作水平才能提高,這對新時期農村黨員管理工作提出很大挑戰(zhàn)。
(四)作為農村流動人口利益維護者面臨的挑戰(zhàn)
2011年,我國城鎮(zhèn)化率已達到51.27%,[4]我國進入到了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與現(xiàn)代化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人口流動也進入到了最為活躍的時期。2009年,我國的流動人口是2.11億,而且以青壯年為主,78.7%為農業(yè)戶口[5]。流動人口的戶籍仍在農村,村黨支部理所應當成為他們的利益代言人,怎樣加強對這部分流動黨員的管理,讓他們能充分享受黨員權利,履行黨員義務,這是當前村黨支部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二、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西部農村黨組織建設不但面臨來自執(zhí)政、管理等諸多挑戰(zhàn),其自身建設也存在許多問題。
(一)對縣、鄉(xiāng)黨委的調研
從對縣鄉(xiāng)黨委的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縣、鄉(xiāng)鎮(zhèn)黨委負責同志,認為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建設是“軟指標”,工作重心放在跑項目、建企業(yè)等事務上。由于認識沒有跟上,工作很多時候缺乏針對性,脫離實際,沒有創(chuàng)新性。具體到對鄉(xiāng)、村級工作的指導上,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實效,群眾有意見,影響黨在群眾中的形象與威信。
(二)對標本村黨支部的調研
從對村黨支部的調研來看,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87%的標本村黨支部建全,其中65%的黨支部工作軟弱,在群眾中沒有威信;二是訪談的黨員中80%以上沒有榮譽感,53%黨員談到,即使自己具有責任感,但意見很難得到認可;三是部分村黨支部書記長期任職,工作沒有與時俱進,黨員隊伍后繼乏人;四是有些村辦企業(yè)規(guī)模大,但黨組織不健全;五是有些村被宗族、家族勢力控制,群眾意見很大。
(三)對普通群眾的調研
調研組走訪大量的普通村民,從農村社會生活的角度看,黨組織建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社會變化帶來農村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多元化,對村黨支部發(fā)展黨員、積極分子有很大的影響;二是非公經濟的興起與集體經濟的衰弱使村黨支部失去凝聚村民的物質基礎;三是“二委”矛盾使得村黨組織領導地位面臨合法性的挑戰(zhàn);四是大量社會組織產生、發(fā)揮作用,黨支部面臨村里的各種矛盾問題;五是市場經濟帶來的人員流動影響著村級黨組織的后備力量。調研發(fā)現(xiàn),青年黨員大多外出務工,黨員隊伍后繼乏人。這些問題極大地削弱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以致有些村黨支部處于有的地方農民所說的“有田有糧不找你,不偷不搶不怕你,外出賺錢不理你,出了問題就找你,不給解決就罵你,解決不好就告你”。[6]
三、完善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
西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結合西部經濟社會特點的基礎上,應遵循“以創(chuàng)五個好支部為目標,以規(guī)范化建設為重點,以契約化管理為手段,以績效化考核為機制,全面提升村級黨組織的整體水平”[7]的總體工作思路,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為重點,解決“誰來抓、抓什么”的問題
制定相應的制度,例如《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村黨支部書記是方案履行“第一責任人”,把村黨支部建設放到全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局中去謀劃和考慮,制定工作計劃,向鄉(xiāng)鎮(zhèn)黨委報告工作開展情況,調查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發(fā)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實行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制度,要求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書記每年就履行“一把手負總責”落實情況向常委會述職,建立問題整改、督查指導制度,形成“書記抓、抓書記”的責任機制。
(二)以加強村“兩委”班子管理為重點,解決“履什么職責、達什么標準”的問題
例如,制定《村“兩委”班子星級評選動態(tài)管理辦法》,把村級各項管理事務科學設置為黨建工作星、經濟發(fā)展星、團結和諧星、管理民主星等,每“星”明確為十項具體標準。要求村“兩委”班子嚴格按照星級標準履職盡責,采取有效措施,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星級評選具體由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組織實施,評選按照村“兩委”班子互評、黨員群眾測評、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初評、公示初評結果、縣委組織部審定的程序進行。星級評選實行動態(tài)管理,每年組織評選一次,由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向村“兩委”班子統(tǒng)一授星,考核結果作為村干部獎懲的重要依據。
(三)以推進村級組織決策議事民主化為重點,解決“誰組織議事、怎么議事”的問題
可在行政村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兩報告一監(jiān)督”工作法,規(guī)定所有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的決策議事過程,都必須在村級黨組織的領導和組織下,按照工作程序實施?!八淖h兩公開”,即“4+2”工作法,也就是說農村所有村級重大事項都必須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決策實施。“四議”,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兩公開”,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皟蓤蟾妗?,村黨組織擬提議內容提前向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報告,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同意后,按照工作法程序實施;村“兩委”就實施結果向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黨委報告,報告結束后,將決議實施情況的相關資料整理歸檔?!耙槐O(jiān)督”,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全程監(jiān)督,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在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上選舉產生,主要負責對決策、實施、公開過程進行全面監(jiān)督、審核、審查、評議。
(四)以加強基層黨建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解決“硬件建設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行政村在中央、省(自治區(qū))市補助的基礎上,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重點解決沒有活動場所和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消除活動場所建設“空白點”。同時,實行活動場所村干部在崗值班制,遠程教育節(jié)目預告制、學用情況月報制和管理員AB崗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切實提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遠程教育網絡的利用率。
(五)以提高村干部待遇為重點,解決“報酬不高、隊伍不穩(wěn)”的問題
應制定《村干部報酬發(fā)放辦法》,保證村干部報酬的按時足額發(fā)放,調動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六)以完善村干部獎懲機制為重點,解決“鞭打快牛、懶牛無憂”的問題
制定《“富民強村帶頭人”評選表彰辦法》,實施高額獎勵措施,并注重完善各項懲處措施。把村“兩委”干部的績效報酬與村“兩委”班子星級評選等次掛鉤,建立健全獎懲機制。
(七)以暢通村干部隊伍出路渠道為重點,解決“有為無位、有位無為”的問題
創(chuàng)新村干部流動機制,推進干部隊伍出路多元化。對于工作優(yōu)秀且符合條件的村干部,可經考試、選拔錄用為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事業(yè)人員。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村干部,可按照有關政策和程序,提拔為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成員。對于工作業(yè)績較好且有一定民意基礎的村干部,可通過“兩推一選”等選舉方式連選連任。對因年齡大而正常離任的村干部,建立離任村干部生活保障制度。對不合格村干部,建立及時調整制度等。本著雙向負責的態(tài)度,妥善處理,促進基層黨組織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王秦豐.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有關情況[EB/OL].中組部黨建研究網,(2011-06-24)[2011-08-08].http://www.haiyangdj.gov.cn/wMcms_ReadNews.asp?NewsId=723.
[3]劉珍.讓“口袋黨員”有了家[J].共產黨員,2008,(6).
[4]胡曉義.2012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年會發(fā)言[EB/OL].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2012-04-20)[2012-05-05].http://edu.ifeng.com/gaoxiao/html.
[5]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狀況報告[R].北京:人口出版社,2011.
[6]中共南鄭縣縣委組織部.當前村黨支部建設面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EB/OL].(2011-06-25)[2011-07-14].www.sxdj.gov.cn.
[7]中共赤峰市委組織部.翁旗力促后進嘎查村“歸零”[EB/OL].(2009-10-26)[2011-06-14].www.cfdj.gov.cn.
[責任編輯、校對:楊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