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本課生字、生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讀文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長城的圖片,師生對話,板書課題。
二、初識長城
1.請學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長城。
2.自由讀文,了解長城。
要求: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聲音響亮。
3.交流感受:請同學們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一下長城。
4.教師提問: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快速在文中畫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遠看長城
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長)
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比喻說明)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六千多千米)
這里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數(shù)字說明)
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多長嗎?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了六千多千米,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
學生讀第一段。教師出示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還有什么特點?(彎彎曲曲)
順著山勢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峽谷他就俯沖直下,……這樣的姿態(tài)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蜿蜒盤旋)
2.學習第二段:近看長城
讓我們繼續(xù)交流,文中還有哪里可以說明長城是個奇跡?(從第二段能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馬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同時作者在這一段還介紹了長城的構造。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請圈畫出來。
引導學生總結: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臺。
教師出示長城近景圖,引導學生看著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學生指著圖片給大家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和瞭望口、城臺及其作用,并介紹如何減少傷亡。
師生總結:長城用高大的身軀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衛(wèi)了祖國的領土,長城這樣巧妙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想說點什么?(長城偉大,作為中國人很驕傲等。)
3.由長城想到的
學生談自己的感想,比如:看到了修筑長城的人穿的破破爛爛,用肩膀,用手抬,把巨大的條石抬上去;看到有的人干的慢了,監(jiān)工就用皮鞭狠狠的抽打,身上是血淋淋的口子;看到有的人累死了,其他人就從他的身體上踩過去。
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修筑長城的年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科技非常的不發(fā)達,而且那時是古代,得靠人力來把磚和用的東西運到山上去。)你是怎樣知道的?文中的哪些話告訴了我們?
同學們知道兩三千斤有多重嗎?在當時科技非常落后的時代,要把這些數(shù)不清的巨大的條石,靠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嶺,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鮮血,甚至多少生命?。?/p>
同學們,你們能讀出這種艱辛和不易的感覺嗎?學生讀文。
四、情景解說
長城不僅震撼著我們,也震撼著全世界。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帶著他的全家來旅游了,誰能對著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給他介紹一下長城?學生介紹。
請同學們?nèi)w起立,讓我們懷著對長城的敬仰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五、回顧課文
寫作方法:觀察—想象—贊美。
說明方法:比喻、數(shù)字。
同學們,雖然我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長城的故事說不完,長城的歷史道不盡,請同學們搜集關于長城的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開個故事會,老師相信長城的美名一定會千古流傳,長城的精神一定會永放光芒。
(責任編輯 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