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龍
【新聞提示】2011年12月15日上午,平頂山“天價過路費”案在河南魯山縣法院再審,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庭審,法院當庭宣判,時軍鋒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罰金5萬元。時建鋒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罰金1萬元。另兩名涉案人員時留申、王明偉犯偽證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4名被告人均表示不再上訴。
“天價過路費”已然成為2011年度熱詞之一,河南禹州市農(nóng)民時建鋒為了逃掉高速通行費、多掙錢,在購買兩輛大貨車后,拿著兩套假軍車牌照瘋狂營運,八個月的時間里,免費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偷逃過路費368萬余元。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這八個月里,他才掙了20來萬。
細究天價過路費案的具體細節(jié),可謂一波三折:一方面,再審結(jié)果相比之前的判決發(fā)生了戲劇性變化:“指控金額從368萬多減少至49.23萬,主犯從哥哥變成弟弟時軍鋒,懲罰從無期徒刑改為七年有期。”
另一方面,相關責任人被問責。河南省高級法院黨組認為,平頂山中級法院在審理時建鋒詐騙一案時,存在審查不細、把握不嚴等問題,決定對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其中,主審法官被免職,主管副院長被停職檢查。就這兩個結(jié)果而言,或許正像一些學者所指出的,盡管在此前司法的公信力受到了嚴重的質(zhì)疑,但由于勇于糾錯,所以,毋寧說其反過來也增強了司法的公信力。
對這一結(jié)論而言,個人和多數(shù)人持懷疑的態(tài)度,理由在于:
首先,如果沒有輿論的介入,很難想像會出現(xiàn)如此戲劇性的變化?換而言之,毋寧說一二審的法院的司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國一些基層法院的水平。
就此而言,如何提高法院的司法水平或者法官的素質(zhì)應當是需要予以深思的。與此同時,盡管就這個案而言,輿論對司法的監(jiān)督的確起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即促使法院通過再審程序糾正錯誤,從而依法作出公正的判決。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可能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另外,正如有些人所擔心,在某些情形下,輿論也可能損害審判獨立,從而使得法官偏離法律規(guī)定而為判決。
其次,導致中國流通業(yè)費用過高這一現(xiàn)狀的重要原因在于高額的公路收費。截至目前,全世界82%的收費公路在中國,其收費占流通成本的50%-70%;另外,一些媒體在調(diào)查2010年A股市場19家上市高速公路的財務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八成上市高速公路的毛利率水平超過了50%,其暴利程度超過了房地產(chǎn)業(yè)。毋寧說,所以有人偽造軍牌,偷逃路費,這才是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