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頃刻與并置:漢畫敘事探賾

      2012-04-29 03:27:11李征字
      理論月刊 2012年2期
      關鍵詞:漢畫像石敘事圖像

      李征字

      摘要:圖像作為一種特殊的敘事媒介曾在人類歷史中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文字產(chǎn)生之后。圖像的敘事作用雖然有所削弱,但并沒有完全消失。漢畫像石圖像以其獨特的構(gòu)圖方式——把握“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展開構(gòu)圖與并置重要場景與事件的畫面,在圖像敘事中達到了一定的成就。我們不僅要關注漢畫像石在藝術上的成就,同樣要關注其在圖像敘事上的成就。

      關鍵詞:漢畫像石;圖像;敘事;頃刻;并置

      中圖分類號;J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0544(2012)02-0080-04

      敘事是一個歷史久遠且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它幾乎伴隨人類歷史始終。在人類進行敘事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媒介十分豐富,羅蘭·巴特曾敏銳地指出。對于人類來說。似乎任何材料都可以敘事?!皵⑹鲁休d物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有聲語言、是固定的或活動的畫面、是手勢,以及所有這些材料的有機混合”。毫無疑問,在他眼中,圖像也是可以運用的敘事媒介。追溯歷史,他的這番話確實不差,人類在史前時期曾經(jīng)運用過多種圖像形式進行敘事,比如結(jié)繩、刻契、圖畫等。進入文明社會之后。雖然人類所運用的敘事工具更加多樣,其中文字的出現(xiàn)使人類的敘事能力邁入全新的階段,但同時圖像作為重要敘事媒介的地位依然沒有削弱,在某些特殊的環(huán)境下。圖像在敘事中依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漢代的畫像石圖像就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類。

      漢畫像石圖像的身份十分特殊。這種特殊首先體現(xiàn)在來源上,畫像石絕大多數(shù)來自墓葬。是墓葬建筑的構(gòu)建部分。墓葬的背景使畫像石圖像成為一種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而絕非普通的圖像。其次,它的構(gòu)圖方式也非同一般,它是一種“石頭上的繪畫(或雕塑)”,滕固曾將其稱作“擬繪畫”和“擬浮雕”,這種在石頭上構(gòu)筑的圖像與一般的繪畫或者雕塑有著非常明顯的區(qū)別。這兩點使得漢畫像石圖像與一般圖像區(qū)別開來,從而使得它的敘事也有著不同尋常的特點。

      漢畫像石上的圖像根據(jù)內(nèi)容,可以分為(1)反映社會生活的圖像,(2)描繪歷史人物故事的圖像,(3)表現(xiàn)祥瑞和神話故事的圖像,(4)刻畫自然風景的圖像。其中,(2)和(3)類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可與現(xiàn)存的文本材料相互印證甚至進行補充,所蘊含的敘事內(nèi)容十分豐富,也最能體現(xiàn)漢畫像石圖像的敘事特征。

      在現(xiàn)今出土的數(shù)以千計的漢畫像石中,山東嘉祥武梁祠的畫像石藝術價值較高,曾被長廣敏雄稱為“漢畫像石之王”,其圖像多屬于(2)、(3)兩類,而且經(jīng)過費慰梅、蔣英矩、吳文祺等學者的努力,武梁祠的復原工作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此基礎之上,對以武粱祠畫像石為代表的漢畫進行研究,能夠從中窺見漢畫敘事的特征與成就。

      一、頃刻

      萊辛在《拉奧孔》中把以畫為代表的造型藝術稱之為空間藝術,而把以詩為代表的文學稱之為時間藝術。與此相對應,圖像可稱之為空間性的媒介,而語言文字則可被稱為時間性的媒介。一方面,由于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沖動,這兩種不同的媒介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想要超越自身的表現(xiàn)性能而進入另一種媒介表現(xiàn)狀態(tài)的“出位之思”;另一方面,這兩種媒介欲進行突破而相互表現(xiàn)的時候又展示出天然的缺陷。不過,由于詩表現(xiàn)的對象比畫要廣闊,所以萊辛的這種“詩畫異質(zhì)”說,其實隱含著“詩高畫低”的傾向,所以他認為:“生活高出圖畫有多么遠,詩人在這里也就高出畫家多么遠?!杯h(huán)過正是在“出位之思”的沖動下。古今中外都出現(xiàn)了不少利用時間性的媒介表現(xiàn)空間,以及利用空間性的媒介表現(xiàn)時間的藝術作品。龍迪勇認為故事畫是后者的代表,而作為墓葬建筑組成部分的漢畫像石正是這種故事畫中的一類。就前文所提到的畫像石圖像中的(2)、(3)類內(nèi)容,其實都是早期故事畫的代表。

      從本質(zhì)上說,敘事是一種時間性的藝術。敘述者必須在時間的軌道中敘述某件事情的過程。雖然敘述方式允許多種多樣,可以運用順敘、倒敘、插敘等,但整個敘述過程仍然是一個線性的流程。在這個過程中,同樣具有線性特征的語言文字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所以利用語言文字這種時間性的媒介進行敘事成為了人類的首選。要想運用空間性媒介的圖像來進行敘事,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進行時空轉(zhuǎn)化,“我們必須使它(圖像)反映或暗示出事件的運動,必須把它重新納入到時間的進程之中。也就是說。圖像敘事首先必須使空間時間化。”

      龍迪勇指出了使空間時間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便是:利用“錯覺”或“期待視野”而訴諸觀者的反應,具體到圖像的構(gòu)建方式上,便是對于整個事件某個瞬間或者頃刻的選取。這個選取的瞬間或者頃刻必須能夠包蘊整個事件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使觀者在觀看圖像時能夠接受到最豐富的信息,最終使整個敘事過程得到最完美的呈現(xiàn)。萊辛在《拉奧孔》提出了“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他認為“藝術由于材料的限制,只能把它的全部模仿局限于某一頃刻”,慚以畫家應該挑選全部“動作”中最耐人尋味、最富于想象力的那一“片刻”;千萬不要畫出“頂點”,因為一到頂點,事情的進展也就到了盡頭,無法再“生發(fā)”了?!白钅墚a(chǎn)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讓想像自由活動的那一頃刻了。我們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東西來。我們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東西來,也就一定愈相信自己看到了這些東西。在一種激情的整個過程里,最不能顯出這種好處的莫過于它的頂點。到了頂點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遠的地方去看,想像就被捆住了翅膀,因為想像跳不出感官印象,就只能在這個印象下面設想一些較軟弱的形象,對于這些形象,表情已達到了看得見的極限,這就給想像劃了界限,使它不能向上超越一步?!薄簿褪钦f。這個頃刻具有最大的藝術張力,畫家抓住了這一點,就能夠使觀者既能看到過去,又能看到未來。這樣的圖像,能夠使觀者看到產(chǎn)生時間流動的意識,從而達到敘事的目的,也就是萊辛所說的:“繪畫在它的同時并列的構(gòu)圖里。只能運用動作的某一頃刻,所以就要選擇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頃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從這一頃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錢鐘書先生在《讀<拉奧孔>》一文說:“中國古代畫故事,也知道不挑頂點和最后景象”,他舉的例子都來自繪畫繁盛的唐宋,其實早在漢代,中國古代的匠人們就已經(jīng)有了這種的意識。

      武梁祠不少反映歷史傳說故事的畫像石圖像中,工匠們開始熟練運用這種意識進行創(chuàng)作,他們抓住了事件的“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利用圖像進行敘事,比如位于武梁祠后壁的“魯義姑姊”畫像?!棒斄x姑姊”的故事出自漢劉向編撰的《列女傳》,魯義姑姊是魯國國都郊外的一個婦人,齊魯交戰(zhàn)之時,魯義姑姊帶著自己的兒子與侄子逃難,眼見齊軍來到跟前,魯義姑姊毅然丟下自己的兒子,而抱著侄子逃入山中,后來齊將感嘆其節(jié)義,便停止伐魯,魯君聽說后,對其進行賞賜,并將其稱為義姑姊。武梁祠畫像對這個故事的描繪十分精彩,毫無疑問,這個故事中,最緊張最迫切的瞬間便是齊軍將要沖到魯義姑姊跟前,而她毅然拋棄自己的兒子,抱著侄子準備逃走的時刻。工匠們緊緊抓住這一點,將畫像的大部分空間留給代表軍隊的一

      輛馬車以及對抗的齊魯士兵。而魯義姑姊和她的兒子、侄子則被壓迫至畫像的最右邊,從圖像觀之。仿佛齊軍就要沖到魯義姑姊跟前。最精彩的地方在于魯義姑姊已經(jīng)抱著侄子,拋棄兒子準備逃難,甚至她的身形都已經(jīng)向右傾斜,說明她正準備迅速逃走;然而她的頭卻轉(zhuǎn)向與身體相反的方向,一方面她是在觀察齊軍的動向;另一方面。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她在回頭看兒子最后一眼。整個畫像加上榜題把魯義姑姊故事的前半部分表現(xiàn)得非常清楚,以至于觀者在觀賞時甚至可以感受到兩軍交戰(zhàn)的激烈程度,以及魯義姑姊在面對危險時的堅定選擇。還有她的一片心酸之情。整個畫面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包蘊著豐富的內(nèi)容。這幅畫像能夠達到如此效果,與工匠對“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的把握密切相關。

      除這幅圖外。同樣位于后壁的藺相如完璧歸趙故事的畫像具有相似的神采。與情節(jié)簡單的魯義姑姊故事相比,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要復雜得多,不過工匠們依然牢牢抓住了這個故事最緊張最富有包蘊性的頃刻,那就是藺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的瞬間。武梁祠的畫像中,描繪的正是這個場景,藺相如手舉和氏璧,正準備擊柱,而秦王則在一旁驚恐萬分,舉著雙手請求藺相如不要這樣做。藺相如一副怒發(fā)沖冠。毅然決然的大無畏神情,而秦王則在一旁微弓身子。甚至舉著雙手。仿佛在哀求藺相如不要如此莽撞。雖然畫像沒有描繪出他們的表情,但是從他們的動作便可見出兩人之間激烈的沖突,在動作對比當中,整個故事所包含的關于忠誠與仁義的意蘊不言而喻。整個畫像通過對這個最具沖擊力頃刻的刻畫,將整個故事做了最充分的表達。

      除了這兩幅之外,武梁祠左壁的“梁節(jié)姑姊”畫像、后壁的“李善遺孤”畫像以及西璧的“曹子劫桓”畫像等,都體現(xiàn)出漢代工匠們選擇決定性片刻的技巧。這些圖像除了構(gòu)思巧妙之外,而且“每個人物,每種形象,每部分細節(jié),不僅要傳達出正在發(fā)生的事情,還必須作出預示——傳達即將出現(xiàn)的事情。”除了武梁祠之外,在各地出土的畫像石以及漢墓壁中還有不少擁有類似藝術構(gòu)思的作品,比如在洛陽燒溝漢墓壁畫中的《二桃殺三士》圖像。畫面中,面對置于盤中的兩顆桃子。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三人動作各異,反映出三人不同的心態(tài),這也是整個故事中最富有戲劇性的場景,漢代工匠們的匠心獨具在此也得到了體現(xiàn)。

      選取決定性頃刻進行敘事的圖像大多屬于流傳較廣,民眾耳熟能詳?shù)墓适?,且情?jié)不太復雜,民眾觀看畫像以及閱讀榜題之后,再聯(lián)系自己對這個故事的了解,能夠最大程度地復原圖像中所敘述的故事情節(jié)。

      二、并置

      相對而言,一些民眾不是很熟悉,或者故事情節(jié)比較復雜,擁有多個敘事中心的故事則不太適合于這種構(gòu)圖方式,于是另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應運而生,這就是并置。所謂的并置,是將一個故事在不同時間點上的場景或事件要素挑取重要者“并置”在同一幅畫面中,而這些場景或事件要素的重要者表現(xiàn)在畫面上時往往是這個故事某個階段的決定性頃刻。所以,如果說頃刻敘事所描繪的場景是1,那么并置敘事所描繪的場景就是2、3或者n。這樣的敘事方式既不同于單個場景的敘事,又不同于故事畫式的連續(xù)、歷時的敘事。雖然它的畫面看起來只有一個場景,故事的發(fā)展也有歷時、連續(xù)的特點。但是仔細觀察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往往由2個以上的場景并置而成,每個場景都代表故事的某個階段或某個片段,畫面雖然看起來合理。卻不符合一般的邏輯。

      在以武梁祠畫像石為代表的漢畫中就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創(chuàng)作,比如在武梁祠右壁第二層出現(xiàn)的著名的“荊軻刺秦2E"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漢代流傳甚廣,范圍遍及大半個中國,在現(xiàn)今出土的漢畫像石中,至少有9幅圖像與此相關,分布在山東、四川、浙江、陜西等地。其中在武氏家族墓地的另外兩個祠堂(一般被稱作前石室和左石室)中就有分別有一幅,特別是前石室中的“荊軻刺秦王”畫像,畫面比武梁祠上的更細膩,所展示的細節(jié)也更多。

      雖然這些圖像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史書等文獻而被命名為“荊軻刺秦王”,其故事情節(jié)看起來也與《戰(zhàn)國策》、《史記》、《燕丹子》等書的記載相差無幾,但細究起來,其中還是存在不少相互抵牾的地方。沒有任何一種文獻能夠與其中所有的畫面完全相合,畫面與文獻無法一一對應,有些畫面與文獻甚至出現(xiàn)了相互矛盾的地方。這至少可以說明這個故事在漢代存在不同的版本?;蛘哒f在民間存在不同于官方說法的版本。不過。雖然這些圖像在細節(jié)上各有區(qū)別,所展示的內(nèi)容有多有寡,但無一例外,它們都選取“擲匕中柱”這一幕,各地的“荊軻刺秦王”畫像都是圍繞這一情節(jié)展開。

      各地工匠在畫像石上表現(xiàn)“擲匕中柱”一幕時。普遍的做法都是描繪荊軻擲出匕首,誤中銅柱,秦王環(huán)柱奔逃。這確實是整個故事最緊張高潮的一刻,工匠們把握住這一刻并將其描繪出來,看起來符合把握“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的原則,然而實際上,在情節(jié)內(nèi)容比較豐富的三塊武氏祠畫像石上,所展現(xiàn)的內(nèi)容遠遠不止于故事中“一剎那”或者“一個頃刻”,而是將這個故事不同時間點、先后發(fā)生的片段壓縮到一個畫面之中。

      《史記·刺客列傳》描繪了整個刺殺過程:見秦王時,荊軻和秦舞陽分別捧著裝有樊於期和督亢地圖的盒子,匕首藏在地圖之中。來到陛下之后,秦舞陽心中害怕。改由荊軻獻上地圖。圖窮匕現(xiàn)。荊軻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準備行刺,但秦王驚覺,斷袖而環(huán)柱逃命。依照秦律。在宮殿之上的臣子不得持兵器,危急之中,侍醫(yī)夏無且用藥囊擊荊軻。隨即秦王在左右的提醒下拔出寶劍還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失去行動能力,奮力向秦王擲出匕首,結(jié)果匕首只是刺中銅柱。最后荊軻被殺,這次刺殺活動失敗。

      不管是武氏祠中的三幅圖像還是其他地方發(fā)現(xiàn)的“荊軻刺秦王”圖像,所涵蓋的內(nèi)容都與《史記·刺客列傳》相互區(qū)別,比如所有圖像中都沒有地圖,也沒有表現(xiàn)夏無且擲藥囊的情節(jié)。而文字資料中則沒有侍衛(wèi)環(huán)抱荊軻以及匕首洞穿銅柱的情節(jié)。陳葆真和邢義田不約而同地指出。武氏祠的三幅刺秦王圖至少應該包括五個先后的段落:(1)秦舞陽害怕,匍匐于地(武粱祠、后石室兩幅最明確,匍匐者身旁有榜題“秦舞陽”);荊軻打開盛樊於期頭的盒子(三幅皆有盛有人頭已打開的盒子),請秦王驗看。(2)荊軻揮匕首,僅斷秦王衣袖(后、左石室二副可見已斬斷的衣袖),秦王奔逃。(3)荊軻欲追,卻遭攔阻,被人攔腰抱住(三幅皆同)。(4)荊軻擲出匕首,匕首洞穿立柱(三幅皆同)。(5)持盾握劍的武士前來救秦王,從前后包抄荊軻(前、左石室)。

      如果觀者只是把目光集中在“擲匕中柱”這一幕。那么畫面中所表現(xiàn)出的其他四幕就會被有意無意地忽略,而以為工匠們只是根據(jù)“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的原則來創(chuàng)作這些圖像。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到了秦舞陽匍訇于地或者斷袖等微妙的表現(xiàn)時間順序的情節(jié),就可以領悟到原來工匠所想要表現(xiàn)的并不僅僅是刺殺中最緊張驚險的一幕,而是想要表現(xiàn)整個故事。正如邢義田所說的一樣。相比較武氏祠工匠們的巧思,其他地方的工匠們則更愿意

      以簡單的畫面單單捕捉刺殺最精彩的一刻:擲匕中柱。兩者高下立判。

      這樣的手法一旦被掌握,其運用的地方自然不止一處。武梁祠中,就有好幾處畫像石都是運用這樣的手法進行的創(chuàng)作,比如與“荊軻刺秦2E"畫像相對而位于西璧的“豫讓刺趙襄子”畫像。

      根據(jù)《史記·刺客列傳》可知,豫讓為晉國智伯門客,受到智伯的重用。智伯集合韓、魏之兵攻打趙襄子,兵臨城下后,趙襄子暗中聯(lián)合韓康子和魏宣子反攻智伯。智伯身死國滅。之后,豫讓逃入山中,計劃殺掉仇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他的第一次刺殺沒有成功,反而被趙襄子抓獲,不過趙襄子念在他的忠誠有加而放掉了他,但這并沒有動搖豫讓報仇的決心。后來,他將生漆涂滿全身,使皮膚潰爛長滿膿瘡,又吞炭改變嗓音,以至于無人認識他的本來面目。他暗中潛伏于趙襄子往來的橋上。準備再次行刺,然而當趙襄子經(jīng)過時他的馬突然受驚,這引起了趙襄子的驚覺。一番搜尋之后,豫讓再一次被抓。豫讓自知此次不能幸免,就請求趙襄子將衣服借與他擊殺一番?!把梢灾聢蟪鹬狻?。趙襄子滿足他的愿望后,豫讓伏劍而死。

      武梁祠的這幅“豫讓刺殺趙襄子”畫像同樣將故事中先后發(fā)生的兩個場景集中在一幅畫面之中。左邊是坐在馬車上的趙襄子,馬的屈膝仰鳴說明它正在受驚。按故事情節(jié)來說,此時的豫讓應正潛伏于橋下;右邊則是手持長劍的豫讓,他指著地上的衣服,正準備“三躍而擊之”,這個場景只能發(fā)生于豫讓被抓后。兩個明顯不是發(fā)生在同一個時間點的片段被工匠們并置到了一個畫面中,如果觀者只是集中關注于其中的任何一幕,或者把兩幕視作一個情節(jié),那么整個畫像的敘事過程就難以完成,而工匠們的巧思也將被淹沒。

      工匠們之所以采取并置的方式進行構(gòu)圖,其原因在于這種方式既最大程度地呈現(xiàn)了故事情節(jié),又節(jié)省了構(gòu)圖空間,同時延展了敘述時間,從而大大豐富了圖像的敘事表現(xiàn)力。它的出現(xiàn)說明工匠們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這個故事高潮的一瞬間,而是想要充分展示故事前后的發(fā)展過程。

      這種將多個發(fā)生于不同時空中的場景集中到一個畫面中的構(gòu)圖方式,在古代西方和中國的工匠手中都屢有運用,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就曾以委羅奈斯的《歐羅巴》與華多的《發(fā)舟愛之島》為例,進行了專門分析與論述。劉敦愿先生以此為起點,在《中國古代繪畫藝術中的時間與運動》一文中以故宮博物院所藏《宴樂銅壺》上的“弋射圖”為例同樣論述了這一點。“弋射圖”中,一片水面上,一群射者正在彎弓射雁,天空被雁群所布滿,中箭者拼命掙扎。幸免者拼命高飛,正如劉敦愿先生所說,看起來畫面狀寫得相當全面,然而在畫幅的左下部分,卻出現(xiàn)一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群水禽兀立在水邊,盡管天空中的雁群驚鳴一片,甚至有些中箭的大雁就要落到它們頭上,而這些水禽卻無動于衷。

      以常理來看,這個圖像確實有些奇怪,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個畫面看作發(fā)生于不同時間點的兩個畫面:一個是弋射之前的寧靜狀態(tài),以那些兀立的水禽來表示;一個則是弋射開始之后的混亂慘烈狀態(tài),以那些漫天飛舞以及中箭的雁群來表示。這樣我們就能理解,正是這兩個畫面的并置才使得整個弋射過程得到完整呈現(xiàn)。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敘事媒介的圖像與一般圖像在構(gòu)圖上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一般圖像在構(gòu)圖上以藝術表現(xiàn)力的釋放為重點,著力于藝術的表達,而作為敘事媒介的圖像在完成一般圖像在藝術上的任務之外,還承載著敘事的使命。正是這個使命,使得設計者在進行設計與制作時,不得不尋找最能表現(xiàn)敘事張力的構(gòu)圖方式。從歷史的經(jīng)驗來看,把握“最富于孕育性的頃刻”進行構(gòu)圖與并置重要場景與事件的畫面是兩種比較有效的方式,能夠達到良好的敘事效果,特別是在描繪一些歷史故事時。

      漢畫像石以其深沉雄大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美術史上卓然獨立,其藝術成就早已得到公認。然而其在敘事上的成就尚未得到重視。本文所涉及到的頃刻與并置只是從漢畫的構(gòu)圖上探索其敘事成就,其在敘事風格、敘事角度等方面仍有開拓的空間。

      猜你喜歡
      漢畫像石敘事圖像
      改進的LapSRN遙感圖像超分辨重建
      有趣的圖像詩
      論晚清史詞的“詞史”特質(zhì)
      東方奇幻與眼球?qū)徝溃簩χ袊Щ秒娪暗慕庾x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1:37:26
      漢畫像石藝術在裝飾性繪畫中的思考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2:31
      關于漢畫像石圖形符號在公共空間中的作用摭談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14:25
      漢畫像石中“魚蓮”圖像研究
      略析沈從文小說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質(zhì)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5:39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zhàn)》中的隱喻探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49:38
      漢畫像石的彩繪藝術探淵
      今傳媒(2016年5期)2016-06-01 00:40:50
      盐城市| 湖南省| 辽阳市| 河北区| 叙永县| 新密市| 岱山县| 兰州市| 诸城市| 策勒县| 莆田市| 行唐县| 金湖县| 阳泉市| 茂名市| 房山区| 韶关市| SHOW| 谢通门县| 怀宁县| 洪雅县| 虹口区| 县级市| 南宫市| 田林县| 德兴市| 图木舒克市| 台江县| 崇明县| 普定县| 米易县| 松阳县| 鄱阳县| 毕节市| 南京市| 太谷县| 阿合奇县| 察隅县| 新津县| 始兴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