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濤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充斥著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式的沖突,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呈現,無論是什么樣的方式,都離不開一個中心,那就是高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成為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那么,如何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位數學教師理應思考、探索的主要課題.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1. 課堂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數學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 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 備課各環(huán)節(jié),如情境創(chuàng)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名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名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課堂模式要打破框框,摒棄模式化,可根據不同內容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每名學生都能從課堂中找到成就感,歸屬感!
2. 設置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置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要具體、恰當,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目標的設置要講究,如太高,則會讓學生望塵莫及,喪失信心,如太低,則會讓學生觸手可及,調動不起積極性;只有設置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蘋果”的教學目標,才能對教學有利.
3. 巧用獎勵手段,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熱情
新課標實施幾年來,許多老師都認識到了獎勵比懲罰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將批評掛在嘴上,將懲罰用在手腳上,或者想用獎勵的方式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場,并適時給予一些恰當的獎勵,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靈活實施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如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
具體地說,教師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課堂管理理念,改變教師控制與學生服從的狀況,謀劃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呈現方式,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數學問題解決過程是“設置情境 ” “ 提出問題” “探究解題思路” “解決問題”“反思拓展”,數學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一個數學問題的發(fā)現、提出直至解決的過程,所以,當前對高效課堂下的教學基本操作程序一般理解為:“創(chuàng)設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建構知識” “拓展運用” “反思歸納”.
上面對高效課堂教學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其實是對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革,是有繼承地發(fā)展:創(chuàng)設情境為傳統(tǒng)的課題引入進行了包裝,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構知識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者滿堂灌的模式,體現了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精神,拓展運用與反思歸納其實是對傳統(tǒng)例題教學進行了升華,強調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三、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數學課堂,以下幾個方面必不可少
1. 要理清目標關系
要明確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正確解讀課程目標,科學表述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目標是以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的形式出現的,要確定某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就要將課程目標化解為課時教學目標. 具體地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闡述. 如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教學內容中,課程目標的表述非常簡單,一句話:認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如何認識,認識到什么程度.
2. 通過師生角色反串,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達成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學生只有在和諧的氣氛中,才會有安全感和積極的自我觀,才會愿意接受指導和自我控制. 學生總有“向師性”,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營造課堂和諧的師生關系. 筆者認為,通過師生角色反串,即讓學生當老師,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老師的神圣感,同時也體會到老師課堂管理的艱難. 當學生從講臺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后,他就會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并有意識無意識地勸導同伴一起來維護課堂紀律. 從這種意義上說,和諧良性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是實施低耗高效的課堂教學的必要背景條件.
3. 教師課堂語言要規(guī)范準確、簡潔易懂
數學是一門對語言文字規(guī)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詞順序顛倒,都可能造成表達意義的不同,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規(guī)范準確. 我們面對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課堂語言要簡潔、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課堂效率有效提高.
4. 關注每一名學生
這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課堂上能關注班上的每一名學生,讓每一名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回避任何一名學生提出的問題;課堂上對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給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回顧我們的課堂,也許回答問題的更多的是中上層學生,所以中上層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而我們的差生相反的就變得無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師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 要使數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從關注每一名學生開始,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總之,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漸近的過程,是指引我們教學行為的一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