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裙燕
一、數(shù)學有效提問的含義
就數(shù)學課堂教學來說,所提問題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受數(shù)學學科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制約,同時還與教師提問時的措辭和表述有關,提問前具有一定的預見性.而所提問題的功能的實現(xiàn)程度則受學生的認知水平及課堂情境的制約,一般難以在事前預見.這里講的問題的功能,主要指兩方面:第一,所提問題本身的固有功能與提問的目的是否一致.第二,教師提問時措辭是否明確,表達是否清楚.
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得出結論: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提問是指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精心設置問題,通過提問能真正開啟學生的心靈,誘發(fā)學生思考,開發(fā)學生的智能,調節(jié)學生的思維節(jié)奏,促進學生參與,發(fā)展學生認知,有效組織課堂,促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提問.
二、影響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因素
數(shù)學教育是思維的訓練,用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思想來處理問題是不可或缺的.每個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都會形成一套自己的提問體系,但是目前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現(xiàn)狀并不樂觀,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一)重量不重質
有的教師不注重課堂提問的質量,反而用課堂提問的數(shù)量來衡量課堂里學生活動是否豐富.大數(shù)量的無質量的問題導致學生根本無暇思考,更別說是能消化吸收,最終導致學生不知所學.
(二)提問抓不住關鍵
有的教師習慣性地提一些以“對不對”“是不是”等結束的問題,對這些膚淺的問題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大聲回答.這種提問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容易使教師造成錯誤的判斷,影響學習效果.
(三)提問對象過于集中
有的教師上課總喜歡提問那些表達能力強或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這使得沒有被提問到的同學無精打采,心不在焉,長期下來就不會去積極思考問題,甚至失去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四)不善于傾聽學生的回答
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會表現(xiàn)出不耐煩或者注意其他學生的小動作.這會導致學生草草結束回答,也有可能導致學生把事先想好的要點給忘了.這種不尊重學生的行為,會使學生認為教師在內心里對我沒有多少期待,從而大大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互動效果不好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教師沒有把問題表述清楚;或者提出的問題過于深奧,超出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或是認識能力;或是教師在提問后給學生的思考時間太短,學生還未來得及思考,教師就自己回答或讓其他學生回答;或將問題重新組織,再次提問.
三、提高課堂教學中問題有效性的策略
在課堂教學上有效提問是教師的追求,那應該如何提高職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本文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研究:
(一)提高所提問題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有用性
1.所提問題的功能要與目標相一致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的功能與提問的目的是否一致,對能否實現(xiàn)教學目標影響重大.教師課堂上的提問,有時是為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時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時是為了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有時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某些疑難問題而做的思維性鋪墊,等等.針對不同的提問目的,設計問題時,必須考慮其功能與目的要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實現(xiàn)提問的功能時達到相應的目的,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2.教師提問時措辭、表達要準確
教師課堂提問時要講好普通話,發(fā)音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要讓學生聽得明白.另外教師提問時要準確地使用數(shù)學語言,不能把生活語言代替數(shù)學語言用于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準確地讀出和書寫出數(shù)學式子,避免讓學生產生歧義和誤解.
(二)提升所提問題固有功能的實現(xiàn)程度
1.問題難度要循序漸進,層次梯度要合理分配
職高學生的基礎文化課程掌握情況參差不齊,各個班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盡相同,有的班級所提問題的梯度可以大點,而有的班級所提問題的梯度只能小一點.在設計問題時,先根據(jù)分好的層次分配好各層的大致問題數(shù),再在各個層中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相應難度的問題.提問時,較難的問題要向基礎好的學生發(fā)問,比較容易的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學生.
2.課堂提問后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
數(shù)學知識,邏輯性較強,在課堂提問時,大多數(shù)問題,除了要回憶相關的知識點,還需要推理和計算,得花時間.所以教師設計問題時,要對學生回答問題所需時間作出估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獨立思考,以便準確地反映出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
3.學生回答問題后要恰當評價
完美的回答,教師要毫不吝嗇地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成功走向成功;對于不好的回答,教師首先要肯定其正確的一面,然后再指出回答中的不足,分析造成不足的原因;對于錯誤的回答,要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幫助學生突破障礙,逐步向思維目標靠攏.
4.提問語言要親切,面部表情要和藹
課堂上教師親切的話語與和藹的面部表情,會使學生感到友好,氣氛會變得和諧融洽,學生聽起課來感到輕松、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職高的學生,即將成年,形成了牢固的自尊,教師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點滴不是,都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感,從而影響聽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