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要: 在科學課堂上無論是新的知識點的講解,還是對所遇問題的質疑,抑或是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答甚至延伸,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不昭示著這樣的一個道理: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以人為本”,就是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講學稿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在成長中收獲著幸福,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能力發(fā)揮的極致。講學稿讓科學課堂成為讓每一個孩子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地方。
一、講學稿擺正了師生的位置,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和學生的學習觀。
老師由前臺退到幕后,由教變導,角色的轉變是傳統(tǒng)教學觀和教學模式轉變的標志。學生由臺下走到臺上,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豐富的內(nèi)心和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在他們的課堂上得以發(fā)散和升華。
無論是新知識點的講解,還是對所遇問題的質疑,抑或是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答甚至延伸,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無不昭示著這樣的一個道理: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耙匀藶楸尽?,就是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知識要由個體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建構,教師無法將自己的知識轉嫁給學生,只能引導學生在原有的知識點上不斷生成新知,教師是指點迷津的航標,而不是包攬全部、載著學生前行的舵手。老師只需在必要的時候為學生扶正方向,答疑解惑。老師不要單純追求“張飛”的勇猛與熱情,還要有“孔明”的智慧與謀略。
二、吸引學生,讓成功的快樂為學生張揚的心保駕護航。
如果課堂是一個舞臺的話,老師就應該是臺下的導演,學生應該成為臺上的主角。做導演的老師肯定比做演員的老師更輕松,做演員的學生也肯定比做聽眾的學生更投入。對于“90后”學生而言,“個性張揚”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最需要的是被人認可,他們需要走到臺前展示自我的風采。當他第一次鼓起勇氣走上講臺的時候,引導臺下的學生為他鼓掌助威,這時他是激動的;當他被臺上的“小老師”問得啞口無言的時候,讓他感受到身后團隊的力量,這時他是感動的;當他對自己報以很大的期望卻沒有給大家一個精彩的闡述的時候,給予他鼓勵的掌聲和贊許的目光,這時他的心里是溫暖的;當所有人的在為一個難題而沉默,他卻給出精確的回答的時候,給他以最高的榮譽,讓他感受到成功背后難以釋懷的感動,這時他是驕傲的……為了下一次的講課,他能主動準備很久很久;為了在眾人面前脫穎而出,他可以廢寢忘食。他想展現(xiàn)自我,就給他一片天空,給他一個舞臺,當掌聲響起的時候,他會愛上這里的一切。當課堂中的一切都變得伸手可及,當努力過后感受到榮耀的時候,他的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種最原始的欲望,而令學生期待的課堂又何愁不會高效和精彩呢?
三、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環(huán)都要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
講學稿注重的是學生學習階段的前移,學生自主預習是課堂開始的關鍵,也是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我的基本保障。為了讓學生更加有信心,為了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參與課堂,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每一節(jié)課都是以學生的小組討論開始,小組成員在對預習成果進行比較全面的溝通和交流的同時,對自己上臺展示自我,與大家分享成果有了更大的信心。
新課的講授完全可以讓有能力的同學上臺代替老師完成,我們要相信學生有這樣的實力,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應該有這樣的勇氣。當一位同學上臺為大家講授某一個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和臺下的所有同學一起聆聽。走下講臺,走近臺下同學時,你會發(fā)現(xiàn),換個角度觀察,這里原來是另一個世界。傾聽的人變得多了,同學們對上課的熱情更足了,大家對課堂期待的目光更多了。臺上的小老師完全放開包袱講,可以提問,可以被提問,一切都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度過,不論是提問者,還是回答者,都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的身后有他的小組,他們是一個團隊;他們小組的身后還有整個班級,是對手更是盟友;整個班的背后還有一個老師,這里是最大的后勤保障。怕什么?還有什么好怕?大膽地講吧,大膽地吧,每一次上臺都不再是萬般無奈的痛苦,而是大家你爭我搶展示自我的最佳機會。
互動的過程是所有同學思維碰撞、激發(fā)火花的過程,是一個由量變轉向質變的飛躍。在這樣的課堂里,知識的傳授不再是老師單一的灌輸,而是大家你爭我辯的探究。當一個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時候,每一位同學都會積極思考,他可以解答,可以質疑,還可以延伸,課堂不是老師的,也不是某一位同學的,課堂是大家的,屬于在座的每一個人。這樣的課堂永遠都不缺舉手回答問題的人,因為每一個站起來的機會都是那么難得,勇敢地爭取,是為了證明自己。在互動中,每位學生都在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踴躍展示,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此時的學習,不再是負擔,不再是迫不得已,而是一種競爭,一種樂趣,一種收獲,一種享受。學生在愿學、樂學的氛圍中,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
盡管在使用講學稿的課堂中還有一些困惑沒有解決,但是我已經(jīng)在這樣的課堂里感受到學生對我巨大的沖擊,那是他們被壓抑的智慧無限迸發(fā)出來的強大力量。在與他們思維交流的過程中,我同樣學到了許多東西,更感受到了無比的快樂。課堂不再沉悶,老師不再辛苦,學生不再無聊,每一位同學都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快樂地學習。這樣的課堂里,同學都養(yǎng)成了自主預習、討論、探究、質疑、爭論的好習慣。相信以后在不斷地總結和改進中,學生會更有熱情,在勇敢地自我展示中感受快樂學習的無限美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人民教育,2001-9.
[2]楊啟輝.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學習手冊.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劉芳.教育觀念的轉換與更新.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