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臘枝 胡美霞 陳麗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篩查和治療梅毒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據(jù)篩查、診斷和治療妊娠期梅毒的時機分為A、B、C三組,A組孕周≤16周;B組16周<孕周≤28周;C組孕周>28周,比較分析三組新生兒先天梅毒感染的情況。同時回顧性分析2003~2006年34例未治療的妊娠期梅毒孕婦的資料,與治療組比較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情況。 結果 篩查孕婦11 679例,診斷妊娠期梅毒70例,其中Ⅰ期梅毒1例(1.43%),Ⅱ期梅毒2例(2.86%),余均為潛伏期梅毒67例(95.71%)。A、B、C三組新生兒先天梅毒感染分別是0例、3例和6例,感染率分別為0、11.11%和25.00%,三組新生兒先天梅毒感染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比較治療組與未治療組的早產(chǎn)、新生兒梅毒感染、胎兒生長受限、先天梅毒兒、圍生兒死亡等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妊娠期梅毒的臨床分期以潛伏期梅毒為主,孕期及時篩查和規(guī)范的抗梅毒治療,能較好控制新生兒先天梅毒感染和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
[關鍵詞] 妊娠期;篩查;梅毒;感染
[中圖分類號] R759.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17-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