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怎樣構建一個開放、高效的中學語文“好課堂”,已成為當前語文教師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強化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
教育提倡以人為本,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教育理念如果改變了,則素質就會增強,教學技能也能得到提升。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得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激發(fā),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義無反顧地理論洗腦
在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用,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主體地位的發(fā)揮等,教師都起著關鍵性的主導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確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教學理念,用新課程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作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設計,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理念,不能一味摒棄,要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三、強化文本意識,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和學生都要有明確的文本意識。對學生而言,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關鍵是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和聽、說、讀、寫能力。從教材選編的角度講,語文教材是專家根據《課程標準》,依據語文知識和能力目標選編課文,而不是依據具體學情選編課文。
四、要在教材內容的挖掘和處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機滲透上下工夫
教師不僅要對文本的基本內容爛熟于心,還應在文本內容的挖掘和處理上下工夫。一篇文章要想處理得游刃有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設計出適合本班學生實際水平的若干有價值取向的語文問題。
五、打造高超的教學藝術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初中語文教師要用自己的文化內涵,打造出個性精彩的課堂。個性課堂是教師的精、氣、神,也就是語文課的語文味。
六、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培養(yǎng)
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應是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充分預習、自我初步消化上,又帶著新的問題進入課堂。這種有目的的預習一旦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就會引發(fā)他們對文本內容的自我探究的意識,為下一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夯實基礎。而對問題的探究意識,往往能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的火花。
總之,構建開放、高效的初中語文“好課堂”,其著眼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達到知識與能力的同步共進,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和諧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視野開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自覺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養(yǎng)成有計劃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敢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的習慣,從而使他們能聽、會說、愛讀、愿寫。
(唐河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