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考核評價讓我們追求整齊劃一。我們喜歡教室里面安靜得沒有任何聲音,我們喜歡所有的學生用同一種顏色的筆書寫,我們喜歡學生用同一種顏色的紙張包書。所有的這些我們都美其名曰“整齊”。但這些“喜歡”并不都是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我們也是不得已,我們這種“喜好”是被學校養(yǎng)成的,是被上級部門訓練出來的。我們一直被整齊劃一的標準所考核、所評價,我們的內(nèi)心漸漸變得整齊劃一。
我們都是一個口號的受害者?!安灰尯⒆虞斣谄鹋芫€上”,這是很多家長銘記的一句話。起跑線到底在哪里?是出生前?出生后?是嬰兒時期、幼兒時期,還是上學以后?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不是,又都是。在家長眼里,恐怕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階段都和起跑線有關。在家長心目中,孩子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落后了,都將要落后一生,倘若老師不慎讓某個孩子落在了后面,這責任如何擔得起?如此形勢下,老師絲毫不敢放松對學生的要求。于是,我們的教育大環(huán)境開始浮躁起來。幼兒園本來就是孩子游戲的場所,卻變成了小學的預科班;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要學會本來小學一年級該學的東西;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至少要學會初一的內(nèi)容……我們的教育體制和評價機制在逼迫學生提前接受本不該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學習的知識。所以,我們的孩子必定要以苦作舟,在知識的汪洋里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