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俊青
做好目前中學生的管理教學工作,光靠課堂上的管理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在新形勢下,課堂外的管理教育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課外時間是學生違紀問題的“高發(fā)期”,學校作為管理機構,不能把眼睛僅僅盯在課堂上的管理,而是要在下課以后的時間里多做文章,下點功夫。重視課余時間的管理教育。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掌握心理動態(tài),增強管理教育的針對性
自從我國實行“雙休日”和大假以來,全國各行各業(yè)休息的時間較為寬裕。學校的學生也不甘寂寞,外面精彩的世界也在吸引著他們,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正確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活動規(guī)律和特點,適時進行管理和教育。
經過一周的繁忙工作,老師們在周六、周日大都忙于家庭事務,而無暇顧及學生。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學習之余精力頗多,一旦離開學習緊張、功課壓力大的課堂,受到自我約束和強制約束的部分思想開始活躍起來,就會想方設法將這部分過剩的精力消耗掉。他們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和課余時間走出校園,去接觸社會,社會上的各種思想和信息又很快的反饋回來。有正確的、健康的、也有庸俗的,低級趣味的。中學生歲數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還很弱,但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模仿能力強,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管理教育措施,及時因勢利導,加強教育和管理,把學生的課余生活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那些錯誤的、庸俗的、低級趣味的東西,以及各種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事件就會接踵而來,給學校造成思想混亂的精神污染,干擾正常的學習秩序,直接影響學校的管理教育工作和學生的正常學業(yè)。
認識到課余時間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業(yè)余時間管理教育工作的前提。要做好這項工作,學校的領導、德育處、班主任必須端正思想,克服苦難,善于輔導管理教育的時機,掌握新時期的管理特點,科學的提高管理和教育的針對性,把管理教育工作做到點子上。課余時間的管理教育是一個整體工作和動態(tài)的過程,將不斷出現新的情況,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正本清源,綜合治理,采取根本性措施,促進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教育。
二、把課堂教育與課余管理相結合
正課時間較忙,學習緊張;課余時間閑,思想放松,忙與閑作為一對客觀存在的矛盾,具有辯證的特點。課堂上學習忙是絕對的,課余時間閑是相對的,兩者對立統(tǒng)一,緊密相關,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換。上課時間忙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甚至廢寢忘食,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在緊張的學習之后,課余時間懶懶散散,無所事事,把握不好閑時玩耍的度,久而久之,就產生一些違紀違規(guī)的事。應該是學習忙是能量的釋放,業(yè)余時間是能量的積蓄,是充電的過程。問題顯現于忙中,根子卻在閑時,平時不夠投入,勢必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對學生課余時間的管理教育不可忽視。在課余要進行必要的教育,為課余的管理落實基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堂上的忙與課余時間閑的關系,做到課堂上有人教,課后有人管理,把課內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三、在管理上要情理相融,剛柔相濟
情,乃是人與人間的情感,管理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人,人都是有感情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真摯的感情,也希望自己感情被別人接受,情能感人,情能換心,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感情在管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對學生要做的平等、信任、理解和尊重,他們年齡大都比較小,不夠成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但上進心強,自尊心強,要適時進行教育,在學習和生活上多關心、多幫助他們,已達到培養(yǎng)、管理之目的。理,乃道理,用正確的道理教育學生,堅持以理服人,是管理教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強調理性,就是要掌握符合人們思想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加強理性教育,這也是中學生成長進步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要適時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教育,樹立好典型,使大家做有標本,學有榜樣。要把科學的理論、進步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貫注于管理教育的全過程,運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十七大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基礎道理講清、講實。卻是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提高思想覺悟性,端正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法律法規(guī)意識,做到嚴之有理、嚴之有方、嚴之有度,這樣才能使管理教育建立在自覺服從的基礎上。
四、組織管理與學生監(jiān)督相結合
力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共頻共振”,是說兩個振源相同,振幅最大,動力最強。在對學生的管理教育上,也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與群眾這兩個“振源”的作用,始終把被管理的對象置于組織與群眾的管理和監(jiān)督之下,不能光靠一個人去管理,要依靠大件,該幫的幫,該抓的抓,促使每個人去塑造良好的形象,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是人人都在管理中,人人都在監(jiān)督下,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利用班會、團委會進行管理、幫助,依靠這些組織的力量,經常舉行有意義的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進行民主測評,讓大家發(fā)揮民主權利,給每個人的工作、學習進行打分,根據情況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讓每個學生在全班面前將自己一個階段的遵章守紀、自身學習等情況一一向班內匯報,自己給自己一個評價,自己給自己“畫像”,接受大家的監(jiān)督,從而加強管理的有效性,同時發(fā)揮激勵進行,鞭策后進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