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10月15日
關于事實的戰(zhàn)爭
在今年選戰(zhàn)中,共和民主兩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再一次為事實而戰(zhàn):奧巴馬和羅姆尼都聲稱對手對于事實的把控存在問題,試圖通過錯誤事實來誤導選民。兩人分別承諾自己將在選戰(zhàn)中保持誠實和公平。事實上,兩人似乎都未遵守承諾。雖然媒體加大了核實信息的努力,但對于改變競選中的不當行為成效不大。
英國《新政治家》10月8日
英國保守黨大會特輯
英國保守黨年度黨代表大會日益臨近,保守黨正面臨著四大挑戰(zhàn),首先是獲得其南部傳統(tǒng)票倉之外更多選民的支持;其次是要應對保守黨在大城市議員選舉中的頹勢;第三是要挽回其在少數族裔選民中的差形象;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改變在選民中廣泛存在的“保守黨只關注富人而非普通人權益”的長期消極印象。
英國《經濟學人》10月6日
選戰(zhàn)寸土不讓
10月3日的首場總統(tǒng)候選人辯論會,讓一直索然無味的2012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變得有趣。雖然這場辯論會讓羅姆尼陣營松了口氣,但在決定大選勝敗的10個搖擺州中,奧巴馬的支持率在9個州都處于領先位置;對于奧巴馬而言,想要連任成功,未來的兩場辯論會,以及數份不甚樂觀的經濟報告都是他要面對的。所有這些都預示著本次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結果要到最后一刻才揭曉。無論結果如何,大選后的美國都會成為一個分歧嚴重的國家,對于下一任總統(tǒng)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而言,本次競選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反而更引人注目,比如說愈發(fā)嚴重的赤字問題,美國積壓的債務總量已經超過其GDP總量,赤字到今年已是連續(xù)第四年超過千億美元大關了,從中期而言這種狀況需要結束。從以往歷史看,每次總統(tǒng)大選都被宣傳為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但本次確實如此。
日韓“經濟戰(zhàn)”
日本《要素》月刊10月
“日韓經濟戰(zhàn)”迫在眉睫。韓國李明博總統(tǒng)親登竹島,要求天皇謝罪等,讓日韓關系惡化。日本政府內部以經濟產業(yè)省等經濟部門為中心,組建相關“研究會”,研究一日出現不測,該如何應對。成員主要是遠東問題專家、智囊團及大學教授。他們設想在5年或10年后,“韓國成為日本的仇敵”吋,該如何反制。
法國《新發(fā)現》10月
不可思議的神經元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每個神經元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研究成果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神經元細胞擁有改變自身DNA的能力,因而人體基因組具有不可思議的自由度。這一發(fā)現打破了種經科學和遺傳學的教條,動搖了定義我們身份的最堅實的基礎。也許我們要開始重新認識大腦。
德國《明鏡》周刊10月8日
當心通貨膨脹
發(fā)達國家經濟不景氣,而央行大把放錢,使市場資金泛濫,導致通貨膨脹。這些固然有利于政府減少債務,卻吞噬老百姓的辛苦錢。歐洲擔憂的通脹現象雖尚不明顯,但已經出現。昔日經歷過嚴重通脹和貨幣改革的痛苦,德國人對通脹尤其敏感。歐債危機未見緩解,政府大量舉債,德國人擔心最終要為此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