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生,盧子會,曹 剛
(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yī)院麻醉科,浙江寧波 315010)
異氟醚復合麻醉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
黃自生,盧子會,曹 剛
(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yī)院麻醉科,浙江寧波 315010)
目的探討異氟醚靜吸復合麻醉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響,為降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提供參考。方法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60例分為異氟醚組和丙泊酚組,異氟醚組采用異氟醚靜吸復合麻醉,丙泊酚組采用泵注丙泊酚麻醉。分別于手術前術后1、2d對2組患者進行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評分并計算術后POCD發(fā)生率;分別于入室前(T0)、切皮后5min(T1)、術后1h(T2)、術后12h(T3)、術后24h(T4)測定患者血清IL-6的含量。結果丙泊酚組術后1、2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顯著下降(P<0.05);而異氟醚組術后1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顯著下降(P<0.05),但術后2d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氟醚組術后POCD發(fā)生率為6.7%,顯著低于丙泊酚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氟醚組IL-6水平從T1時間點開始逐漸下降,T1~T4時間點分別與T0時間點和丙泊酚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異氟醚麻醉靜吸復全麻醉能減少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抑制炎癥反應,并能降低患者術后POCD的發(fā)生。
外科手術;麻醉;記憶障礙;白細胞介素-6;老年人
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發(fā)展、醫(yī)院條件的改善以及麻醉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需要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獲得了救治的機會。而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全麻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雖然我國老年腹部手術成功率較高,圍術期病死率較以前大大降低,但是近年來POCD發(fā)生率未見改善。目前已證實[1],術后POCD能夠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妨礙患者早期康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加重了社會的負擔。POCD發(fā)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老年患者術后發(fā)生POCD主要是由于麻醉和手術等外界因素誘發(fā)或加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引起的。目前有關全身麻醉藥物對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異氟醚靜吸復合麻醉對行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促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旨在降低老年腹部手術患者POCD的發(fā)生,探討其可能發(fā)生的機制。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擇期行開腹手術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級Ⅰ~Ⅱ,入選患者年齡≥65歲,術前未接受過任何放、化療及腹部手術治療,無精神、神經(jīng)疾病史,無酗酒和長期服用阿片或安定類藥物史,術前肝腎功能正常,無免疫、感染、內(nèi)分泌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手術種類包括胃癌根治術、結腸癌根治術、肝臟切除術和膽道探查術等。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65~88歲,平均(70.8±3.5)歲;體質(zhì)量49~74kg,平均(57.6±4.5)kg;ASAⅠ級34例,Ⅱ級26例。60例患者隨機分為異氟醚組和丙泊酚組,每組30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丙泊酚組采用泵注丙泊酚麻醉,異氟醚組采用異氟醚靜吸復合麻醉,吸入異氟醚麻醉維持?;颊呔鶡o麻醉前用藥,患者入室后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常規(guī)監(jiān)測各項指標,建立靜脈輸液通路。麻醉誘導前先給面罩吸氧。麻醉誘導,丙泊酚2.0mg/kg+枸櫞酸芬太尼4.0μg/kg+維庫溴銨0.1mg/kg,經(jīng)口氣管內(nèi)插管后進行機械通氣。麻醉維持,異氟醚組給予吸入1~2最低肺泡有效濃度(minimun alveolar concertration,MAC)異氟醚麻醉維持;丙泊酚組給予泵注丙泊酚0.06~0.2mg·kg-1· min-1維持。2組誘導后均追加維庫溴銨0.05mg/kg以維持肌肉松弛。術中根據(jù)血壓、心率按需給予枸櫞酸芬太尼1.0~2.0μg/kg。
1.3 觀察指標:①認知功能測試[2],2組患者均于手術前,術后1、2d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進行認知功能評分,術后MMSE評分低于術前基礎值2分及2分以上認為有認知功能障礙,根據(jù)術后第4天的評分結果計算POCD發(fā)生率。②促炎癥細胞因子的測定,分別于入室前(T0)、切皮后5min(T1)、術后1h(T2)、術后12h(T3)、術后24h(T4)5個時點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mL,離心后取上清液置-80℃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濃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MSE評分和術后POCD發(fā)生率比較:丙泊酚組術后1、2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異氟醚組術后1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比較顯著下降(P<0.05),但術后2d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氟醚組術后POCD發(fā)生率為6.7%,顯著低于丙泊酚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MMSE評分和術后POCD發(fā)生率比較
2.2 血清IL-6水平比較:異氟醚組IL-6水平從T1時間點開始逐漸下降,T1~T4時間點與T0和丙泊酚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丙泊酚組T1~T4時間點IL-6水平與T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血清IL-6水平比較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社會老齡階段,需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加。術后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最重要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術后恢復以及生存質(zhì)量。POCD是指手術麻醉后出現(xiàn)意識、定向思維、記憶、注意力、自知力等認知能力的改變,甚至發(fā)展成為永久性的POCD[3]。導致POCD的原因涉及機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紊亂等。影響患者認知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手術方式、麻醉藥物及麻醉管理、術中腦缺氧缺血、低氧血癥和低血壓、圍手術期的高凝狀態(tài)以及遺傳等[4]。國外報道[5],麻醉時間、麻醉藥物、手術類型是POCD的危險因素。
雖然全麻藥通過影響神經(jīng)突觸可塑性而損害記憶,但吸入全麻藥與靜脈全麻藥的作用機制有所不同,丙泊酚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主要是鎮(zhèn)靜、催眠以及遺忘,主要通過增強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抑制突觸后長時程增強,從而產(chǎn)生鎮(zhèn)靜和催眠效應[6]。靜吸復合麻醉是一種常用麻醉方法,異氟醚是一種常用的吸入麻醉劑。有研究[7]報道,異氟醚對大鼠海馬CAI區(qū)細胞內(nèi)信號通路的影響比丙泊酚輕而且短暫,該影響隨麻醉時程和年齡增加而加重,認為無論是吸入全麻藥還是靜脈全麻藥物對記憶力的影響均具有藥物特異性,而且這種影響隨麻醉時程和年齡的增加呈加重的趨勢。本研究發(fā)現(xiàn),異氟醚及丙泊酚全身麻醉均可對老年患者的術后認知功能造成一定影響。丙泊酚組術后1、2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顯著下降(P<0.05);而異氟醚組術后1d MMSE評分與術前比較比較顯著下降(P<0.05),但術后2d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氟醚組術后POCD發(fā)生率顯著低于丙泊酚組(P<0.05)。表明不同的麻醉藥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不同,在術后較早期異氟醚和丙泊酚對認知功能均有較大的影響,但到術后晚期(術后2d)時,異氟醚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明顯減弱,而丙泊酚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仍然較大。這可能與麻醉藥物的殘留作用相關,殘留的丙泊酚麻醉藥物產(chǎn)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抑制以及活性改變,長時間的全麻藥物的殘留勢必會影響老年患者[8]。
促炎性細胞因子IL-6是由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T細胞等多種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多肽促炎細胞因子,是反映應激反應的良好指標。IL-6在手術創(chuàng)傷和應激等促發(fā)的急性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7],在圍術期促炎性細胞因子的反應是對手術和創(chuàng)傷的應答反應,而麻醉藥物對細胞因子的平衡具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能力[9]。本研究中異氟醚組IL-6水平從Tl時間點開始逐漸下降,T1~T4時間點與T0和丙泊酚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術后早期異氟醚能夠抑制IL-6的產(chǎn)生,提示異氟醚可以減輕患者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異氟醚麻醉靜吸復合麻醉能減少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抑制炎癥反應,并能降低患者術后POCD的發(fā)生。
[1] 王春燕,吳新民.全身麻醉術后對中老年病人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8,22(6):332-336.
[2] ROSEZYK HA,SPARKMAN NL,JOHNSON RW.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ged mice following minor surgery[J].Exp Gerontol,2008,43(9):840-846.
[3] MONK TG,WELDON BC,GARVAN CW,et al.Predictor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J]. Anesthesiology,2008,108(1):18-30.
[4] 王英,孫成英.老年食管癌術后認知障礙及治療需求變化調(diào)[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7,5(2):17-18.
[5] SPARKMAN NL,JOHNSON RW.Neuro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aging sensitizes the brain to the effects of infection or stress[J].Neuroimmunomodulation,2008,15(4/6):323-330.
[6] 肖軍,鄭利民,王明玲,等.丙泊酚和異氟烷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1):80-81.
[7] 段雪琴,譚滇湘,曹克剛.三種全麻藥對胃癌根治術病人圍手術期糖代謝、IL-6和皮質(zhì)醇的影響[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6(4):482-484.
[8] 王丹丹,楊程,崔蘇揚.七氟醚吸入麻醉與丙泊酚復合七氟醚麻醉對血糖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12):1049-1050.
[9] 楊慶,林群,林獻忠,等.老年人胃癌根治手術圍手術期TNF-α、sTNF-RⅠ、IL-6、IL-10和腎功能的變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9(1):95-97.
(本文編輯:趙麗潔)
R614.2
B
1007-3205(2012)08-0956-03
2012-02-27;
2012-04-10
黃自生(1970-),男,江西上高人,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學士,從事臨床麻醉學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