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浙江省臺州市立醫(yī)院麻醉科,浙江椒江 318000)
雙管型喉罩通氣對乳腺癌根治術中患者血流動力學與應激水平的影響
陳 艷
(浙江省臺州市立醫(yī)院麻醉科,浙江椒江 318000)
目的觀察乳腺癌根治手術中運用雙管型喉罩通氣對血流動力學以及應激水平的影響。方法擇期行乳腺癌根治術患者60例,年齡40~70歲,ASAⅠ-Ⅱ級,隨機分為氣管導管組(T組)和喉罩組(L組),每組30例。記錄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拔管時(T4)和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以及血清皮質醇水平。結果麻醉前2組的各項觀察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組T2、T3、T4和T5的MAP、HR以及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腎上腺素水平均較T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喉罩通氣麻醉操作簡便,血流動力學較穩(wěn)定,通氣可靠。
乳腺腫瘤;通氣,機械;血流動力學過程
目前,乳腺癌根治術常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而氣管內插管全麻在誘導期插管與蘇醒期拔管易引起強烈應激反應,給麻醉管理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選擇安全有效且舒適的全麻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而喉罩是一種在功能方面介于通氣面罩和氣管導管之間的新型通氣工具,具有操作簡單快捷,刺激較小的優(yōu)點[1]。本研究擬探討雙管型喉罩在乳腺癌根治術時對患者血流動力學以及血清皮質醇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擇擇期行乳腺癌根治術患者60例,年齡40~70歲,ASAⅠ-Ⅱ級,體質量46~83kg,無困難插管指征,無心、腦、肺等重要器官嚴重疾患。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氣管內插管全麻組(T組)和喉罩全麻組(L組),每組30例。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入室后建立外周靜脈通道,接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和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L組麻醉誘導,患者采用4號(體質量50~70kg)或5號(體質量>70kg)雙管喉罩(Laryngealmask公司,英國)?;颊哽o脈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異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面罩吸氧去氮5min后誘導充分時置入喉罩,定位無誤后行間歇機械正壓通氣。呼吸參數,潮氣量(tidal volume,VT)7mL/kg、呼吸頻率10~12次/min、吸呼比1∶2,氧流量1.0L/min。麻醉維持,術中恒速輸注異丙酚4mg·kg-1·h-1、瑞芬太尼10μg·kg-1· h-1以維持麻醉深度,間斷注射維庫溴胺維持肌松。T組麻醉誘導,根據患者性別、身高以及體質量分別采用ID7.0~ID8.0氣管導管(Mallinckrodt公司,愛爾蘭),面罩吸氧去氮5min后麻醉誘導,加注維庫溴胺0.1mg/kg,完成氣管導管并定位無誤后行間歇機械正壓通氣。呼吸參數設置與麻醉維持同L組。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流動力學指標:分別記錄為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拔管前即刻(T4)和拔管后3min(T5)的MAP和HR。
1.3.2 應激標志物水平:分別于T0、T1、T2、T3、T4和T5取靜脈血,測定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和血清腎上腺素水平。
1.3.3 蘇醒質量: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從停用麻醉藥到患者能夠完成指令性動作時為清醒時間;從停用麻醉藥到拔出氣管導管為拔管時間)。并且觀察拔管時嗆咳以及術后躁動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體質量指數、麻醉時間、手術時間、圍術期出血量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血流動力學的比較:與T0時點比較,T組T2、T5時間點的MAP、HR顯著升高(P<0.05)。L組T2、T5時間點的MAP、HR低于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各時間點MAP、HR的比較
2.3 血清皮質醇水平的比較:與T0時點比較,T組T2、T5時間點的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血清腎上腺素水平顯著升高(P<0.05)。L組T2、T5時間點的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血清腎上腺素水平低于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蘇醒質量與術后并發(fā)癥:L組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均短于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組拔管時嗆咳與躁動的發(fā)生率均低于T組,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2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血清腎上腺素水平的比較
表3 2組患者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拔管嗆咳與術后躁動的比較
喉罩氣囊充氣后能在喉周圍形成密封圈,可機械通氣,也可讓患者自主呼吸,不僅能有效保障氣道通暢,而且能為氣管插管困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2-3]。本研究中采用雙管型喉罩。雙管型喉罩為第三代喉罩,其罩體較大,而楔形設計的充氣套囊和通氣罩與人體咽喉部結構更加匹配,氣道密閉效果更好;而且具有與氣管通道平行的引流通道,可隨時插入胃管引流胃內容物,能有效地預防誤吸[4]。因此,雙管型喉罩能安全有效地應用于一般手術(非大型手術),甚至需要肌松的手術。
乳腺癌根治術的手術時間不長,無肌肉松弛的要求,出血量較少,且對氣道管理的要求不是很高。鑒于傳統(tǒng)的氣管內插管全麻對氣道刺激較大的缺點,可以探討喉罩通氣全麻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的安全有效性。本研究比較兩種麻醉方式,結果發(fā)現T組患者氣管插管后MAP、HR急劇升高,顯著高于L組患者在置入喉罩后的MAP、HR。而且在患者全麻蘇醒期會拔管期,T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較L組更為劇烈。Garcia等[5]的研究指出,氣管插管后患者的MAP和HR顯著升高,增幅分別為30%和20%,而置入喉罩后MAP和HR的波動較為平緩,升高幅度分別為4%和3%。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這也提示喉罩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明顯較小。因此,喉罩在老年患者或者有心腦血管疾患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國內的研究[6]表明,喉罩通氣對老年人圍麻醉期血流動力學以及呼吸功能影響較小。也有研究[7]指出,對于高血壓患者,喉罩的應用可以大大地減輕心血管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圍術期發(fā)生心腦血管惡性事件的危險性。
本研究觀察了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清皮質醇水平,結果發(fā)現2組的血清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在T2與T5均較麻醉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T組患者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顯著高于L組,說明氣管插管和拔管的刺激性大大高于喉罩的置入和拔除。也能提示患者能很好地耐受喉罩。本研究采用的雙管型喉罩封閉效果較傳統(tǒng)的喉罩要好,使用過程中,患者均未出現SpO2的顯著下降。本研究還發(fā)現使用喉罩全麻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均短于氣管內插管患者。原因可能在于氣管內插管全麻本身需要更大量的麻醉劑量與肌松藥劑量來維持機械控制呼吸,而喉罩可視臨床情況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而不影響血流動力學指標與麻醉深度。大量的臨床實踐與試驗指出氣管導管刺激是發(fā)生術后躁動的獨立危險因素[8]。因此對喉頭以及氣管刺激決定術后躁動發(fā)生率。本研究發(fā)現喉罩組患者的躁動發(fā)生率顯著低于氣管插管患者,且嗆咳的發(fā)生率也較低。說明喉罩的刺激性小。喉罩應用于其他手術時也體現出其優(yōu)越性[9]。
綜上所述,雙管型喉罩操作簡便,刺激性小,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術后不良反應少,通氣可靠,用于乳腺癌根治手術患者的麻醉通氣是安全有效的。
[1] GERSTEINNS,BRAUDE DA,HUNG O,et al.The fastrach intubating laryngealmask airway:an overview and update[J].Can JAnaesth,2010,57(6):588-601.
[2] GALGON RE,SCHROEDER KM,HAN S,et al.The air-Q(?)intubating laryngeal airway vs the LMA-ProSeal(TM):a prospective,randomised trial of airway seal pressure[J]. Anaesthesia,2011,66(12):1093-1100.
[3]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87-988.
[4] 周仁龍,杭燕南.第三代喉罩的臨床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11):880-882.
[5] GARCIA AR,VINOLES J,ASENSIO J.Failed gastric tube insertion in the LMA-ProSeal[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6):882.
[6] 張文文,葉保國,韓春瑩,等.兩種控制通氣模式對老年患者喉罩麻醉下行腹腔鏡手術時呼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87-388.
[7] 鄭孝振,洪道先,龐紅利,等.喉罩及氣管插管對高血壓全麻患者循環(huán)和呼吸的影響[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0,32(2):163-165.
[8] 鄧立琴,丁風蘭,劉紅.全麻術后躁動225例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2):165-167.
[9] 王曉娜,苗魯民,王國林,等.高齡高?;颊呦赂共渴中gProseal喉罩通氣靜脈復合硬膜外麻醉與靜吸復合氣管內麻醉的比較[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16(3):525-527.
(本文編輯:張建國)
R737.9
B
1007-3205(2012)06-0730-03
2011-12-19;
2012-05-20
陳艷(1976-),女,浙江臺州人,浙江省臺州市立醫(yī)院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學士,從事臨床麻醉學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