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魯東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房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最讓開發(fā)商頭疼的質量問題莫過于現(xiàn)澆混凝土在施工過程造成的裂縫問題。因此,為了防止混凝土的裂縫對一些大型建筑物和民用建筑物的外觀造成影響,以及盡量避免裂縫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耐久性的降低,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采用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本文針對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溫度裂縫,控制措施,施工要求,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縫根據(jù)其產生的原因分為如下幾類:
1.溫度裂縫:溫度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年四季的溫差,材料會因為溫度的高低而引起熱脹冷縮,所以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溫度高低的不確定性,可以說溫度裂縫是一個無法估計的事故.但是盡管如此,溫度裂縫也是基本上一次成型,所以在主體完工后可以在裂縫產生部位進行人為的維護,整修。使之降低對結構的安全性,同時滿足建筑美觀的要求。
根據(jù)對實際工程的考察資料顯示,由于溫度變化而對填充墻體及混凝土板產生造成的裂縫,最常見的有如下幾個地方:
1).大跨度下混凝土平屋面板頂,跨中及支座處。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屋面板是主體溫度變化最大的部位,因此,在設計過程中一般根據(jù)國家規(guī)范條例規(guī)定需要在屋面板處增設附加的溫度鋼筋,以防止晝夜溫差,季節(jié)溫差使屋面板開裂。
2).在混凝土平屋蓋房屋頂層兩端的墻體上,以及水平包角產生的裂縫,例如女兒墻的位置,所以在施工女兒墻及屋面挑檐的時候要在長度大于12m的地方設置一道分割縫來防止溫度的收縮對其造成的破壞。
3).大底盤地下室頂板與外墻也是常年受溫度影響比較嚴重的部分,因此在設計諸如此類的超限結構時常常要針對建筑物當?shù)厮募镜臏囟茸兓那闆r,采用先進的分析軟件對其進行實際溫度變化的模擬,在此基礎上進行構造措施的加強,從而減少溫度裂縫對主體的使用及安全上的影響。
2.施工裂縫:其實所謂施工裂縫主要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完全避免的裂縫種類。施工裂縫最常見的幾種類型主要表現(xiàn)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混凝土樓板的施工:樓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未將表面的刮抹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同時未加強對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在樓板施工過程中沒有安排專人看護鋼筋,以至于施工人員在還未養(yǎng)護完畢的混凝土樓板上踩踏,甚至堆放施工荷載,導致樓板的負筋唄踩彎,在混凝土凝固收縮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裂縫。在樓板后澆帶的施工過程中不按照圖紙預留企口縫,混凝土澆筑不密實都是造成施工裂縫的主要原因。
2)預埋管線的施工:在混凝土構件中預埋設備管線是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情況之一,特別是在混凝土墻體和樓板中。施工過程中往往不注意管線的走向以及集散程度是早成后期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原因。在管線密集處,混凝土的截面被削弱,從而引起了應力集中,是發(fā)生裂縫的比較集中部位。當房屋的開間或進深較大,管線的鋪設走向又恰好垂直于混凝土的由于收縮引起的受拉方向,此時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養(yǎng)護過程就極易產生裂縫。通常這種情況下建議在混凝土收縮受拉的方向上增設抗裂短筋。
3.設計失誤產生的裂縫:顧名思義,現(xiàn)在的大量設計人員在設計與實際施工上脫節(jié),在學校剛畢業(yè)后直接進入設計單位,對實際施工的知識少之又少,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圖紙中無法體現(xiàn)對實際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解決措施。例如上節(jié)提到的抗裂鋼筋的鋪設,及女兒墻或屋面挑檐處每隔12m設置分割縫,樓板的支座施工處未設置馬凳筋,樓板和墻體的鋼筋過去疏散等等這些小的設計失誤都是會對主體工程施工小到影響美觀,大到影響安全隱患。為了避免這種失誤的頻繁發(fā)生,必須增加設計人員的實際施工知識的教育,拓寬他們在設計領域上的視野,使得設計師們能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設計失誤。
4.主體沉降產生的裂縫:主體的沉降主要是由于地基土的的壓縮沉降造成的。在設計過程中,根據(jù)地勘報告給的數(shù)據(jù)不同的土層具有的壓縮模量不同,壓縮模量是決定主體沉降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土體本身屬于一個復雜的構成體,實際主體完工的壓縮是不可預估的,只能給出一個限定的范圍,所以主體沉降造成的混凝土裂縫有的時候也是避無可避的,盡管如此,還是可以采取一些結構的構造措施來彌補主體沉降造成的裂縫。如:減小主體的自重應力,去除不必要的覆土;增加主體自身的剛度與薄弱部位的強度;在主樓和裙房相接觸的地方增設沉降縫;優(yōu)先選用地基沉降小的巖石土層作為持力層等等。
二、針對混凝土裂縫的幾種常見措施:
1.預防混凝土裂縫最根本的就是混凝土自身的配合比問題。眾所周知,混凝土是由水泥,外加劑,攙和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膠結漿體,再將砂子,石子攪拌,振搗而粘結在一起的氣硬性膠凝材料。由此可知,混凝土的配合比決定了其自身的強度,水分過多會降低其自身的抗壓強度;骨料過多,粘結性差,極易在養(yǎng)護成型過程就出現(xiàn)裂縫。因此,調配混凝土的配合比,看似簡單的工作卻要極為細心的操作。配合比的大和小直接決定了將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以及混凝土自身的抗壓能力。嚴重的會直接影響主體的安全性問題。
所以,在預防混凝土開裂的工作上,最基本的是調和混凝土的配合比,使之能滿足工程的需要。
2).施工管理也是決定性的原因之一,合理性的安排施工順序,增強施工人員對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問題的強化教育,例如樓板的負筋處混凝土在未養(yǎng)護完畢的期間內,應避免施工人員在其上面走動,更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施工荷載集中堆放,在不可能避免的情況下,應分堆放,防止應力集中造成混凝土的養(yǎng)護不完全,致使后期的裂縫形成。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安排出空余的人手對需要進行養(yǎng)護的混凝土部分進行護筋。
3).有時候盡管在主體施工工程中,對裂縫的預防做了很多工作還是避免不了一些細節(jié)處裂縫的產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一些彌補措施是主體的結構不管在安全上還是美觀上都能達到施工規(guī)范驗收的標準。如在裂縫容易產生的地方,增加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在開間或者進深較長的方向上,若有預埋管線集中穿過,在支座處增設小直徑的抗裂鋼筋;在板跨較大或者設計鋼筋不足的地方增設鋼筋網加強結構安全性的同時,減少裂縫的產生。諸如此類的構造措施在國家規(guī)范中也有提到過,如在大跨度屋面板的上皮增設溫度鋼筋,以及裂縫的控制范圍等等。
三、結語
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問題,需要結合很多方面:設計,施工,監(jiān)理,后期的彌補措施等等。雖然復雜但是也不是毫無規(guī)律可循的,可以根據(jù)常年的施工經驗結合國家規(guī)定的規(guī)范標準,進行裂縫的控制,甚至避免。在不影響建筑物安全性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美觀,滿足開發(fā)商的要求。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混凝土材料與外加劑的不斷創(chuàng)新,我相信混凝土裂縫的問題總會有一天得到圓滿的解決的?!?/p>
參考文獻
[1]《鋼筋混凝土驗收規(guī)范》
[2]《建筑施工工程師手冊》 江正榮
[3]《建筑設計抗震規(guī)范》GB50011-2010
[4]《建筑施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