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高?!八颊n”教學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云南大學“思政課”教改班的準實驗分析

      2012-07-02 03:01:30劉會柏羅偉剛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1期
      關鍵詞:思政課關懷人文

      劉會柏 羅偉剛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河池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2007年10月,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边@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首次出現(xiàn)“人文關懷”、“心理疏導”這樣新穎的詞匯。筆者認為,它為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也進而為優(yōu)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切實提高高?!八颊n”教學績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理論假設:如果教師通過引入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那么,高?!八颊n”教學績效將得以改善與提高。在高?!八颊n”教學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成為可控的一個重要自變量,它產(chǎn)生作用的結果將有助于提升高?!八颊n”的教學績效,具體表現(xiàn)為:大學生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的積極變化、對所學理論及價值觀認同度的提升、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積極改善。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前測——后測單因素兩水平”準實驗研究法。準實驗研究法是指在無需隨機安排被試時,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處理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主要探討的是引入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思政課”的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所以這里所指的“單因素”即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思政課”的教學策略;“兩水平”是指根據(jù)“思政課”采用教學策略的現(xiàn)狀,將教學策略限定在傳統(tǒng)教學策略和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教學策略兩個水平上?!暗冉M”在這里是指筆者根據(jù)實驗前測均值,采用匹配分組法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進行抽樣,得到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另外,等組法避免了實驗因素的兩個水平的相互影響,而且利用等組法可以使外界情況等其他非實驗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相互抵消,并且在等組法中測驗量表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以學習態(tài)度、價值認同、課堂狀態(tài)為因變量,并以量表測量的結果為評定的指標,具體為實驗后測均值與實驗前測均值的差值。

      (二)準實驗研究方案

      1.實驗變量

      (1)自變量:“思政課”教學設計中不同的教學策略 (自變量設計為兩個水平量X1和X2)。

      (2)X1:“思政課”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策略。

      (3)X2:“思政課”教學中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

      (4)因變量:“思政課”教學績效 (學習態(tài)度、價值認同、課堂狀態(tài))。

      (5)觀測指標:實驗科目測評中的學習態(tài)度、價值認同、課堂狀態(tài)的均值。

      2.被試的選擇

      考慮到“思政課”教學是全校的公共必修課,而且考慮到現(xiàn)實的實驗條件、實驗樣本的大小及被試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能力,所以把云南大學2009級的“思政課”教學班級中的學生作為被試。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學生學習基礎是差不多的,他們都在二年級的上學期學過“原理”和“基礎”課。因此我們認為實驗對象的條件基本相同,符合實驗要求,并且非實驗班學生是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策略;教改實驗班學生是實驗組,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

      3.實驗科目

      本研究選取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實驗課程。在教改實驗班,本門課程采用的是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教學策略,即通過教師自身情感和態(tài)度的改變,促進學生學習“概論課”的情感和態(tài)度的積極變化,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團隊學習、研究性作業(yè)展示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課后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關懷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強化他們的價值認同。

      圖1 :激發(fā)大學生學習“概論課”積極性的教學實驗思路

      如圖1所示,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互動體驗貫穿于教學實驗全程。在上述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非常關注學生學習態(tài)度、情緒以及人際互動狀況的變化,幾乎每節(jié)課都會留出專門時間,請有關同學就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及引起的爭論、討論進行“分享”,讓學生學會全新的人際溝通模式,通過針對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矛盾或沖突談感受,進而陳述觀點,之后表達期待,最后向同學或老師提出建議。運用這種傳統(tǒng)課堂上不可能出現(xiàn)的師生交流,教師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強調“觀點沒有對錯,表達至關重要”,在互動體驗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傊八颊n”課堂上人文關懷的第一步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在爭論、討論與辯論中,教師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同理、換位思考進而引導、疏導、開導等多樣化的溝通方式,而非簡單的灌輸和強加,使學生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態(tài)度有所轉變,由抵觸轉變?yōu)楹闷?、思考進而包容與接納,由模棱兩可傾向于較為認可,由一般認同傾向于比較認同。

      4.實驗工具

      實驗工具主要是學科測評的量表和教學問卷。在本研究中,學習者最終的學習效果是通過學科測評反映出來的,而且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學習者學習情感態(tài)度類和價值認同類知識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所以學科測評的目的就是測試學習者對“思政課”的態(tài)度、價值認同等情況。在實驗因素未對實驗對象施加作用之前,事先對因變量進行測量,稱為事前測驗 (前測);在實驗因素對實驗對象施加作用之后所進行的測量,稱為事后測驗 (后測)。

      5.實驗的時間、地點及人員安排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和教育實驗的特點,本研究歷時一個學期 (2010年9月-12月),地點是云南大學呈貢校區(qū)。教師實施實驗的環(huán)節(jié),助教進行教學觀察、測量,協(xié)助教師教學實驗研究工作。

      6.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實驗前測與后測的結果都利用SPSS 17.0 For Windows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7.實驗情景的控制

      為了準確地測量出實驗因素的效果,就必須對非實驗因素進行有效地控制。從理論上講,實驗情境的控制決定著實驗的內在效度,即實驗歸因的正確性或實驗結論的可靠性。為了減小非實驗因素的影響,王漢瀾提出,實驗者“必須根據(jù)實驗目的的要求來操縱實驗因素,有效地消除、均衡或排除非實驗因素的影響?!痹诒緦嶒炛?,筆者為了提高實驗的內在效度,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實驗情境進行了控制:一方面,要控制學生性別和能力等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所以在期末課程結束之后收集到的兩個樣本數(shù)據(jù)中進行“等組”抽樣來檢驗和比對相關的數(shù)據(jù);另一方面,要控制實驗前測對后測的影響,因為前測與后測的時間上相距四個月,所以前測與后測相互影響的可能性比較小。為了了解利用不同教學策略之后學習者的變化,筆者及時安排了后測,降低了時間、學習者的交流等其他干擾因素對實驗效果的影響。

      二、研究內容分析與討論

      (一)被試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直觀感受的前后測結果

      表1 :被試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直觀感受

      如表1所示,在準實驗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是否產(chǎn)生了直觀的效果得到了驗證。在準實驗前測中,被試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直觀感受的均值是2.67,標準差是0.837,這個感受水平是比較低的;在后測中,被試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直觀感受的均值是3.26,標準差是1.075,相對于前測的標準差,后測的標準差超過了,表明其離散性較強,在被試中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直觀感受出現(xiàn)較為大的差異。前測與后測均值是否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需要使用SPSS中“比較均值”功能中的“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檢驗。

      從表2可以看出,經(jīng)T檢驗得出,前測與后測均值差為0.587,標準差為1.370,P值(即顯著性水平)=0.000﹤0.05,因此,可以判定后測所得均值與前測所得均值存在顯著性的差異,也可以說明,在本研究的準實驗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產(chǎn)生了實際效果,也就是說,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能夠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績效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這為我們下面進行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思政課”教學績效的影響分析提供了前提條件。

      表2 :前測與后測樣本均值差異T檢驗結果

      (二)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的影響

      表3是準實驗中關于測量被試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所得樣本數(shù)據(jù)的比較。如表3所示,關于被試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的后測均值與前測均值相差0.370,標準差為1.813,P=0.018<0.05,因此可以判定,前測與后測均值存在顯著性差異,也即說明在準實驗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能夠積極地改善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態(tài)度。

      表3 :學習態(tài)度前測與后測樣本均值比較T檢驗結果

      表4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教學策略的教改班與未采用此教學策略的非教改班關于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的樣本均值比較。如表4所示,教改班與非教改班關于學習“思政課”的態(tài)度樣本均值差為0.867,標準差為1.432,P=0.002<0.05,因此差異是顯著的,說明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與否,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態(tài)度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表4 :實驗班與非實驗班樣本均值比較T檢驗結果

      “思政課”教學不僅只是“教書”,還要“育人”。長期以來,我們在定位“思政課”的教學目的時,往往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如“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等等,但從現(xiàn)實來看,這些比較高的要求可能在教學實踐中容易落空。實踐證明,高要求是必要的,但應該細化為大學生學習“思政課”易達成的細小目標,如,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值得肯定的是,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能夠在改善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態(tài)度上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這在的集體訪談中得到佐證,相當一部分學生談到,自己以前 (進入教改實驗班之前)對“思政課”沒有興趣,甚至反感,而進入教改實驗班之后,隨著教學的深入,對其的看法開始改變,態(tài)度開始轉變。如今,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如網(wǎng)絡和傳媒的發(fā)達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生活在虛擬世界,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對抗的“雜訊”和“噪音”較多,從而在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政治信念上,較以前要困難得多。因此,“思政課”如若仍然停留在生硬灌輸和說教上,其效果很難提高??上驳氖?,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上邁出了具有積極意義的一步。

      (三)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大學生價值認同的影響

      在“思政課”中,大學生的價值認同是指對國家主流價值觀的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國家的主流價值觀,“思政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大學生認同這一主流價值觀。在準實驗中,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有沒有對大學生的價值認同產(chǎn)生積極影響,可以從我們在準實驗中的關于價值認同的前測與后測所得均值比較中作出初步的判斷。

      表5 :關于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測量前測與后測均值比較

      注:在前測和后測當中各發(fā)放145份問卷,回收138份,有效問卷126份,有效率為86.9%,因此,樣本數(shù)N為126。

      表5是關于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認同測量的前后測樣本均值T檢驗的比較結果。除了第1、第3、第4、第8項的P<0.05,其他各項的P>0.05;也就是說在準實驗中,大學生對第1、第3、第4、第8項的價值認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即所采用教學策略能夠影響到他們對這幾項的價值認同;但是所采用的教學策略影響大學生對其他六項的價值認同的力度并不夠或者說不明顯。

      總的來看,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對大學生的價值認同的積極影響并不令人滿意,這可能是因為價值的認同相對轉變態(tài)度要困難得多,只用一個學期并不能夠很快使大學生樹立一種價值觀。在研究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被試反映:他們在準實驗中,受到較多的尊重和關愛,使他們能夠在學習“思政課”時發(fā)生積極的變化,如興趣、態(tài)度的積極變化,但是在價值觀的樹立方面,并不能夠立馬培養(yǎng)出一種堅定的價值觀,因為價值觀的培養(yǎng)除了在學習當中從正確的認識開始,還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磨合才能夠形成。雖然課堂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轉變大學生的價值認同,但是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可以改變學習態(tài)度,態(tài)度與價值認同是密切相關的,一種價值觀的樹立無不存在情感態(tài)度的參與,作為非理性因素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促進包含理性因素的價值認同。因此,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大學生的價值認同起著潛在的隱性作用,我們不能夠否認這個作用。

      (四)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大學生“思政課”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影響

      課堂學習是大學生接受知識,轉變態(tài)度,培養(yǎng)能力的主渠道。大學生“思政課”課堂學習狀態(tài)如何,直接影響到其教學績效的高低。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對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課堂狀態(tài)是否產(chǎn)生影響,通過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結論。

      表6是兩種課堂教學觀察所得數(shù)據(jù)的對比情況。如表所示,作為準實驗的教改班的三個觀察變量,即“課堂學習參與程度”、“課堂學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課堂學習氣氛”的樣本均值皆超過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對照班,其中,三個觀察變量的樣本均值分別超過對照班樣本均值的1.333,0.933,1.267;從T檢驗的結果來看,三個變量觀察樣本均值差異的P分別為0.001,0.014,0.002,皆小于0.05,因此具有顯著性,也即兩種教學策略所產(chǎn)生的影響結果是顯著的。這表明,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參與課堂,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營造課堂良好氛圍。

      表6 :兩種班級課堂狀態(tài)樣本均值T檢驗結果

      三、結論

      (一)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能夠提高教學績效

      如果“思政課”教師采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即通過改變自身的態(tài)度 (對教學本身、對課程內容乃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對待學生等等)并采用科學的、適應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的教學方法同時施以激勵與約束并重的課堂教學方式,那么,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態(tài)度、課題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等將得以改善,總體的教學績效將得以促進。總體來看,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在提高高?!八颊n”教學績效上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策略。在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中,學生不僅僅獲得知識,還獲得態(tài)度的啟發(fā)和做人的啟迪,這一點體現(xiàn)了大學教育“教書育人”的根本宗旨。

      (二)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策略對教學績效因變量的作用呈現(xiàn)差異性

      研究結果表明,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教學對“思政課”教學績效的各方面 (因變量)影響的程度呈現(xiàn)差異性。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影響較大,而對于價值認同的影響,效果不明顯。

      導致價值認同目標達成不理想有兩大原因:一是實驗者未能夠準確全面地把握“具有堅定政治信念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本質特征,因此導致這一目標大而抽象,無法細化與量化以致不能夠被學生很好地理解;二是就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經(jīng)驗和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而言,“具有堅定政治信念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養(yǎng)成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蛹變蝶”過程,準實驗研究表明,可以讓大學生受用終身的“思政課”在培養(yǎng)“具有堅定政治信念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進程中能夠發(fā)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因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思政課”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子系統(tǒng)。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政治素質,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與實踐體系,但是“思政課”這個體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陣地,是可以發(fā)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的。

      (三)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教學績效的影響是一個辯證過程

      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首先影響的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tài)最終能夠積極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績效。這個過程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辯證過程,在這個過程的環(huán)節(jié)中,可能會出現(xiàn)曲折和反復,因為作為有豐富情感、具體需要的學生,對待這樣的教學并不是只有一種態(tài)度,也不只是一種態(tài)度。但是學生如果受到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程度較高,其對“思政課”學習的態(tài)度總的變化趨勢是積極和健康的,而非消極和頹廢的。

      學習態(tài)度的啟發(fā)和引導是提高“思政課”教學的立足點,它相當于杠桿原理中的支點,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旦能夠通過啟發(fā)和引導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改善學生原有的認知,激發(fā)其學習好“思政課”的內在動機和需要,那么其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態(tài)度啟發(fā)好了,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會以較為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投入其中,進而在整個“思政課”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就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2]袁本新,王麗榮等.人本德育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與人才資源開發(f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東莉.德育人文關懷論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袁貴仁.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李文玲等.教育與心理定量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分析——SPSS實用指導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楊芷英.淺談心理疏導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價值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7).

      [7]梁艷.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N].光明日報 (理論版),2008-05-13.

      猜你喜歡
      思政課關懷人文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社會科學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現(xiàn)代就是細枝末節(jié)的關懷
      中國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冷水江市| 石狮市| 凌源市| 赣州市| 宝坻区| 县级市| 吉安县| 台东市| 青冈县| 大竹县| 建昌县| 灵武市| 抚州市| 马龙县| 鹤岗市| 华安县| 临朐县| 江永县| 静安区| 乌鲁木齐县| 阿巴嘎旗| 霸州市| 邳州市| 海南省| 徐水县| 秦皇岛市| 祁东县| 和硕县| 河北区| 宁明县| 门源| 平遥县| 和顺县| 大名县| 通山县| 黄骅市| 曲沃县| 疏勒县| 依兰县| 冕宁县| 霞浦县|